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讨论特鲁索时,为什么总会提起人类最忠实的好朋友?

八方旅人2各个主角的关底Boss中,我最不待见的就是特鲁索。一个坏人站在你旅途的对面,你不一定要去共情他,但起码要明白他的那套令人讨厌的理论是因为啥。
比如,无间就是推崇弱肉强食,征服对手,拓展疆土,视人命如草芥。
洛克就是个典型的,想要More and more的商人。
这些坏蛋,你不必认同他们的理念,但现实中就有这么一撮人,他们行事风格很纯粹。你明白你讨厌他们的地方在哪里。

但是特鲁索,这个玩意坏得理由是,读了一本能让人变坏的书。因为他人太纯粹,像一张白纸一样,所以被染黑了。
特鲁索也从原先的热心救人青年,化身为一个“人是痛苦的,所以死了就好了”的,制造大范围毒雨的虾仁饭。
问题是,既然人活着这么痛苦,他自己却带着防毒面具,很怕自己沾染到一点毒。
佛祖都是渡人先渡己,你这毒人先毒别人是吧!
他这人变坏的理由,不知道这个例子掐不恰当,就挺机械降神的。
我始终觉得,即便在魔幻世界里没有法律,也不应该去决定从未危及到你性命之人的生死。
特鲁索,在我看来就是非此即彼的人,要么每个人都要救活,要么每个人都要弄死,我觉得人这么极端,真的不好。
“如果生活充满了绝望,还应该期待明天吗?”
这是《八方旅人2》的一大主题。

Yes,indeed,并不是每个人都像主角团那样意志坚定,即便在这个小小的像素世界中,这些人还是充满了痛苦。但这些人又是如何选择的呢?

圣火大教堂每日祈祷的老人,早已罹患重病。但每日他仍来到大教堂祈祷,并将身上的糖果分给见到的每一个人。不知道哪一天,他就会悄然离去,但这些人,或许在哪天吃到糖果时,就会忽然想起,曾经有个喜欢给人糖的老爷爷,也不知道他是在哪天不见得。
这就是他留给大家的记忆,也是他曾经来过的证据。

塞伊的旅行药商,年纪轻轻便已身患不治之症,但在死神将要夺走他的性命之时。
他对人世间最大的留恋,却是塞伊东部这个贫民窟,担心自己死后,他们没有便宜的药吃。

库国年幼的兄妹两人,在内战中失去了罹患重病的母亲,这对两个孩子是非常严重的打击,但库国的官员,自愿成为两人的妈妈,两个孩子也决定忍受着失去母亲的悲痛,活下去。

格拉威尔的村民,也遭遇过不幸。她至今没有从失去全部亲人的打击中缓过来。但她仍然选择活下去。因为没有死,所以要活下去。

来梅林希尔斯旅行的夫妇两人,妻子身患不治之症,这是她还能行动时,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与丈夫做周游世界的旅行。即便知道自己活不了太久,她仍是热爱着这个世界,期待着明天眼前能有新的风景。

药师卡斯蒂的地图交互技能是打听,在她仍带领济世药师团周游世界,救助病患时,她主要打听的人,都是患者。她所经历过的绝望,痛苦,要比其他人多得多。
但即便经历过这么多痛苦,见过很多自己力所不能及,无法拯救的病人。
她的信念仍是“尽可能多救一人。”
然而,这股强大的信念,与坚韧的性格,并没有影响到特鲁索,他看了本书,就否定了卡斯蒂的理念,选择了用毒雨毁灭人类。
因为自己的痛苦,就认为其他人活着也是痛苦的,他们应该全部去死。

当特鲁索询问卡斯蒂,“你也要剥夺生命吗?”这种道德绑架时。
很欣慰卡斯蒂的反馈是用巨斧劈碎了他的面具,让他自己品尝到了毒雨的滋味。
卡斯蒂在他面前调和了“雨的治疗药”,特鲁索在濒死之际,看到了自己计划的失败,自己却被毒雨浸死,这也算是恶有恶报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