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个“90后”小区的焕新之路

2023-12-07 10:02 作者:ITtimes  | 我要投稿


上海老旧小区智慧升级


作者/ IT时报记者 贾天荣

编辑/ 潘少颖 孙妍

“人脸识别”“车位地磁感应”“智能化管理”……当这些功能集聚在一起,你很难想象这出自一个1997年建成的小区。

上海市徐汇区漕溪路上的望族城小区,虽然建于20世纪90年代,却展现出前沿科技的魅力,在物业管理方面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引入智能化设备和技术,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安全和舒适的生活环境。

01 智能管理平台让老小区“焕新”

来到小区大门口,首先让人眼前一亮的是访客登记系统,访客登记分为“外卖快捷登记”和“访客登记”两大模块,输入手机号并收到验证码后,拍照留下人脸数据,就可以在24小时内自由刷脸进出小区。值得一提的是,“访客登记”功能还会细化到具体楼栋,访客在登记时间内可刷脸进入指定楼栋,极大提高了小区的安全性。

在科技的加持下,居民进出小区更为方便。通过人脸识别,居民出门无需携带门禁卡;通过智能感应门锁,骑电瓶车的业主只需携带一片小小的电磁卡,来到门前无需刷卡,门就会自动开启。

在大多数老旧小区,“停车乱、收费难”是个绕不过去的难题。望族城物业办公室门口,硕大的电子屏幕上有一张“车位引导图”,每个车位下方安装的地磁感应系统,反映出小区目前地面空余车位的情况,业主也可以通过手机App查询小区的实时空余车位情况,智能门禁、智能道闸等设施,极大缓解了小区停车难问题。

在望族城小区的保安室内,巨大的LED屏上,几十个画面正播放着从小区大门到各个角落的实时监控,近200个高清探头,24小时全方位实时采集进出车辆、人员信息。通过人脸信息就可调取视频及人员信息,不管是人员走失或失物查询,还是配合社区看护老弱病残等重点人群,都可以有效发挥作用。

《IT时报》记者在“望族城智能社区综合管理平台”上看到,这套系统涵盖门禁管理、监控管理、视频管理、车辆管理、设备管理、一标六实、物业服务、社区服务以及财务管理、系统监管十个模块。

除了人脸识别、智慧停车、公共账本等功能,平台还可远程控制公共区域各个开关,可查看公共区域电表,疫情防控期间增设分区广播,水泵、电梯等设备亦可监测管理,在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各种需求的同时,也极大便利了物业管理。实施数字化管理后,停车管理、人员进出变得有序,公共账目公开透明。据媒体报道,两年维修资金补充200万元。

02 物业少操心,居民更放心

“研发这套系统的初衷是以科技减少人工成本,优化小区各方面收入。”主导这套数字化管理系统项目开发的望族城小区原业委会主任秦兴国告诉《IT时报》记者,望族城是个老小区,在数字化管理系统投入以前,大多数公共设施处于“瘫痪”状态,设施老化、停车难、公共收益不足等问题给居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困扰。

2019年,秦兴国与同为小区业主的上海伊尔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蒋劲松带领软件团队,用半年时间搭建了望族城智能社区综合管理平台。

蒋劲松表示,老旧小区的数字化改造,面临着资金不足、弱电系统分散等诸多问题。望族城智能社区综合管理平台将所有的系统和模块都放在一个平台上统一管理,所有小区内的事件可以通过视频可视化串联,将这些模块变成“小区的大脑”,为全体业主所共有。

“比如停车难问题,症结就在于没有有效管理。”蒋劲松认为,智能化系统能克服了人工或第三方管理的随意性,智慧凭条从管理到收费“一站式”运行,让一切行为都能在系统上“有迹可循”。“我们利用现有的物联网技术将这些功能集成所搭建起的‘大脑’,部署在小区内部,不管是硬件还是其产生的数据资产,都是业主共有,不属于物业公司,这样也避免了一旦物业或者第三方公司更换,造成管理失序和数据流失。

“对于物业公司而言,在物业费不增长的前提下,管理的人工成本每年都在上升。而智能化的管理系统帮助我们极大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效率,从而也能更好地服务业主。”望族城小区物业经理周晨坦言,智能化管理系统上线后,从公共费用的收取到安保及维修电话客服人员的减配,在降低物业人工成本、提升服务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业主的满意率。

03 智慧社区建设引领趋势

随着国家层面不断聚焦智慧社区,智慧物业成为智慧社区建设重要环节和标准之一的同时,也成为众多房地产企业和传统物业企业关注的焦点。

为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智慧物业建设重点落在建立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上。2021年1月,住建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住宅物业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加强智慧物业管理服务能力建设,建设服务平台、提升服务水平。这一《通知》被业内普遍认为,国家从政策层面强调推进物业服务的数字化进程,提升物业行业整体转型升级脚步进一步加快。

在上海,也有越来越多的小区和居民感受到科技的便利,《IT时报》记者在闵行区颛桥镇都市富苑小区看到,如今,传统的钥匙和门禁卡被取代,居民们可以通过人脸识别、二维码、手机远程等六种方式轻松开锁。

在都市富苑小区,不管是“刷脸进门”,还是手机NFC刷卡,只需要居民站到楼栋的屏幕前,即可顺利开门,即使是老年居民或者小朋友也能出入自由,小区居民感叹“不用再为忘带门禁卡而烦恼了”。更加高级的是,当有亲友来访时,还可以使用智能门禁的一键呼叫功能,户主在手机上接到电话即可为访客远程一键开门。

随都市富苑小区智慧门禁系统一起“上线”的还有线上管理平台,无论是小区的停水停电通知,还是业主报修,都可以在线上进行,居民进入小区的公众号即可完成这些操作。随着后续即将推出的线上收缴停车费、物业费等功能,在方便居民的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物业管理的效率。

2022年5月,民政部等九部门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智慧社区建设的意见》,提出“推进智慧社区综合信息平台与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智能家庭终端互联互通和融合应用,提供一体化管理和服务”是智慧社区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同年10月,住建部办公厅、民政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引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建设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促进线上线下服务融合发展。这一《通知》也是国家层面对智慧物业打造的进一步深化。

排版/ 季嘉颖

图片/ IT时报

来源/《IT时报》公众号vittimes


一个“90后”小区的焕新之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