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政务激活线上线下“服务力”,打通"掌上办、指尖办、现场办"

3月底,武汉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经过扩容升级改造后正式启用,成为全市首个区级全链条、一站式政务服务中心。特发政务经开项目积极配合,全心投入,助力政务中心在升级后,打通硬件、软件、信息、管理,以及对人的服务循环,为办事企业和市民,提供最为优质和便利的政务服务。
据介绍,经过改造后,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实现了功能分区和服务分类,新增了社保、医保、婚姻登记、婚检、金融服务等窗口,实现全区38个部门,1983项办理事项全入驻。另外,在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服务窗口涵盖了国土资源、工程建设、不动产、税务以及水电气等关联公共服务事项,不出大厅,企业和市民可“一站式”办齐所有公共服务事项和审批事项。

改造升级后的政务服务中心智能化、信息化程度大幅增加,基本实现了“只上一张网”、“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将在巩固好“现场办”服务效能的情况下,进一步推动“掌上办”、“指尖办”等更多不见面的审批服务。
为响应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全新智能化升级,特发政务经开项目积极调整工作方式,提前准备、加大投入、迅速执行,围绕如何在政务服务中心升级后,打通硬件、软件、信息、管理,以及对人的服务循环持续努力,并从五个方面开展了重点业务攻关。

持证上岗,全员职业化,服务专业化:4月初,特发政务武汉经开项目一线预审窗口实现全员“持证上岗”,助力经开区在探索政务服务标准化的道路上,又迈出了非常关键的一步;为经开区打造职业化、专业化的政务服务队伍夯实了基层根基。

优化管理结构,赋能新布局,发挥标准化优势:3月初,武汉特发经开项目为了满足升级后的政务大厅需求,不断进行人员调整和人才引进工作,为项目办公室引进中层管理者,并启动了“关键人才”IDP培养计划。通过不断增强管理团队的人员素养,进一步发挥特发政务在管理和执行层面的标准化优势,持续提升现场服务力。

打造金牌讲解团队,迎接各界检验:4月13日,特发经开项目从税务组、行政审批组、综合咨询组、项目办公室选出8位业务人员,利用中午的休息时间,统一进行大厅讲解词培训,熟悉政务大厅新增的社保、医保、婚姻登记、婚检、金融等服务窗口,了解个人全生命周期、企业全生命周期、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的业务内容。通过统一培训,业务人员在本职岗位上就可以为办事群众提供更为全面的咨询服务,同时,也随时做好迎接办事企业和市民的检验。

“人工+AI”双轨导办,咨询服务不迷路:特发政务前台咨询员一直以来是办事群众和办事窗口之间的重要桥梁。全新的政务大厅对外开放以来,咨询台增加了一个新成员——AI智能机器人“车小谷”,办事群众可以在“车小谷”的导航带路服务下,前往指定的办事窗口。为发挥“人工+AI引导”的最大效能,特发政务前台咨询员,投入时间与AI机器人进行模拟演练,协助完善了AI机器人的引导机制,让人机互动更为顺畅,实现了“人工+AI”双轨导办,咨询服务不迷路。

线上线下激活服务力,助力"掌上办、指尖办、现场办":特发政务积极配合武汉经开政务服务中心智能化、信息化改造,组织人员力量研究、对接升级后的信息化系统,推动“掌上办”、“指尖办”审批服务。同时,在大厅线下自助网办区,特发人员会安排专人,为办事群众提供主动式、引导式服务,协助办事群众处理高频政务事项。
特发政务经开项目负责人表示,特发政务拥有丰富的政务服务经验,为全国多地的政务服务中心现代化、信息化改造升级,提供了完善的配套运营服务。未来,特发政务将继续通过持续不间断的努力,助力武汉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成为全国一流的标杆政务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