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回避型依恋真的毫不在乎对象的情绪吗?

2022-12-31 22:27 作者:心理咨询师小星  | 我要投稿

通常来说回避型依恋人格缺乏同理心(共情),也就是说有一项伴侣的功能是缺失的,那就是有效地安抚伴侣。

面对他人痛苦时,缺乏同理心的回避型人格无法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着想,多半显得冷淡或漠不关心,甚至是愤怒、烦躁。

与惋惜,怜悯,同情这类从“给予关心的人”角度出发不同,同理心是从“获得关心的人”角度出发。

为什么回避型依恋很难感同身受共情呢?他们很难觉察恋人情绪吗?

相反,回避型依恋对恋人的情绪变化捕捉非常敏锐。只是这被他们解读为“危险信号”,所以随时准备逃跑。

恋人暴露脆弱,为什么回避那么紧张?


有以下几点:

1、激发负面记忆。比如小时候他遇到同样情绪时,被打压、责骂。

2、认知偏差。因为从小的感受常常被忽视,认为情绪表达没用,哭不能解决问题。所以,情绪没价值,且浪费时间精力。

3、无法承担的责任。可能经历过被养育者情感勒索,比如,“我痛苦都是因为你不听话!不好好学习!”

他不想听到恋人告诉他,“因为你不回消息我很痛苦”,也非常清楚为了满足恋人的要求,他需要忍受情绪压力。这种压力积累到一定程度,内心要爆炸。

所以,要让他共情,你先要卸下对情绪的防御,从认知共情再到情绪共情。

这需要引导他从你的立场与角度出发,理解和看待你经历的事情。

难点在于,你们想法有冲突时,回避型依恋人格很难看见你的感受。这时的他极力维护自己,害怕自己受伤。不能考虑对方感受,更别提安抚恋人情绪了。

所以,这时要先让他稳定下来。不要在此时用情感/讲道理的方式试图说服他(避免争论激发对抗心理)。

“你原来是这样想的,我理解了。”

“你讲的也有道理,我明白了。”


这一步是打开房门的钥匙。

同时,可以理性分析这个想法的利弊:

“这样做会占用很多时间,那么我们旅游计划就得取消了。”

接着,抛出问题,让他觉得这个负面影响是双方的,为共情做准备。

“怎么办呢?我为咱们这个计划准备得很详细,东西也买全了。”

引导他发现你的情绪,并理解。

“我有些失落。”

然后观察他的反应。

此时,你的表达不带“攻击性”,他也更容易理解这种情绪。

回避型依恋人格的内心需要一个“自我说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恋人不用多说其他,也不用着急等他回应,给他留些思考空间即可。


回避型依恋真的毫不在乎对象的情绪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