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医共体——中药饮片企业的下一个主战场(下)

2020-10-10 17:25 作者:杭州唐古信息  | 我要投稿

上一篇文章中,笔者结合县域医疗共同体改变了县域医疗和医药市场的格局,分析了县域医共体政策红利对现有的中药饮片配送体系产生的影响(点击本链接查看内容)。本篇将探讨面对县域医药市场的格局变化,中药饮片企业又该如何拥抱风口,积极借势?


作为国内较早研究医共体中药饮片配送体系和实践的机构,杭州唐古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结合服务100多家医共体和2000多家医疗机构的经验基础上,总结县域中医药服务现状如下:

1 县级中医医疗机构的特色专科有待建设

县级中医医疗机构虽然设置了常规的内、外、妇、儿等中医科室,只能诊治一般的常见、多发的小病,碰到疑难、突发的大病都转诊大医院或者外地医院。

据统计,国内普遍县域外转诊率排名靠前的专科是康复科、老年病科、肿瘤科、妇科、骨伤科等具有中医特色的专科。

2 基层医疗机构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有待加强

基层医疗机构都按要求设置中医科室,但缺乏专业人才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指导群众预防保健,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基层医疗机构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招新的人才难,留住人才更难。再加之没有完善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和师承教育制度,导致人才断层,后继无人的现象比较突出,高水平的名中医更加缺乏。

3 县级中医医疗机构的中药房管理有待提升

医院的中药饮片管理往往比较粗放,只涉及出入库和库存简单管理,没有完善的从补货生成采购计划、验收核对、上架调拨到发放全流程的信息化管理,也缺失养护、盘点、发药、追溯等仓储信息化管理,无法支撑共享中药房的集约化精细化管理。

4 互联网+中医药服务技术有待完善

在疫情期间,国家卫健委通知号召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缓解医院救治压力,但是县域中医院受财政资金预算限制和缺乏技术储备,短时间之内无法建设推出互联网诊疗平台。


医共体的中医药服务能力直接决定了医共体中药饮片的未来市场容量,因此作为中药饮片配送企业,在中药饮片行业产品同质化的销售竞争中,如何提升中药饮片的配套附加值服务,助力医共体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笔者走访了多家长期服务中医医共体的优秀中药饮片配送企业后,总结应对措施如下:

01 助力医共体专科专病建设

有些中药饮片企业的股东是中医药高校或中医院,有些中药饮片企业旗下有医馆经营,长期运营中积累了中医生资源,有些中药饮片配送企业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各地中医院,这些企业可以发挥自身优势组建专门的中医生团队,输出中医专科团队,帮助医共体基层建设专科专病,发挥重点专科特色和优势,提升学科建设和培养人才传承,扩大科室影响力。

02 加强医共体中医药学术交流

中药饮片配送企业可以借助国内有影响力的专业学术团队服务医共体,安排基层医疗机构组织骨干参加学术研讨会交流,参观国内优秀的医共体学习建设经验,参与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学习,提升基层治未病服务能力。

03 引进现代化物流管理技术

中药饮片配送企业可以给医共体提供共享中药房建设和运营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实现中药饮片的统一集中化管理,降低基层中药房建设投入和运营管理成本,减少基层药师岗位,同时引进现代化物流技术,建设中药饮片配送管理SPD模式体系,通过扫描条形码进行构建覆盖中药饮片采购、仓储、发放、调配、发药等全流程的管理系统,加强精细化管理,降低人工成本提升效率。

04 输出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方案

为了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中医生、全科医生、西学中医生的中医诊疗能力,方便基层群众就诊,中药饮片配送企业可以联合信息技术公司为医共体基层医疗机构提供中医智能诊疗系统,系统基于中医药大数据,为中医提供专业的辅助开方和知识库学习等解决方案,提高基层的诊疗水平的同时在诊疗过程中学习新的知识,接受持续的专业教育。

为了满足基层复诊患者就诊,中药饮片配送企业可以为医共体提供互联网+中医药服务平台技术解决方案,方便慢性病和常见病的复诊患者在线挂号预约和就诊,医生开具的处方在线医保支付后直接代煎配送到家,实现足不出户看病取药,让优质医疗资源不再受地域限制。

总之,医共体建设是居民健康服务需求变化的必然需求,是新时代医疗卫生服务模式的关键创新,医共体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既没有成熟经验可以借鉴,也没有成熟理论可以参考,不同区域的基础条件和财政实力不同,建设目标存在差异大,只能依靠试点总结经验,探索符合本区域特色的建设体系。因此对于中药饮片配送企业而言,也要根据各地医共体中医药服务特点进行探索解决方案,结合自身企业资源和优势,构建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中药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黄二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体系架构【Z/OL】.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医疗服务体系研究部


医共体——中药饮片企业的下一个主战场(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