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每天上医院找老伴,没曾想护士一查,老伴早已离世
2017年5月底的一天,中国安徽省合肥第二人民医院走进了一位耄耋之年衣着干净整洁的老人。他在第二人民医院的走廊上晃来晃去,伸着头向每一个病房的门口张望着,似乎是在寻找着什么。在转悠一圈之后,任然找寻无果,他敲响了值班室的房门。此时童春香护士长正在翻阅病人的病历,当她听到敲门声抬起头之时,便看见了这位老人十分有礼节地向她微笑着,并表达了自己的来意。当听到老人是来寻找自己的老伴万大华时,护士长也是积极地帮他查看病例寻找,没想到的是病例上显示老人的老伴已经在5月初就因病离世了。

那这位老人为何还会到医院寻找老伴呢?难道他不知道自己的老伴已经离世了吗?
这位衣着干净卫生,彬彬有礼的老人名叫郑寿云,今年已经85岁高龄了。在郑寿云年轻的时候经人介绍认识了自己的妻子万大华,二人在相处一段时间之后都是被对方深深吸引,双双坠入爱河,也就顺理成章的结为夫妻。
婚后二人一直相敬如宾,相处得十分融洽。万大华知晓丈夫挣钱的不易,郑寿云知晓自己妻子辛苦的劳作。
郑寿云是普通农民家庭出身,家境普通,也没有过多的学识,只能做着普普通通的工作,养活一家六口。
郑寿云是一名汽车运输司机,经常要外出工作,有时候一走就是十天半个月,根本没有办法顾及家里。

家里的四个孩子一直都是由妻子万大华一人照顾的。万大华也从不抱怨,独自一人辛辛苦苦地将四个孩子拉扯长大。
因此郑寿云一直对自己的妻子心怀愧疚与感激,对自己的妻子也是无尽的宠爱。街坊邻里都知道郑寿云是一个宠妻狂魔,甚至连孩子都可以随母性。
由于二人恩爱有加,婚后没过多久万大华便怀上了孩子,郑寿云知道之后对妻子更为疼爱,家里的重活一律不让万大华干,自己一律都包揽在身,就为了妻子能够安心养胎。
在一次闲谈中,万大华开玩笑地说,如果生的是女孩,就让女孩跟着她自己姓万,郑寿云听此并没有反对,而是笑着点头答应了。

万玉凤
没过多久,万大华真的生了一个女儿,而郑寿云二话不说就给自己的女儿起名为万玉凤,这让万大华感到无比的幸福。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刚刚成立没多久,人民的思想普遍都比较落后,有很多的家庭都保留着男尊女卑的落后思想观念。
万大华是真的没有想到,自己的丈夫居然能够同意让女儿随着自己姓万,而且他不只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这该是有多么的爱,才能够因为自己妻子的一句玩笑话不顾世俗的眼光坚持让自己的女儿随母性的呀!
郑寿云对自己妻子好到连自己的亲生孩子都嫉妒,在记者采访郑寿云的女儿万玉凤时,万玉凤表示,在她的印象里,母亲说什么父亲都认为是对的,哪怕母亲说太阳是从西边出来的,父亲也只会附和的说:“是,太阳是从西边出来的”。

如果父亲的口袋里有钱,都会第一时间塞到自己母亲万大华的手中,从来不会让自己的母亲万大华手里缺钱。
哪怕是作为亲生女儿的自己向父亲讨要钱,父亲都是不会给的,他只会将钱财留给自己的妻子万大华。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在时间的推动下,郑秀云与自己的妻子万大华就这样齐心协力养大四个孩子,看着孩子们成家立业,与彼此惺惺相惜,和睦相处,共同见证岁月的流逝,恩爱的携手走过这大半个生涯。
可惜的是生而为人,总有逝去的一天,遥想曾经那对恩爱的年轻夫妻,如今已是耋耄之年的老人,岁月在他们脸上刻下了深深的印记,郑寿云的身体也变得不似从前,在一次体检中,郑寿云被查出了患有阿尔兹海默症。

郑寿云与万大华
作为妻子的万大华仍旧不辞辛苦地照顾着郑寿云,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了这一温馨的大家庭。
2017年年初,万大华突然生了一场大病,到医院检查发现患上了血液肿瘤,这让原本有着心脏疾病的万大华的身体更加脆弱,医院更是连续下达了几次病危通知书。
这可把郑寿云吓得手足无措,一遍又一遍的恳求,医生一定要救助自己的老伴。医生面对郑秀云的哀求,也表示自己会竭尽全力地救助万大华。
在听到医生的保证之后,郑寿云才恢复了一些理智,为了照顾万大华,郑寿云不顾家人的劝阻,拖着自己的病体,锲而不舍的一天又一天的往医院跑。
每天细心地为自己的老伴擦拭身体,照顾着自己老伴的饮食起居,为自己的老伴带来了各式各样的好吃的,还天天拉着自己的老伴四处转悠,就只期待着自己的老伴能够早一点好起来。

情景模拟
郑寿云锲而不舍的照顾吸引了许多病友的关注,他们纷纷羡慕起万大华,直夸她嫁了一个好丈夫。在郑寿云细心的照顾下万大华的身体渐渐的有了好转,整个人也变得神采奕奕。
2017年4月17日,万大华觉得身体已经好了一些,想要出院回家,可是郑寿云却不同意,他认为万大华的身体还没有好,不能回家住。
可是万大华心里清楚自己的身体情况,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不愿意在医院长待,郑寿云最终还是拗不过自己的妻子,于是便跟家人商量之后,带着妻子出院回家了。
2017年5月13日,万大华又突发心脏疾病,她的家人紧急送往了第二人民医院并且入住了心内科,在经过医生的不懈抢救之后,万大华终是没能够从鬼门关走回来,于2017年5月13日离世。

面对妻子的离世,郑寿云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都垮了下来,变得神经兮兮的,一直坐在病床前念叨着妻子万大华的名字。
当医生想带着万大华的遗体去太平间的时候,郑寿云也是紧紧地拉着妻子的手,久久不愿意放开。最后还是在儿女们的轮番苦心劝说下,郑寿云才恋恋不舍地松开了妻子的手。
在妻子离世后,郑寿云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差,他的阿尔兹海默症似乎越来越严重,慢慢地他忘记了周围的一切事物,甚至连自己的儿女,孙子都忘了。
可是他还是记得自己的妻子名叫万大华,自己的伴身体不好,在不久前住院了,自己要去医院照顾她。于是就出现了开头那一幕,一个耄耋之年的老人每天不辞辛苦地到医院寻找着自己的老伴。

中国安徽省合肥第二人民医院的童春香护士长了解到这件事情之后,被郑寿云与万大华的爱情深深感动,她不愿意去打破郑寿云内心的美好。于是她跟院里的护士、医生、患者们都打了招呼。
如果在第二人民医院里看到了一位衣着干净卫生,神情紧张地在寻找着老伴的老人,谁都不要提起他的老伴已经离世的这件事情,一定不要去揭穿老人的童话。
如果郑寿云来了,要带着他去寻找,给他一份希望与美好,带着他找,带着他在院里面走一走,逛一逛。让老人的心里能够得到满足。
就这样,郑寿云一直坚持着,一天又一天的在他的家与第二人民医院之间往返着,每天都不辞辛苦的往医院里跑,就只为了能够找到自己的老伴,能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照顾自己的老伴。

有的时候郑寿云还会带着一些吃食在手上,说是给自己老伴带的好吃的,每当看到这一幕,护人员都欣然泪下。
每当他们看见郑寿云来询问的时候,都会热心地掺扶着郑寿云一间又一间的病房去寻找,带着郑寿云在院里逛了又逛,仿佛像接力赛一样,这位护士带他在这个科室找完之后,又换一位护士带他去别的科室寻找。
这份爱心接地赛也一直在持续着,每一个人都不愿意去打破郑寿云心里的梦。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郑寿云的阿尔兹海默症越来越严重,我们都知道,患上这种病的患者在一开始便会出现精神恍惚,渐渐的开始记不住人与事,慢慢的四肢开始退化,到最后衣食住行通通都不能自理。
这也让医院的医护人员开始担忧了起来,郑寿云的家离第二人民医院并不算近,他从家里赶过来,需要经过三条马路,还需要通过几个红绿灯路口,医护人员担心郑寿云的身体情况,害怕他某一天会忘记回家的路,如果郑寿云在路上走丢了,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于是,医护人员便想着前往郑寿云的家里看看,想跟他的家里人商量一下对策,顺便看一看他的居住环境,进一步了解他的相关情况。
不久,医护人员就跟着郑寿云来到了他的家里,刚到他的家里,医护人员就看到了郑寿云的女儿万玉凤,她正在细心地为郑寿云打扫卫生。
看到医护人员与媒体来访,他也是热心地招待着人们坐下,对来访的客人斟茶倒水。
当医护人员询问到父亲郑寿云的相关信息时,作为女儿的万玉凤表示,她自己也很无奈。
万玉凤已经成家立业了,家里面也有小孩,等着她照顾,她不可能24小时地盯着自己的父亲郑寿云,只能够在白天孩子们都去上学的时候,才来到父亲的家里照顾父亲。

当记者询问到他为什么不阻止父亲多次往返医院之时,万玉凤表示,千万不要小瞧了他的父亲郑寿云对母亲万大华的爱,只要是事关母亲万大华,哪怕是再苦再难,他的父亲也会办到。
因为如果阻止父亲白天去郑寿云去医院的话,那么到了晚上,自己离开,回家之后,在没人看管照顾的情况下,父亲也会一个人偷偷前往医院的,到时候天黑路滑,父亲更容易发生意外。
她自己也有想过,想将父亲反锁在家里,可是又于心不忍,害怕伤害了父亲的自尊心,于是便没有这么做了。
万玉凤还拉着记者看了她们家的衣柜,只见那衣柜里摆满了整整齐齐的白色衬衫,那些白色衬衫被洗得一尘不染,和这些白色衬衫的主人正是郑寿云。

万玉凤告诉记者,只因为母亲说过,父亲郑寿云身着白色衬衫时,整个人很精神很帅气,他的父亲便天天衣着白衬衫,这么多年来,他父亲的习惯一直没变。
哪怕是后来得了阿尔兹马海默症,他就记得母亲跟他说过的这句话,每天都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身穿着白色的衬衫,并把这些白色衬衫整整齐齐的摆放在衣柜里。
父亲对母亲的爱是再多的言语也无法表达的,自己根本就阻止不了父亲前往医院照顾母亲的心。
听到这里,医护人员与记者们都感到十分的感动,可是为了郑寿云的安全着想,医护人员还是不得不提醒万玉凤,一定要力所能及的照顾看管好郑寿云。
医院的工作人员也会定期的为郑寿云检查身体,看看他的身体情况,是否还能够坚持往返家与医院这段路,为他的生命安全做了保障。

听完这个故事,不免让人潸然泪下,郑寿云与妻子万大华的爱情像极了小说里男女主角的爱情故事。
他们真的把生活活成了偶像剧,真的印证了那句,即使是忘了全世界,我也不会忘了你。
这样的爱情真的是令人心生向往啊。我们也是由衷的希望,郑寿云能够在儿女的照顾下,在医护人员与社会上热心的好心人的帮助下,能够安稳地度过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