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沟通训练4—创造共识:开放性

2020-12-27 23:43 作者:相晴_Channel  | 我要投稿

上周,我们了解了怎么倾听,就是接受事实、响应情绪、做出行动。本周我们介绍沟通的三个通用能力:开放性、目标感、建设性。

有人会说,主动发起沟通有什么难的,告诉对方我想的就行了。真的是这样吗。你有“明明我想要的是这样,但他给我的却不对”的经历吗。

再次强调,好的沟通,不是说的漂亮,而是要推向解决问题这件事上。还记得之前讲的吗,只要世界上存在两个人,就有不同的需求,为什么呢,因为两个人肯定不会想的一样。所以,沟通得把两个想法不同的人,达成共识,再锁定目标,往前推到行动。


第一个沟通要点——开放性

如果在一件事上,一部分信息只有你知道,一部分信息只有他知道,你认为通过沟通,达到什么效果后做事情更容易成功:

A:你知道的,他依然不知道;他知道的,你也依然不知道;

B:你知道的他知道了,但他知道的你还不知道;

C:他知道的你知道了,但你知道的他不知道;

D:你和他知道的信息均共享。

对,很聪明,是D,一件事情,只有当大家吧关键信息都达成共识了,做事的效率更高,质量更好。沟通就是要扩大共识,减小盲区。

所以,当你进入一个新团队时,千万不要急着埋头做事,一定要抓住机会,基于扩大共识的目的,多做沟通。比如,大家刚进单位时,去城南厂实习时,你是怎么做的呢,下面给个参考。

你可以这样说:“老师,非常荣幸能进到这个团队(项目组),能和您一起做项目/事,机会难得,是我一个特别好的学习方式,关于这个工作/项目,我现在了解了以下信息,我给您汇报下……您看我理解的对吗?……关于这个方面,我不是很理解/清楚,您能给我讲讲吗?”

你看,通过进一步了解情况后,是不是做事更有方法、思路。并且,这样一次沟通,不知不觉你就融入新团队,变成战友了。


敲黑板了!!在沟通时,我要给你讲讲几个技巧:


01

少说“你”,多说“我”、“我们”

我们来实际感受下两者你更喜欢哪一种:

第一组:

A:你的总结报告为什么还没交过来?

B:我为什么还没有拿到报告?

第二组:

A:你今天的任务完成的很慢。

B:你看我做点什么把咱们这项工作进度加快。

第三组:

A:这个汇报材料大家都交,就差你的了。

B:我一直在等你的这个材料,下次可以交早点吗?

能体会到差距吗?当用“你”的时候,往往是站在对立面,容易激发起对方的防御机制形成对抗,比如容易回复报告没有交的原因……工作慢的其他原因……材料慢的原因,但是你其实并不是想追究原因,是希望能够加快进程。

用“我”、“我们”就是要告诉对方,现在不是你工作没做好,是我们这个利益共同体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得解决。这样你才能保持话题的开放性,引导别人说出没交报告、进度慢等问题的真正原因,并以协作的方式共同克服。


02

每说完一段话,都问一下对方的意见

“我想听听你的想法?”

“我说的你有疑问吗?”

“你看我的想法怎么样?”

我们的目的是达成最大共识,当你提出想法时,一定记得问一句,让别人也参与讨论,一是及时的了解对方是否理解,确认共识,二是对方可以补充信息(上面说的他知道但你不知道的),优化方案。


03

回复别人时一定给一个肯定

若对方说的正确,那你应该不留余地的肯定,“这个信息补充的太及时了”、“你这个想法太棒了。”一方面告知对方,我听懂了,另一方面也激励对方多提想法,有利于进一步优化方案。

若对方说的你不认可,你也要给予肯定。“你说的有道理。”然后可以继续以“我们”为主体,以问句的方式把你的疑问、异议表达出来,“你说的有道理,我想到一个问题,按照我们刚刚讨论的方法,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怎么处理呢?”

不用否定句,因为容易关闭刚刚建立的开放式沟通。疑问句也为自己留了后路,如果是自己没理解导致的否定,那疑问句开启的进一步探讨可以帮你做好理解,若本身想法有问题,也会在进一步具体的讨论中就事论事得出否定结论,减少对人的否定成分。


总结

1.沟通第一步要扩大共识,减小盲区。

2.扩大共识过程中,少说“你”,多说“我们”

3.每一段询问对方意见。

4.每一次对方回复意见,给予肯定。

沟通训练4—创造共识:开放性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