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铁木真对金战略第二步——巧妙破敌,越岭跨川

2023-10-03 17:35 作者:神女紫  | 我要投稿

乌沙堡陷落的消息传到中都,卫绍王解除独吉思忠指挥权,改由完颜承裕主持军事。因为蒙古军推进的速度迅猛无比,所以完颜承裕被迫仓皇撤退,他被蒙古军队的机动灵活震慑,主动放弃桓、昌、抚三州的坚固城墙,径直退往野狐岭一线,打算凭借山势来阻挡蒙古军。

完颜承裕率退守野狐岭的做法,实际上是把三个富裕殷实满是粮食和人口的城池白白送到了蒙古人的嘴里,让成吉思汗下一步的进攻再无后顾之忧。且桓州是金国牧监之地,完颜承裕不战而退使成吉思汗轻易拿下桓州,取牧监的军马分给诸军,蒙古军势大振。九月十四日,哲别率领的先锋军围攻奉圣州(今河北涿鹿),两天后攻克,主力遂进军野狐岭。

元朝方面史料对金军的兵力记载,数字不一。《元史太祖纪》里金军数量是【率兵三十万】(注6),而《元朝名臣事略》则是【金军号四十万】。出现这个【号】字,就说明金军数量水分很大,按照长平之战赵国二十万左右被记载为四十万的前例,估计金军也就出兵了二十万左右。

而蒙古方面对此处战事非常重视,约出兵10万。

金国派出使者石抹明安(契丹族)向成吉思汗谈判,成吉思汗收买石抹明安,石抹明安叛降向成吉思汗,并提供成吉思汗关于野狐岭的情报。

金史卷一百三十二:大安元年,授世袭谋克,复知大兴府事,出知太原府,复为西京留守,行枢密院,兼安抚使。以劲兵七千遇大兵,战于定安之北,薄暮,先以麾下遁去。众遂溃。

成吉思汗采取重兵一路突破的做法,即率中、左二军十万集中攻击獾儿嘴,突破后迅速前进,不得停留。

金国在野狐岭布下的陷阱,没有让成吉思汗中计,便立即重新整合,与蒙军再次会战于会河川(亦称会河堡)。

《元史》并不是什么“原始史料”,据刘迎胜教授对王国维先生结论的订正,早期蒙古史史料系谱应如下:

众多学界教授一致认为在野狐岭和蒙军遭遇的金军只有七千人,说明此处遭遇战规模不大,可能成吉思汗真的只是率军速战速决穿过野狐岭以便于在其它地方与金军大战。毕竟野狐岭这地势实在不适宜骑兵展开。

会河川,便是今天的张家口。

金史卷九十三:明日,至会河川,承裕兵大溃。承裕仅脱身,走入宣德。大元游兵入居庸关,中都戒严。识者谓金之亡,决于是役。

《圣武亲征录》:【复破忽沙军于会合堡,金人精锐尽没於此】

铁浮图就是金国重甲兵,拐子马就是金国轻骑兵。

双方在会河川展开激烈的大战,金军几乎全军覆没。

按照以往的草原政权习惯,一般就是见好就收,劫掠后就可以退走了。

蒙古军取居庸关,夺岭而越,成吉思汗扎营于龙虎台(昌平西二十里)。金中都(燕京)戒严,哲别率蒙古前军至燕京城下,金国卫卒誓死迎战,同时金国东北援兵渐至。中都城周长35里,城辟12门,城楼壁高4丈,有楼910座,地堑3重,易守难攻。蒙古军兵寡,解围而去。完颜永济又命令泰州刺史术虎高琪率军三千屯驻通玄门外,将完颜承裕降职为平路兵马总管。大家认为处罚太轻,因此以后更加不重用他。
此时,德兴、弘州、昌平、怀来、缙山、丰润、密云、抚宁、集宁,东过平、滦,南至清、沧,由临潢过辽河,西南至忻、代,都被蒙古军所劫掠。

此时的蒙古军的战术以摧毁金国的政治基础为目标,破坏金国的地方行政组织与社会经济,同时吸收汉人与契丹人降将。

攻打中都失败后,成吉思汗转而袭击中都附近的金国的群牧监、抢走(驱赶)金国的马匹而还,退回草原。


铁木真对金战略第二步——巧妙破敌,越岭跨川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