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学习笔记)西方哲学·中世纪哲学(1)

2023-03-12 20:22 作者:免孑  | 我要投稿

中世纪哲学是西方哲学史上时空、文化跨度最长的哲学时期:

  • 空间上:横跨欧亚非大陆

  • 时间上:从公元2世纪的教父哲学,到12世纪的经院哲学,最后到14世纪奥卡姆主义,甚至到17世纪也残余着经院哲学。

  • 文化上:拉丁文化(拉丁语),阿拉伯文化(阿拉伯语),犹太文化(希伯来语),拜占庭文化(希腊语)

思想来源主要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普罗提诺(古希腊哲学被叫作“异教哲学”或“野蛮人哲学”)、基督教。

教父:教会之父,是基督教发展中的权威思想家,直接继承使徒教导的基督徒。既是基督教教义的解释者和传播者,也是教会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按使用语言可分为希腊教父和拉丁教父。除了德尔图良和圣奥古斯丁,大部分都是希腊教父。

早期教父哲学:2—6世纪,伴随基督教发展与对异端的论争中发展起来的哲学。

早期教父哲学中,信仰与理性的关系主要有两种,一是信仰与理性平衡(如殉道者查士丁、亚历山大的克莱门特、圣奥古斯丁),而是唯信仰主义(如德尔图良)

护教士的任务主要有三个:

  • 使基督教与犹太教划清界限,让基督教在有反犹情绪的希腊化地区被各民族接受

  • 表明基督教有继承摩西、亚伯拉罕、亚当的悠久历史

  • 抵御罗马统治者的迫害

为此发展出两种辩护思路:

原教旨主义:反映下层群众的情绪,排斥哲学思辨,直接诉诸信仰进行辩护和驳论。

理性辩护主义:诉诸健全的常识和逻辑推理,证明基督徒是遵守公共道德的好公民,或援引希腊哲学诠释《圣经》教义,说明基督教的圣道学说是希腊哲学的净化与精华。


斐洛(前25—40年)

把逻各斯中心主义与希伯来宗教精神结合,逻各斯是代表上帝,并能为人所接近的中介。

“道成肉身”教义的重要来源,但与约翰神学的区别是,斐洛的逻各斯是外在于上帝的实体性,约翰则把上帝、道以及基督视作同一神。


德尔图良(生于160年):

    参加过孟他努派——相信一个自称为先知的名叫孟他努的人的预言,把公元177年当做世界末日,此后又不断将末日推迟到不久的未来的一个确切日期。

基督徒,鄙视异教和异教徒,与哲学家划清界限,认为希腊哲学家是异端的来源。把苏格拉底误解为受恶魔引导(苏格拉底的daimon在柏拉图对话中原指神灵,但在基督教语境中指恶的精灵demon)。

德尔图良引用《圣经》中“寻找,就寻见”,否定对已确立的信仰作进一步的理解和解释的必要性。

上帝之子死了,虽然是不合理的,但却是可以相信的。埋葬以后又复活了,虽然是不可能的,但却是肯定的。正因为荒谬,所以我才相信”

受到斯多亚学派影响,认为上帝的存在是从其工程中所确知的。从上帝的非受造性推出完美性。

物质主义,认为包括上帝在内的一切都有外延,都是身体性的。精神是有其自身的身体性本体,这是在其本身的形式中的。芝诺把灵魂定义为和身体一起产生的精神。灵魂与肉体共生共长,灵魂在子宫内和胎身一起生成。但他的物质主义不清楚,模棱两可。

首次对“位格”一词进行术语性使用。


弗拉维乌斯·游斯丁(殉道者游斯丁)(100—164年):

一开始师从斯多亚学派学者,但不满意关于上帝的学说;后来找到漫步学派学者,但因此人唯利是图而离开;然后找到毕达哥拉斯学派,但自己不懂音乐、几何、天文学;后来找到柏拉图派,感到欣喜。后来结识了一位基督徒,那人指出异教徒哲学和柏拉图哲学的不足。

游斯丁认为哲学是上帝给予人们最珍贵的礼物。将苏格拉底和耶稣相比。

 

提图斯·弗拉维乌斯·克莱门特(亚历山大的克莱门特)(150—219年):

“我信仰,为的是理解”,寻求在真实中发展基督教智慧,跟随殉道者游斯丁对希腊哲学家的态度,把哲学著作视作为基督教所作的预备和帮手,为的是人们可以接受启示宗教,而不把这些看作愚蠢的和骗人的。

反对只具有信仰却不努力去理解的人,盲目信仰,被动接受,这并不是理想的。拒绝一切关于上帝的肯定性知识。

信仰先于知识,如果不相信外部对象的真实存在就会导致否认知识可靠性的怀疑论。

 

奥力金(185/186—254/255年):

圣经的解释原则:当一句话在逻辑上或事实上不可能或有损于上帝,那么它的意义应该被解释为隐喻。没有完全肯定上帝与基督的同一性。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是上帝的本体、形象和情感的统一体。都是不可见的。

上帝:认为上帝是纯粹精神性的,是纯一,超越真理和理性、本性和存在,从永恒中出于必然而创世,逻各斯是上帝和受造物之间的中介。但逻各斯和道不一样,但是知识高于信仰。

上帝把所有灵魂创造为同一质性,灵魂间的区别在于它们进入世界之前的行为。在世间的行动取决于它们的自由选择和上帝的恩宠。

人有两种本性,可见本性支配身体欲望和动物本能,不可见本性影响灵魂的目的与自由选择。人的本能要通过自由选择才能起作用。

万有复兴说:所有灵魂最终都会通过受苦得到净化,与上帝合一,万有都会回归到它们的最终本原,而上帝就会是在万有中的万有。





(学习笔记)西方哲学·中世纪哲学(1)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