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梦》连载:104【渡江求战】下

致新读者:
您现在看到的是原创系列小说《青玉梦》第一部《破碎山河》的连载。
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个在架空世界中发生的传奇故事。如果您也喜欢天马行空的脑洞想象和家国天下的侠义情怀,请一定不要错过!
第一次看到这部作品的读者可以点击我的主页专栏、文集,查询往期的所有连载。同名公众号“青玉梦中人”和豆瓣阅读《青玉梦》也在同步更新。
祝您在故事的星辰大海中自在遨游~

上期说到,莫须名见李撷扇手下军士出尔反尔,誓要教训。李撷扇明知不敌,掳走金婵。莫须名为了追上李撷扇的小舟,施展神功,御气渡江,至益州水军舰上。


“在下莫须名。冒然登船,是因为无瑕公子李撷扇方才掳走了我的丫鬟。我要去救她,顺便教训一下那些为官不仁之人。那李撷扇才乘小舟顺流逃走,我追不上他,只好借助贵军的船队了。”莫须名客客气气道。
眼前之人名扬江湖,天下谁人不知?!众人今日得见这出“御气渡江”的神来之笔,也确信“天门剑神”的称号和传言从未被夸大过。
尤其是杨撼,他对武学有着强烈的追求,现在这位公认的天下第一就站在自己面前,他虽然面色呆滞,一时没缓过神来,可心中却早已汹涌澎湃!
不过,杨昭惠等人毕竟是要跟朱再青决战的。大军浩浩荡荡地沿江而下,突然半路杀出个与交战双方都不太有关联的厉害角色,还是让人觉得一头雾水。“莫须名毕竟是燕国人,万一他是来搅乱兴军的怎么办?”杨昭惠刚刚想到这里,就发觉自己过虑了。莫须名是燕国的屠龙刺客,怎么可能帮助兴国军队呢?
“莫大侠,您真的只是要去救自家的丫鬟吗?”杨昭惠还是有些不敢确定。
“对,顺便再教训一下朱再青和李撷扇。”莫须名道。
请神容易送神难。这么突如其来的一个人,杨昭惠生怕他成为战场上的不定因素,危及自己数万大军的性命。他只好客客气气地提示道:“眼下正是行军作战之时,尊驾想要顺便搭我们的船,我并不阻拦。只是一会开战了,您可不能干扰我方的部署。”
莫须名道:“杀伐之事,实乃大忌。若有可能,我会劝说你们两军不要交战。”
“我听说过,令尊莫明渊大人,乃是主和之人。莫大侠继承先父遗志,也一定不希望战事四起。但现在退无可退,不得不发,这场大战已不可阻止。”杨昭惠耐心地晓之以理。
听得杨昭惠能提出自己父亲当年的主张,莫须名对此人顿时有了些许好感。他问道:“还不知阁下如何称呼?”
“杨昭惠。”
“原来是益州统领,久仰。”
“彼此彼此。”
莫须名道:“听杨统领的口气,似是不希望打这一仗?”
杨昭惠眼神忧虑,语气中带着些许无奈:“粮草已尽,由不得我们想不想打了。”的确,他奉兴帝杨俑之命进攻燕国已有数月。按照杨俑的指示,他此时本应该打到扬州境内,收集粮草,再沿运河北上,进逼中原,与北方李仁的大军合力。但侵入燕境之后,他只是拿下了大半个荆州,在方撷愕与绝阵营多数精锐惨死之后,便与燕军陷入僵持,没太大建树了。究其根本,是杨昭惠战心动摇,不愿多进。而越是僵持下去,益州军就越是显得师老兵疲,锐气散失。
这些日子,杨昭惠渴望的是一纸休兵罢战的命令,好让他带领这些子弟兵返回家乡,得以休整。得知剑阁出现叛军,蜀汉渠水运中断,他无时无刻不在担忧益州的情况。可是皇帝不让他退兵,粮草又被烧了个差不多……杨昭惠知道,在这种尴尬境地之下,若等着朱再青主动打上门,后果一定更惨,所以他只有硬着头皮调兵遣将,使出重拳,与朱再青一役定胜负。
不论是输是赢,都比像现在这样耗下去好。
莫须名从这样一位入侵别国的主将口中,听到了他内心真实的想法。他忽然问道:“杨统领,你若胜了,会为难武昌城的败军和平民吗?”
“当然不会。大侠可曾听过我益州军虐待俘虏和百姓?”杨昭惠反问。
“好吧。既然我正好要教训燕军主将、救回我家丫鬟,就给你做个顺水人情吧。”莫须名点点头道。
“你这话是?”杨昭惠有些不解。
莫须名叹了口气道:“稍后,我自己登上武昌城楼,击败朱再青和李撷扇,替你们省省力吧。如此一来,胜负立分,死伤甚小,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杨昭惠将信将疑,难道这个天下第一的武者,真的是上天派来助他的?
益州水师大军逼近武昌城头,船上的人已经能看到城楼的轮廓以及江面上早已部署好的燕国水师。刚才他们掠过黄州,未见当地燕军做出抵抗。杨昭惠意在寻求决战,知道朱再青在武昌督军,便心无旁骛,定要攻下武昌。
两支水军还未交战,燕国守方先以燧石、巨石、火炮发动远程攻击。但两军相聚尚远,八成弹石都落在了水中。
兴军舰船正在向燕军炮火所能覆盖的范围靠近……
“出击!”
先锋官杨撼一声呐喊,兴军首船的鼓手随即击出一阵节奏不一的鼓声。莫须名虽然听不懂,但也知道这阵鼓一定代表着什么特殊的命令。
命令发出后,兴国水师打头阵的几艘大船之间,冒出些许低矮小舟。那些小舟从大船间隙处快速向前冲,密密麻麻的,如同雀群一般。
然后,整个兴国水师,开始进入燕国的远程火力范围。
一块巨大无比的燧石朝着兴军首船打来,眼看着就要砸在船上,却突然减缓了坠势,然后在半空中弹了两下,落入水中。随之而来的无数巨石、炮弹,也都无法击中船身,纷纷缓落。
“怎么回事?!”朱再青站在武昌城楼,甚感诧异。他铆足了劲望向对面,感觉兴国舰船之上,有些丝状的东西泛着粼粼白光。
原来,兴国水师铺开了好几张巨网,每张网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着大船的桅杆顶部和刚才冲到前面去的数百只小舟。这些网是用蜀地盛产的蚕丝制成,又浸泡在泥灰水中,使蚕线上包裹了一层不易燃烧的物质。蚕丝韧性十足,那些弹石都被这蚕丝网给兜住了,在网上弹了几下就滚落水中。杨昭惠如此“善假于物”,足见其智慧过人。
朱再青渐渐看清了那些蚕丝网的存在,下令让巨石炮弹都瞄准冲在最前面的小舟打。把这群小舟打沉了,那蚕丝网自然撑不起来。
可是小舟目标太小,还在顺流而下,投石装置根本来不及瞄准。这些弹石发出后能否击中小舟,那就全靠运气了。如此一来,燕军即使击沉了少部分小舟,也无法完全破解蚕丝网。没过一会儿,弹石就要打光了。
小舟前行甚快,逐渐靠近燕国水军。小舟上的士兵大多数是绝阵营精锐,他们训练有素地斩断蚕丝网线,引燃了早就备好的火药,然后跳水逃跑。
于是这些小舟又化身为爆破船,撞向燕国水师,轰得江面火光四起、爆炸声振聋发聩。顺着江上的西风,火势不断向后面的燕国水师蔓延,不断有士兵全身着火,跳入江中。
顷刻间,数百条人命化为乌有。
“够了,别要死再多的人了!”
莫须名见自己距离武昌城头已足够近,气凝指端,蓄势待发。
【未完待续……】

新作推广不易,万望元老读者帮忙扩散宣传~感谢大家的支持!
点赞当捧场,投币促生产,
收藏存回味,转发助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