抉择
“我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的事”
“又失败了吗?”
“实验仪器太不精密了!”
“恐怕是成功不了了吧……我该怎么办?我已经浪费了很长时间了,这项课题始终没有丝毫进展!”
“我该怎样抉择……”
黑夜能够带来无限的遐想,甚至是会让人突发令人拍案叫绝的灵光。而我却只能在这黑夜中沉默,在这黑夜中自省;在这黑夜中失意;在这黑夜中痛苦;在这黑夜中绝望。
“都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们的实验有非常好的开端——充足的经费,专业的团队,各界的支持。我们已有了成功所要求的大多条件,为什么依旧是这样,难道我这辈子就只能就此迷失在此,我有点失去方向了。”
……
科学从来都不是人生的意义,因为人总是依靠传统而活的。我们不能抛弃过去的传统和已有的经验而生活,去追求人生的价值。倘若科学家所做的一切,都仅仅是为了单纯地刨根问底,一味地追求答案,不顾他人的死活,这是不正确的。科学发展是应以让人类掌握世界为目标的,脱离了人,科学就不能叫做科学了。
物理学的观念乃是人类心灵自由创造出来的。不论多像,都不是由外在世界一手决定的。我们努力地去了解实相,可是我们这种努力就像一个人想了解密闭手表里面的机械结构一样。我们看得到表面、时针,分针,我们还听见了里面的嘀嗒声。可是我们打不开表壳。如果我们很有天分,我们可能构想出一幅机械画面,其中的机械就负责他所观察到的那些东西的运转。可是他永远也不会知道他的机械是不是唯一的。他永远也没有机会把他的机械与真正的机械做个比较,他甚至无法想象这种比较可能会产生什么意义。
“没有人知道答案,没人会得出完全正确答案,我可能会成为第一个接近答案的人,这也是我进行这项课题的原因。可现在看来,我不会成为这样的人了!永远也不会!”
不要为成为一个成功者而努力,要为做一个有价值的人而努力。
“如果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没有任何价值,那我放弃!我要尽我最大能力去做我能做的有价值的东西。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会被打败!我并没有失败,我应在此抉择,我要去做别的事,再也不能像这样碌碌无为了!”
等不到天黑,烟火不会太完美。正因经受过痛苦的黑夜,黎明才有了希望的意义。
“这次转换研究课题十分成功,研究顺利得令人惊奇。仿佛这项课题就是为我准备的,可能我擅长的就是这个领域吧,我终于成功了!”
另一个声音高喊着:“你成功了!可你不是一位称职的物理学家!你不能做到持之以恒,刻苦钻研,你只是为了让你自己成功,而不去做你先前一直坚定的事!你违背了你的初心!你放弃了你的信仰!”
……
“社会希望看到你先前课题研究能够有所收获,国家正等待这基础理论的突破,乃至整个人类文明都会因为你的成果而更快速发展!而你却选择了逃避!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先前投入的资金、人力、时间都付之一炬!你的抉择成就了你,却毁坏了别人的努力,你难道不惭愧吗?”
……
“够了!”我痛苦地吼着,“我之所以实验是因为我的哲学使我想知道答案。生命太短,不能因为别人说一件事很重要就去做。这样也太辛苦了。我必须自己去感觉事情。科学向人承诺的是力量……可是人一旦屈服于这个承诺的诱惑,后来的代价就是苦役和无力感。力量如果不是自由选择的力量,就等于不是力量。我承认,我自己能力不够,我不是天才,我不能把先前的课题做好,可我的抉择并不是错误的。”
爱因斯坦曾说:“从事科学研究就像钻木板,我跟别人不一样,别人喜欢钻薄的,而我喜欢钻厚的。”诚然,爱因斯坦凭借自己一流的大脑和独特的思维方式,为世界构建出了新的理论。他是个伟大的物理学家,可他也有自己的遗憾:他努力了四十年,直到去世,他也没有统一自然界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力——强力、弱力、电磁力,引力。倘若他用他的时间、精力去研究别的东西,人类或许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吧!
“如果我一开始就选择了第二个研究课题,是否就不会有人来谴责我的见异思迁;如果不曾放弃第一个研究课题,是否还会有人记得我们的付出?如果……”
心脏是一座有两间卧室的大房子,一间住着欢乐,另一间住着痛苦,人不能笑得太响,以免欢乐吵醒隔壁房间的痛苦。现在,成功的欢乐已经吵醒了失败痛苦。倘若没有经历过痛苦,欢乐也便不会让人欢乐;假使没有经历过失败,成功也便不是真正的成功;如果没有看到虚无,也便不会觉得什么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不是出于雄心壮志或单纯的责任感,还是出自对人和客观事物的热爱和关心。
“我没有一味追求承担社会、国家,及人类文明给我带来的责任,我抉择自我的方向,我已经做出了我能做的所有事,我很平凡,我很渺小。”
人类每一次正视自身的渺小,都是一次伟大的进步。
因为渺小有限,才去勇敢抉择。
因为伟大无限,才去面对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