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手机系统要改名?鸿蒙商标被驳回复审
作为华为与谷歌生态之争的核心,鸿蒙系统正在受到商标问题的困扰。
5月12日,北京法院审判信息网公开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与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相关判决书。判决书显示,华为对于“鸿蒙”商标的相关诉讼请求被法院驳回。
据悉,5月18日华为将在上海举办 “HarmonyOS connect伙伴峰会”,与各场景合作伙伴共同探讨鸿蒙系统全新生态带来的商业价值和未来趋势。而此前也有消息称,鸿蒙最快将在今年6月正式对外规模化推送,不知这一进度是否会受到商标问题的影响。截止目前,华为官方尚未对此作出任何回应。
鸿蒙缘何而来?
古人认为天地开辟之前是一团混沌的元气,这种自然的元气叫做鸿蒙。
鸿蒙操作系统进入大众的视线大致始于2019年。美国颁布对华为的贸易禁令后,谷歌母公司Alphabet已经停止了与华为的部分合作,撤销华为的Android许可证。

而鸿蒙操作系统的诞生比这个时间还要提前很多。早在2012年,华为就开始研发一款可以兼容Android应用程序的跨平台操作系统,除了可以应用在智能手机上,解决操作系统“卡脖子”的燃眉之急,还可以应用在穿戴设备、智能家居产品、华为智能汽车座舱操作系统等产品上,是安卓和iOS最有力的竞争对手。
“开天辟地”受阻
华为寄希望于鸿蒙“开天辟地”的美好寓意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新时代,但现实却往往并不如人意。
2019年,华为申请注册“鸿蒙”商标,国际分类为42类设计研究,但当时市场上申请了“鸿蒙”相近商标的企业已有数家。2020年,华为该商标流程状态变更为驳回复审。华为“鸿蒙”商标被驳回复审后,华为便将国家知识产权局诉至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然而法院也这次也没有支持华为的诉求。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认为,原告华为提供的在案证据不足以证明诉争商标经使用获得较高知名度,从而与华为建立起唯一对应关系,在指定使用的服务上获得了足以与引证商标一至二相区分的显著特征,不会引起相关公众混淆误认。该判决意味着华为在第42类设计研究领域使用“鸿蒙”商标将面临重大风险。
华为一直致力于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华为创新和知识产权白皮书2020》显示,截至 2020 年底,华为全球共持有有效授权专利4万余族,超10万件,其中90%以上专利为发明专利。这次鸿蒙商标遭遇“滑铁卢”对于华为来说可能是个小小的挫折,但同时也给中小企业提了个醒:
在产品和技术推向市场前,一定要进行完善的商标布局,提前进行检索,避免近似商标的存在,否则花大力气去推广营销的品牌很可能成为他人的嫁衣,即使后续考虑购买被人抢注的商标,也会浪费大笔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