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日冕同人 莱茵协约 军政情报1 0.7版

2023-01-30 00:05 作者:向菲力欧  | 我要投稿

—— 死亡教派 死亡教派前身是60年代于德国地区流行的末日降临教,经过逐步的发展和高压局势土壤的滋生,之后成为在当时除新教以外算是比较大的宗教思想学说。说是宗教思想,倒不如说是一种认知态度,组织分为两种内部派别,一派鼓吹德国民族悲观论点,悲观的认为在步入千禧年的世界危难局势中,德国人未能逃离一次又一次的战争威胁和摧残,始终处于战争的中心且无法逃离,倒不如接受现实的命运,接受被争夺的惨痛现实。另一派则十分极端,认为应该寻求机会先下手为强,彻底摧毁能够威胁到欧陆安全的强大势力。不过这一派人数较少,而且各方还夹杂着各种其他观点和思考逻辑的人。 但是不管怎么样,对莱茵协约来说该教团的发展尤其是前者的一些言论思想,始终会干扰工作效率和战斗意志,必须杜绝这种自暴自弃的现象和源头点。随即对其进行大力打击,十多年间对其执行了数不胜数的拘捕,暗杀,酷刑与宣判等各种手段,后续在各方多管齐下与派系内斗严重的情况下,教派最终分崩离析,现在常规意义的末日降临教已经极为少见,虽然这种类似的思想仍旧留存于许多人心中,但在莱茵巧妙的思维引导下,自我放弃无疑是被认为最为愚蠢的行为。这和教派的毁灭原因也有一定的关系,教派之所以走向失败和自我崩溃,主要原因是极端派的崛起与向政府倒戈,且自发的进行内部检举甚至亲自处刑。 极端派在发展中,逐步认识到温和派的理念根本行不通,随着苏德谈判条件的解密和失败原因的流出,极端派彻底放弃了接受温和派的妥协,在麻木于寻求解决办法和放弃思考去合理解决问题之间,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那就是和莱茵政府一样认定温和派和顺从思想本身就是走向未来的绊脚石,因此极端派决心倒向温特总理对国民许下的“结束一切战争的战争”的承诺。 不管是相信未来也好,继续步入战争也好,唯有无动于衷之人无法被原谅,于是极端派放弃了现有组织的框架和一些核心思维,决心先做再想……所谓的先做,就是先把温和派先杀光…… 这期间也发生了很多骇人听闻的事情,教派内极端分子对温和派的放弃分子进行了大范围虐杀,一夜之间数百人被钉死在墙面上的恐怖故事也偶尔有爆出,最终主要负责思想宣传与发展工作的温和派彻底崩盘,成员基本被极端派连根拔除,而组织的发展和继续已经被极端派彻底放弃,教派已经不再发展,莱茵协约管理层的目的也算达到,进行全国教育和圣殿级舰长授课与心理辅导后,宣告事件的平息,而且宣布这种思想为邪教行为,严令禁止。 当然教派人员不少还是存在的,虽然人员减员严重且很少向外发展,基本处于死气沉沉的存在,但他们的交流活动确实是在继续,剩余的极端派们也就组成了后来的“死亡教派”,死亡教派继承了一些极端理念和被允许存在的思想,还有着特殊意义的十字架刀疤纹身。教派目前的成员不少集中在国防军下层士兵,他们对侵略者和战争发动者有着极端的复仇心理,在走向死亡的必经之路上,他们期待能够直面敌人,倾泻复仇之火。 对于死亡教派来说,原本祖先交付下来的守卫故土的责任与初心使命已经不复存在,他们心中燃烧的无穷烈火只渴望燃烧殆尽,他们不畏惧死亡,不畏惧失败,不畏惧再次失去任何东西——信念、家人、传承、理想、未来、正义和意义……,可能他们在之前的战争中已经失去了这些,已经别无所有,因此才会无所畏惧,不害怕失去。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无所谓,输与赢并不重要,还能剩下什么也不重要,他们仅仅渴求一场畅快淋漓的燃烧,只愿在地狱与敌人相见。这也是死亡教派的圣言——“愿我们在地狱相见”。 —— 国民掷弹兵 莱茵各国有着类似的征召规则,但是大体上只是强度和时间要求与人员选择上的区别,近年来在联邦德国地区的征召体系是最为苛刻的一个。德国根据数据库筛选,每位男性公民根据职业和各种登记情况来决定其年训练期限,女性的要求有所降低。神州网民管这种奇特且复杂的规则制度叫做“新时代战争徭役制”。 简单的说,如果条件达成的情况下,一位男性公民在22~32岁期间,如果并非是退役军人或者其余准军事组织成员,那么每年需要接受长达20天的军事训练指标,单次训练最低不能低于8小时,根据情况该指标有所浮动,可能会增加或者缩减,当然不少行业和情况自然可以免除或者缩减,法案可以被轻松绕开,实际人数远没有那么多,但受训人数依旧十分可观。 国民掷弹兵一般由退役后超过5年的预备役和一线伤兵康复后,以及经过至少3年公民训练标准的成员组成的战时作战部队,非战争期间以军官和退役军官为骨干维持编制存在,配合文书和自动化系统维持存在。战时可直接在48小时内完成人员补充,准备形成战斗力。国民掷弹兵的战时征召主要由自愿为准,一般来说苏军推进到的州进入危险警戒状态时,才会根据需要进行组建一定规模的国民掷弹兵部队。一般来说一个州可能会组建10~20万人,分多个批次的国民掷弹兵辅助国防军作战,地方军械库已经为他们准备好了以往淘汰下来的轻重步兵装备,久经考验的HK416和G36步枪是他们手中值得信赖的过时武器,国防军现役轻武器也有部分在他们当中服役,同时也不缺乏反坦克武器,虽然普遍都是落后过时且射程较近的装备。 国民掷弹兵的装备要弱于国防军正规部队,但是他们的作战意识和素养有着骨干人员进行维持,加上经过不错的训练体系,能够在复杂地形中有效拖住敌人,甚至展开持续性消耗作战。但是他们本身在战场上起到的独立作用是较为有限的,需要国防军赋予他们在战略战术上的价值意义。 —— 国民冲锋队 国民冲锋队的组建要求比国民掷弹兵要低的多。如果一个州的情况极为危险,苏军的攻击势头势不可挡,有效兵源池即将枯竭,那么国民冲锋队的组建就会得到批准。不满足国民掷弹兵征召条件的公民,只要经过1年的公民训练标准后,皆可以被选择征召进入国民冲锋队,而且门槛很低,只要是被认为不影响基本作战能力的,16岁以上至65岁以下皆可以进入服役。虽然条件要求很低,但是实际上一般从联邦德国的征召逻辑上说,对危险地区的征召以老年人优先,青少年人优先较低。虽然德国战略规划上认为国民冲锋队是必然会组建的,但是在90%以上情况下会将青少年和壮年人口进行安全转移,而非投入到战争绞肉中。 虽然国防部对国民冲锋队制定的标准十分夸张,但联邦德国政府并不打算真的进行全民战争总动员,实际上根据90年代下发的战争避险条款和更新日志上,德国政府希望90%以上的公民都按照战时解锁的要求进行避难,国民冲锋队只是在最为重要的时候进行征召,也并不会存在太多这样的部队持续性充当炮灰。对于莱茵高层来说,民众是未来的希望,也许他们不介意再来一次重新流亡于海外,等待归乡反德,解放欧洲全境的情景回放。但德国国防部显然对此持非常激烈的反对态度,且极力争取温特总理的支持,希望能够寸土不让,将卫国战争进行到底。 恐怕真的到了那一天,真的会有很多50多岁的老人手持冲锋枪与苏军在城市中对射,毕竟他们经历过太多,有些人在历次战争中被夺走了太多,甚至不少更加高龄的长辈可能将会成为跨越3次欧洲战事的可怜人,正如柏林汉语大学的第一堂神州课文那样所说——“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以目前的局面上看,国民冲锋队应该不会批量的大规模征召投入战场绞肉,他们的作战能力和装备水平都比较堪忧,真的投入到战场的那天,一旦独立面对苏军正规部队,很可能毫无还手之力,可能也只能与动员性部队有交手能力。但是对于德国国防部来说,这些血肉堆砌若是能够换来胜利,那就都是必要的牺牲……而显然他们已经在温特的默许下,得到了很多主导权…… 潘多拉的魔盒(红色药丸) 盟军通用轻武器存放架(ALAR-1)是盟军普遍采用的智能轻武器存放联网系统,这种武器存放架普遍嵌入在墙壁里,ALAR1型一般两个为一组,横着排列枪口朝下,紧密挂载6把制式步枪步枪,并由铁栅栏封死,弹药则在下方的空间排列存放,个别紧急医疗物资在两侧。武器架会和当地武装系统进行联网,在非战争时期,任何尝试打开和接触的行为都会触发武装部系统的警报,接线人员会通过监控、相关部门通知报备、军方日志等多重手段来查看原因,以此来防范武器丢失或者人为违规使用武器等行为。排长的ID卡允许解开武器支架,中间栅栏会张开,挂载支架会斜着向外伸出半米,这样步枪就是斜着伸出来一整排,随士兵拿取,但是弹药需要当地武装部系统解锁该区域/多个设备后,再使用连长的ID卡才能打开,虽然也可以武装部系统经过规则触发后直接打开,比如紧急状态(光拿枪同样也会触发通知警报,因此训练日程都是正常通过系统报备的)。 不过在80年代末期开始,国防军正规军的ALAR1型存放架都经过了改装扩展,在上面增加了额外的存储区,除了新增一些药品物资,还有个红色的神秘盒子是额外进内锁空间的,从来无法被打开,且严令禁止打开。有安装人员透露过,里面被告知是红色的小药丸,盒子很小,估计有3颗左右。关于这个神秘药品军方各层都众说纷纭,各种猜想层出不穷,基层士兵都对这个神秘物品很感兴趣,但德国国防部始终未透露半点讯息,直到最近接近千禧年间,国防部才悄悄的在军方系统日志中,提到了红色药品的信息。 日志中告知任何部队和人员未经允许禁止使用和打开红色药品。其服用后能够一段时间内使人体精神免疫大部分疲劳状态和稍微延缓强烈痛感,提升肌肉力量和神经传输速度,视网膜感光能力增强,调整身体激素和系统分泌量,可以大幅度提升视力、反应能力和敏捷能力,遏制部分情感,全方位增强士兵的战斗能力。单颗服用时效长达30分钟~1小时左右,之后可能会陷入一段时间的严重疲劳与身体损伤,需要服用抗疲劳与止痛药物遏制。——但是要注意,其副作用极大,会严重破坏人体器官组织和大脑神经与细胞运作常态,服用者的剩余寿命不会超过15年,服用后身体系统就会陷入持续性损伤,多个身体系统几乎不可控的走向逐步崩溃,如果服用第二颗甚至更多,服用者将会在5年内就会死亡,此期间可以继续服用相关药物维持生命和保持正常。——在任何情况下,任何战争情况下,任何局势下,莱茵最高安全理事会和德国政府都不建议服用,不批准服用该药物。 虽然这么写着,但是每个士兵都明白其含义,日志中还告知了多次服用的后果,而且毕竟药物都已经分散进入武器库中,国防部的暗示可谓是“委婉”又明显。即使政府秉承着自愿和拒绝使用的原则,很多部队已经达成了不成文的共识与认知——这个永远锁着的潘多拉魔盒,必然有着存在的意义,它的存在也必然会有打开的那天,而当那天到来时,排长会代管这些药物,等待有人领取服用…… —— 国防军与德国军事组织格言—— 国防军装甲兵—— 继承先祖遗志,我将冲锋在前! 装甲掷弹兵—— 钢铁雄心,百战之躯 装甲燧发—— 力求上进,功名震天 重装猎兵—— 为了祖国、主权与自由! 空中骑兵—— 风卷残云,悍不畏死 空降猎兵—— 忠肝义胆,死从天降! 山地猎兵—— 山川草木,寸土不让! 边防大队—— 永远恪守,无处不在 摩托化步兵(步兵师) —— 祖国、荣耀和责任 柏林守备兵—— 直面恐惧,顽强不屈 空军—— 循此苦旅,以达星辰 海军—— 忠于祖国,绝不背弃 国民掷弹兵—— 德意志人民与我们同在! 国民冲锋队—— 因为有些东西值得为之奋斗! —— 法兰西外籍军团—— 共同命运,荣辱与共! 法兰西陆军—— 荣誉与祖国 法兰西海军—— 英勇与纪律,方显无敌 法兰西空军—— 鹰击长空,驱逐黑暗 法兰西宪兵—— 保护、帮助、调解、战斗! 撒丁陆军—— 祖国在召唤! 撒丁海军—— 穿行于风暴之间 撒丁空军—— 驾驭蓝天! 撒丁山地兵—— 阿尔卑斯山脉上的忠魂! 撒丁特别快艇兵—— 用行动争取荣耀! 绿杉军—— 同胞们,拿起步枪!祖国需要我们!

日冕同人 莱茵协约 军政情报1 0.7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