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RA3:日冕同人 世纪之交 第一章 三足不鼎 第十节 器物更新

2022-02-14 18:37 作者:注名之时方恨少  | 我要投稿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蓟北生产线远出的新型坦克,苏联军工厂开出的钢铁洪流以及升起的恐怖飞艇,白田造船业启动的纳米护盾,张掖战机场列装的新型战机……一批批新式的装备可能并没有为战局的改变作出什么真正的贡献,但它们确确实实地给这个埋葬生命的火炉添了一把猛烈的干柴……

2098年9月24日 神州 天津 蓟北西兵车所

秋风过后,寒气伴随着潮气扑面而来,而兵车所内机器轰鸣的噪声,也愈发地难以掩盖了。

所长办公室内,所长陈永斌武正同各车间主任一起开着一个简短的碰头会。

“各位,2097年12月24日,上级要求我们加紧速度,在十个月内完成对祝融战车和新型麒麟战车的研制。现在时限将到,各位的工作完如何?你们汇报一下。”

“所长。”

研发车间主任杨东晨首先开始了汇报。

“上级命令下发后,研发车间全体24小时三班倒投入工作,并且在1个月之内向生产车间发去了祝融战车设计的所有补充件;同时在3个月之内通过旧版设计稿复审和重新再设计相结合的方式完成了多个新型麒麟战车设计稿。经多次甄选,“复字特批十二号”成为最终稿。本设计的突出特点是升级了“麟角”电磁防御系统,所有设计案均已在2098年4月10日前发交生产车间。”

“做得很好,值得表扬。何春杰,你是生产车间主任,该你了。”

“好的。在获得设计稿后,生产车间启动一级响应,加班加点试制战车,经过实际生产,本车间会同研发车间,对部分材料、结构进行了微调,提升了结构的强度与稳定性,同时减低了成本。本车间生产的所有试制产品均己在2098年6月底前交由试验车间试验了。”

“不错,简明扼要,袁其增主任,下面就由你来说吧。”

“好的。试验车间在接收试制车后,立刻进行了战争试验。结果如下:祝融战车,精度系数0.90甲等,耐力系数0.86甲等,动力系数0.72乙等,火力系数0.81乙等;麒麟战车,精度系数0.87甲等,耐力系数0.82乙等,但开启防护后系数0.93甲等,动力系数0.82乙等,火力系数0.71乙等。总体上讲两种战车都算是精良。我的汇报到此为止。”

“好,很好。那么也就是说,两种战车都可以投产了是么?”

“是的。”x3

这些消息,大多数陈永试早已知晓。今日会议,目的有二,一是确定可否投产,二是形成可以作为报告上交的会议——所长秘书莫小叶正在记录会议全程。

“小莫啊,纪要写好吗?”

“写好了,所长。”

“好,你现在就把这份纪要以蓟北西兵车所的名义报给上级,一定要注明:本所建议可以对两种战车开始投产。各位可有什么意见?”

“没有。”x3

“好,现在散会。”

2098年11月4日 旭日 东京 白田船业

白田船业第三实验室灯火通明,科研员松下和夫正准备着纳米护盾的第七十三次试验。

纳米护盾,是整个新型战舰中最早开始的项目,但由于其结构过分复杂,加之操作水平的要求过高。既使有简易图纸的帮忙,项目的研制速度也“相当可观”。

“报告,第七十三次试验准备完毕!”

“好,全员准备:”说罢,松下戴上了耳机和护目镜。

“纳米护盾,第七十三次试验,正式开始!开机!”

“是!开机!”

伴随着机器启动的声音,大量纳米级的机器人以设计好的队列聚集了起来。

一千个、一万个、一亿个……慢慢的,一个带有旭日旗的纳米护盾出现了。

不过研究员们并没有就此放松,此前也出现过形成有效护盾的情况,但这些护盾都在时间和炮火的摧残下都变成了粉尘。

“一秒、两秒、三秒……”全实验室都在紧张地盯着这个护盾,生怕它在秒的时长测试中崩溃。

“99秒、100秒。时长测试完成,耐力测试开始。”

一挺口径300mm的炮口缓缓露出——耐力测试,就是要求护盾可以接下该炮的40发炮弹。

“一发。”“轰!!——”

“两发。”“轰!!——”

“三发。”“轰!!——”

“十发。”松下紧张了起来,这是计数器第六次数到十发。

“十五发。”松下心跳明显快了不少。

“二十发。”松下又突然放松了,这是计数器第二次数到二十发。

“二十五发。”松下突然觉得,既使现在立刻失败了,那也值了。

“三十发。”松下在这时甚至忆起了自己的妻女,和某次难得的团圆。

“三十五发。”松下又紧张了起来,最后五发了,也就是说,实验可能要成功了。

“三十六发。”“轰!!——”松下的心跳再次加速,丝丝冷汗从额头冒出。

“三十七发。”“轰!!——”松下的汗水从额头流到了下巴,又滴到了地上。

“三十八发。”“轰!!——”松下觉得防护玻璃可能坏了,因为自己一直在发抖。

“三十九发。”“轰!!——”松下觉得这一炮似乎打到了自己的胸口上。

“四十发。”“轰!!——”

结束了,不管结果是什么,都结束了。

炮弹遗留的粉尘充满了整个试验区域,观测区内的人什么也看不到。

“耐力测试完成。开始检测护盾。”

“嘀!监测到粉尘过量,开始除尘。”

“滋~~”雾化器开始工作,大量的水雾将粉尘强制压了下去,视野变得清晰了。

旭日还在!那象征着帝国的旭日还在!纳米护盾也还在!

“嘀——护盾状态正常,试验成功,各位辛苦了。”

“板载!!”

大家激动的心情,在短时间内恐怕是难以遏制了。

松下快步走回办公桌前,向上级发出了一条简讯:

“护盾试验成功,计划完成。”

他知道,一个小假期即将来临——亦或一天,亦或一周,但多长时间已经不重要了。他现在只想回家去,洗一个澡、换一身衣、睡上一觉,第二天醒来和妻子女儿出门去,看看山?看看雪?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艳阳、亲人、闲适,足矣。

2098年12月2日 苏联 莫斯科 政务府

雪花纷飞,寒风滚冽。十二月的莫斯科,确实是可以冻死人的。

总理办公室内,总理叶夫根尼正在办公。会客桌上的茶壶温度正好——应该是专门泡好的。

办公室的门响了,门缓缓打开,军事工业委员会总务长谷迪姆走了进来。

“总理同志,是您找我吗?”

“是的,来,先坐吧。”叶夫根尼指了指会客桌前的沙发。

谷迪姆坐下后,叶夫根尼走了过来,亲自倒了两杯茶。一杯递给谷迪姆,一杯拿在手中。

“来,先喝口茶,咱慢慢说。”

叶夫根尼喝了一口杯中的茶,底头思考着什么。直到谷迪姆咽下口中的茶,总理才开了口:

“谷迪姆同志,你要跟我讲实话。‘红旗’计划进行了一年多,装备保障跟得上吗?”

谷迪姆沉默了,他不敢抬头——他怕瞒不下去,只能一口一口地喝着手中的茶……

一杯茶很快见了底,叶夫根尼也很有耐心,他又给谷迪姆倒上了一杯茶:

“谷迪姆同志,没事的,我不会把你怎么样。你尽管放心大胆地跟我说就好了。”

谷进姆低头想了想,像下了什么决心似的,他抬起了头,看向了总理。

“总理同志,不瞒您说。大多数武器的供给,现在是有些吃紧的、由其是欧罗巴战场开辟后,前线武器只能维持紧平衡状态,恐怕难以再有什么大动作了。”

“…果然如此啊…话说…就没有什么其他的方法吗?”

“有的,总理同志。”

“噢?说来听听。”

“总理同志,最近的一次国防委会议您也是参加了的,也就是那个问题……”

“你说天启和基洛夫?”

这次轮到叶夫根尼沉默了。这也算得上是一场赌博,赌赢了,全盘皆活;否则,情况就变得复杂了——无论是对于整个战局还是他的前途都是这样的。

他叶夫根尼,加入组织的时候就是查丹科做的介绍,后来又和查丹科长期共搭班子。深得查丹科信任。后来当他在当俄罗斯第一书记时,又反将查丹科推成了新在党总的最强势候选人。后来查丹科成为新住党总,他也就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政务府,成了苏联政务府总理,并进了事实上存在的最高领导队伍“三人团”(查丹科-库可夫-叶夫根尼)(库可夫,苏联武装部部长,直隶于国防委员会,不受政务府管辖,也是一级干部——编者注)现在中央内部可谓是泾渭分明,政务派和军务派矛盾严峻(政务派人员并不全是政务系统人员,军务派类似——编者注),若不是有党总查丹科压着,剑拔弩张的两派人马随时有可能会打起来。现在,叶夫根尼确实急需筹码去压q住库可夫的拥趸。因而放手一搏也是很必要的。

“好!”叶夫根尼一拍扶手,站了起来。谷迪姆也跟着站了起来。

“谷迪姆同志,你现在就军工委的名义向国防委起草一份报告,就天启和基洛夫的出动向国防委提交正式建议。党总同志那边的话,就交给我好了。”

“好的。总理同志,其实这份报告我早就起好了,你看。”

说着,谷进姆从包里抽出了一份报告。

叶夫根尼接过报告,快翻了一下。最后,他指着一段说:

“嗯~不错,尤其是这个改动,做得很好。就按这个报上去。”

“是!总理同志。”

2098年12月16日 神州 张掖 某军事营地

今天仍是一个晴天,但惨白的阳光并没有使人感温暖,反而却把天气衬托得更冷了。

营内军机场上停着几架新型战机,两个纵向并列而放的反应炉如一只神鸟的两个瞳仁。机场正在进行一场培训,赵、范等人坐在场上,耳戴着耳机——这是专门用来听课的。他们面前的屏上,写着五个大字:”重明截击机”

“截击机,是一种以爆发攻击力为要的军用机,而重明截击机,就是我们的截击机型,关于它的知识,相信大家都在月初新发的神州日冕军事出版社出版的《空战体系简述》中看了,我也就不再赘述。我只强调几点:一、本机反应炉目前仍有着较长的加热过程,并且只能靠攻击加热,这也就意味着,在空战开始时,决不能恋战,要充分发挥爆发力优势,快战快退。二、本机是针对导弹、大型飞行器的空战单位,如果可能,不要和其他飞机战斗,尤其不要和大批的歼击机战斗,这意味着报废坠毁机率的大幅上升。三、由于本机试验不足,如在进行任务时发生任何问题,要立刻同塔台通报,等待上级命令,再进行下一步行动,不得擅自决定。听明白了吗?!”

“明白!!”

“好,今天下午2点全员到模拟室进行模拟训练!解散!”

回到宿舍,赵宏宇翻出了那本半旧的《空战体系简述》,翻到了截击机那一章。

“对于青龙战斗核心母舰、基洛夫飞艇、先锋炮艇机等大型飞行器,直接用等级别的军事单位攻击,成本太高;用歼击机攻击、浪废与损失太大。为应对大型飞机器,一种以短期的对空攻击的高爆发力为目标的机型——截击机,应运而生。”

范誉站在旁边,听着赵宏宇的阅读,很快,二人反应了过来:

“大型飞行器…截击机…苏联…基洛夫!难到苏联要用基洛夫?”

“嗯…有可能,培训通知是今早才下的,看来事发有些突然,而且考虑到对手是苏联,基洛夫出动也是有可能的。”

“如果是这样……根据部队的特点,下一步就是……”

“发作战建议!”x2

“咚,咚!咚!”门突然响了,勤务员打开房门,放进来两本书,书上印着一行字:

《幕僚总府就重明截击机应对苏大型飞行器作战方法的建议》

营长办公室内,营长正翻看着这份建议。最后,他把书轻轻合上,走到窗前,望向惨白的天空,口中喃喃道:

“这样的建议,真的没问题吗?”



RA3:日冕同人 世纪之交 第一章 三足不鼎 第十节 器物更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