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擎】人生有“效率最优化”吗?不要怕迂回,不要怕来不及 | 2023毕业季最后


记录刘擎老师回答的最后一个问题:
我理解的问题大概是:
在当前的大环境下,对于家庭和个人条件较差的人,如何看待标签化的指标和准入门槛?如何培养自己的通用技能,如沟通交流和人文素养?传统的标签化指标局限性很大,但这好像是“好学生”该思考的问题,一种好学生的凡尔赛问题。
刘擎老师的回答:
指标是这个世界的通用货币,指标仍然是很重要的,就像分数在学校是重要的,收入在职业生涯中非常重要。我没有说要有人文精神,这些东西都不重要了。但是同时你要知道你不能不计代价地付出来追求指标,因为它会适得其反。或者说用指标体系听得懂的话说,你会在中后期的职业生涯中、人际关系中遭到巨大瓶颈与挑战,因为在某些方面你不会达标,它能不能达到一个更好的指标是取决于你在前面是不是有余力发展哪些非指标的领域,我说平衡吗,听懂了吗?
那是否会出现这个问题,你先要成为一个好学生,才能享受好学生心态受害者这个待遇,不然我连好学生都达不到(换句话说:我首先要达到那些指标,然后才能考虑这些指标给我带来的局限性,否者你没有资格考虑这些指标的局限性?)。不对。在一个常规世界里是如此,但现在在一个非确定的、挑战性的、体制不能够完全给你兑现的时代,未必是如此。而且越是创造性的行业,越是将来有chatgpt的时代里,如果好学生的功能有80%会被chatgpt替代的话,那好学生还有什么?在现在所有的行业里,都需要奇思异想的发现,因为常规化的思考和知识信息已经不需要那么多人来做。所以这就是在今天这个时代,在不确定性频发,在高技术性挑战的时代,那个准入门槛它似乎还存在,但是已经越来越不是唯一的门槛,未来可能有一个新的隐形的门槛,我相信也可能会被指标化,因为你可能会面对一个ChatGPT对你的问话,那都是传统的指标没法检测出来的,那些通用能力和隐形的能力和品格性情的那个倾向它就反映出来了。
所以我认为与其说有一个门槛达不到,你很快会进入一个多门槛的时代,在那个多门槛的时代,我们传统的指标化的门槛只是其中之一,而且可能变得越来越不重要,而其他被我们忽视的哪些非计算性的、非指标化的将来也会形成新的门槛,也可能会被指标化,到那时候我们最后还是会追求指标,但是指标体系变了。
所以我们仍然需要一个有目标生活,这个目标有的时候,它不被指标化的时候它比较含糊,焦点不够清晰,但是我们就是要学会在一个模模糊糊、焦点不清晰的时候自己去确立和寻找那个焦点,不是吗?如果什么东西就必须要现成的,一个明晰的焦点给我们,啊,我可以去追求了,我们永远是被喂养的,永远是被动的。
所以最后给大家说什么话呢?就是勇敢一点,不要怕迂回,不要怕没有追优化,不要怕来不及,慢慢地走,但是要有勇气和信心发张自己的热爱的力量,你将来一定会有比你预想的更好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