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然接纳情绪,才能和平共处。
解决情绪化进食的第一步,是正确识别自己的感受和情绪,这需要我们去了解常见的情绪类型,如恐惧、焦虑、愤怒、羞愧、内疚等,并知晓这些情绪出现时会有哪些心理和生理反应。这部分的功课,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结合自己的情况多留意、多总结,做到心中有数。 在能够正确识别情绪以后,就要学习如何与情绪共处了,而共处的前提是接纳自己的情绪。对于情绪化进食者来说,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毕竟,人的本能是趋乐避苦,没有谁愿意承受痛苦,更没有谁乐意接受镜子中照射出的让自己都感到难堪的体型。然而,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告诉我们:“一个奇怪的悖论就是,只有我接纳了自己,才能去改变自己。” 到底什么是接纳呢?所谓接纳,就是有目的地采取开放的、不加评判的、包容的态度去接纳现实,对事物本来的面目作如是观。接纳不仅仅是行为上的,还有心理上的,这就好比,你表面上接纳了自己超重的事实,可每次照镜子的时候,你还是忍不住厌恶自己目视可见的臃肿,这就算不上全然接纳,也没办法缓解煎熬的处境。下面,我们借助一个真实的案例,来详细了解一下对待负面情绪的全然接纳。 雷小姐35岁,离异两年。经人介绍,她认识了L男士,两人约见了几次,相谈甚欢。原本,他们定好这周五下班后去吃西餐,结果对方却在约定时间的前1个小时,打电话取消了这次约会,给出的理由很简单:“我感觉不太舒服。” 这让雷小姐很不舒服,她感觉自己受到了轻视。此时,雷小姐的脑子里立马冒出了一个想法:他不喜欢我。庆幸的是,雷小姐很快觉察到了,并且提醒自己说:只是一个想法而已。同时,雷小姐还意识到,她在听到对方取消约会的那一刻,心跳开始加速,面部肌肉紧绷,她注意了一种让她回顾上一次恋爱中的失望情境体验的力量,但她没有屈服,而是回到了当下对L男士取消约会所产生的情绪本身——不知道该怎么度过这个周五的夜晚,也害怕自己对L男士的一番感情会得不到回应。 最初,雷小姐本想点一份重口味的外卖来安慰自己、哭鼻子,然后给L男士打电话,取消原计划下周三陪他去看的足球赛。这种想法就是“以牙还牙”,你怎么对待我,我就怎么回应你!但,这依然只是一个想法,雷小姐并没有这样做,她选择了跟自己的感受相处。 雷小姐意识到,她在内心深处很希望能更多地了解L男士,所以冲动行动并不能帮助她实现这个目标。毕竟,她的深层价值观是与人建立深层次的情感连接,同时她也很看重自尊心。所以,她决定晚上一个人去吃西餐,吃完后再回家看一场电影。 周六早上,雷小姐给L男士打电话问候他。她的语气很温和,充满关爱,且表达了自己想要和对方坦诚沟通的意愿。虽然她感觉到自己在说这些话的时候,L男士有点不太适应,但她没有选择退缩或急着转换话题,而是依旧保持着自己的温和态度,并询问L男士临时取消约会是不是表明他对自己不太感兴趣?L男士回应说,他感冒了,也希望放慢一下节奏。 雷小姐意识到这是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面对模糊和不确定的结果,会加重她的焦虑不安。但是,她依然保持住了开放和感兴趣的态度,让男士L也感受到,并告诉对方自己愿意进一步了解他。 这就是一个生活中很常见的情境,我们都看得出来,雷小姐遇到的问题让她当下感觉不舒服,可她没有急着找一个快速且不健康的方式去解决,比如:吃垃圾食物,或者冲动行事,那些都是回旋在她脑子里的想法,她允许它们存在,却没有屈从于想法。她选择了和自己的感受待在一起,从中了解一些信息,并做出更加成熟理性的选择:温和坦诚地与对方沟通,用爱和关注来善待自己,善待他人。 当熟悉又痛苦的情绪冒出来时,请你试着像雷小姐一样做:和自己的情绪待在一起,看着它,安抚它,陪伴它,让它知道你已经认可它了,并允许它存在。当你觉知自己的情绪时,就在你和情绪之间创造了一个空间;当你接纳了自己的情绪时,你的内在就会升起一股力量,让你不再那么焦虑、恐惧,排斥令你痛苦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