每天一个文学考研知识点

考点一、贾谊2C0BC18 和《吊屈原赋》、《鹏 鸟赋》
贾谊,洛阳人,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贾谊少有才名,十八岁时,以善文为郡人所称。文帝时任博士,迁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婴排挤,谪为长沙王太傅,故后世亦称贾长沙、贾太傅。三年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深自歉疚,抑郁而亡,时仅33岁。司马迁对屈原、贾谊都寄予同情,为二人写了一篇合传,后世因而往往把二人并称为“屈贾”
贾谊主要有散文和辞赋两类,深受庄子与列子的影响。散文主要成就是政论文,评论时政,凤格朴实峻拔,议论酣畅,鲁迅称之为“西汉鸿文”,代表作有《过秦论》、《论积贮疏》 、《陈政事琉》 等。其辞赋皆为骚体..形式趋于散体化。是汉赋发展的先声,以《吊屈原赋》《鹏乌赋》最为著名。
考点二、“九体” 的流行
在贾谊之后,出现了一系列以悼念屈原为主题的骚体赋,一脉相承,九章成篇,体制固定,主题相类,作为骚体赋的一种体制,虽然规模未大,却具备了独有的格局,与大赋中的“七体”互相辉映,是为“九体”。代表作有王褒《九怀》、刘向《九叹》,王逸《九思》等。
考点三、梁园唱和和枚乘-B.C.140
文景时代形成了多个以诸侯王为中心的文学团体,其中梁孝王最为突出。梁孝王筑有梁园,因其名望既高,又有意招揽文人,当时才俊,除枚乘、庄忌、邹阳自吴王处转投其门下外,公孙诡、羊胜等人也均聚梁园,形成彬彬之盛。梁园文学群体盛极一时。梁园文化恢奇浪漫,既有中原富庶大国的弘阔气度,又兼具东方齐文化的“奇谲多气”与南方楚文化的“浪漫瑰丽”的特色。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梁园士人博识善辩,人格独立:二是梁园君臣置酒高会,游赏唱和,创造了理想的士人生活模式:三是梁园文学沈博闳丽,成就卓著,是西汉文学成熟的标志。
①枚乘和“七体”
枚乘,字叔,西汉淮阴人。原为吴王刘濞郎中。因在七国之乱前后两次上谏吴王而显名,后拜在梁学王帐下,汉景帝下召升枚乘为弘农都尉。枚乘在文学上的主要成就是辞赋, 《汉书。艺文志》著录“技乘赋九篇”。其中《梁王苑园肢》《忘忧馆柳赋》均为前人称道,但最著名的为《七发》。
《七发》在赋的发展过程中地位非常重要,在写作方法上,枚乘采用在一个虚构的故事标架下的问务.《七发》在赋的发展过程中地位非常重要。在写作方法上,枚乘采用在一个虚构的故事框架下的问答体。通过对要表现的对象进行淋满尽致的描写,使文章具有充溢的气势和舒展的意象,表达出作品识喻的意困。这不同与装辞中通过自然景物和社会事件.,描写作者自身感受抒发情感的风格。《七发》也是“七体”的开山之作。自其问世以后,后世仿作,并以“七”名篇的代不乏人。仅以汉代而言,就有傅毅《七激》、崔驷《七依》、马融《七厉》、张衡《七辩》等。所以萧统《文选》和刘勰《文心雕龙。杂文》于赋体外,别立七体。《七发》标志着汉大赋体制的形成:.它标志着以地方诸王为创作中心的时代的终结,和以京都为中心的创作时代的到来。
枚乘以游谈之士而为文学家,所作之赋才充分显现了腴辞云构、夸丽凤骇的散体汉赋的特点,使之成为铺采裤文。体物写志的全新的文学体裁,脱离楚辞余绪,与诗画境而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