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第安纳波利斯》第一卷:神风攻击 第十三章
1945年5月
吴港海军基地
吴港,日本

到1945年5月,桥本的潜艇一直都不安全,即使是在家乡海域。5月5日,也就是他在吴港的码头靠岸的五天后,这个海滨地区的天空布满了闪闪发光的银色金属板和美国飞机低沉、不祥的轰鸣声。密集的B-29超级轰炸机掠过基地上空,清空了它们的机腹,像猛禽一样向地面疾驰而去。吴港的海军军火库被摧毁了,但是I-58和剩下的IJN潜艇舰队逃过了一劫。
美国人新的低空轰炸战术现在已经很成熟了。3月之前,超级轰炸机主要在高空作业,释放高爆炸弹。但是,当柯蒂斯·勒梅少将改变了美国的轰炸策略,并以对东京的低空轰炸测试了他的新学说后,情况发生了变化。他们中心目标是下町,一个为军用飞机制造商提供材料的“影子工厂”所在地。下町也是一个拥有75万人口的市郊,挤满了密密麻麻的木结构建筑。这次袭击就像把火把扔进宣纸里。由此引发的大火吞噬了16平方英里的城市和至少8万生灵。从那以后,敌人在8次单独的袭击中派出了近2000架B-29,几乎都是低空火力轰炸。桥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国家被大火吞噬。
与此同时,IJN的以回天武装的潜艇被证明是一个糟糕的失败。在派往冲绳的四艘回天潜艇中,只有一半返回,其中包括桥本。IJN并没有被吓倒,而是下令对I-58进行改装。船厂的技术人员正在拆除她的飞机弹射器和机库,这样她就可以携带六枚自杀式鱼雷。
战争开始时,日本海军统治着太平洋。桥本还记得1941年12月6日在夏威夷海岸附近埋伏等待的情景。当时他是I-24号上的鱼雷指挥官,船停泊在瓦胡岛外,隐藏在朦胧的海面之下。通过潜望镜,桥本看到了岸边闪烁的灯光,机场一排排的灯,还有晃眼的霓虹灯。他能听到收音机里的音乐,那听起来像爵士乐。
第二天,12月7日,来自6艘日本航空母舰的350多架战斗轰炸机袭击了珍珠港。I-24待在90英尺深的地方,使得桥本没有看到空袭。但是在日本对美国的第一次攻击之下的海洋变得危险而汹涌,迫使I-24号浮出水面,牺牲了它的隐蔽性,使它暴露在潜在的攻击之下。当他和船员们争先恐后地重新潜入水中时,桥本一直盯着他的手表,盼望着日落和夜幕的降临。
后来,I-24的船员庆祝胜利,但事实是日本的潜艇在珍珠港可耻地失败了。现在,在I-58在吴港的改装期间,桥本被迫观看美国稳步瓜分剩余的IJN舰队。一连串的失败激怒了桥本,自1943年以来,他一直在与日本海军领导层斗争,要求对潜艇进行材料改进。那时,美国人已经为他们所有的船只配备了雷达,而前方地区的日本船员渴望着雷达,就如农民渴望雨水。雷达将支持桥本在水面上的快速移动,并给机组人员足够的时间在发现敌机接近时下潜。他认为这是一种可耻的状态,并对日本没有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科学研究中感到沮丧。他觉得争夺海上霸权的斗争已经演变成了盲人和盲人之间的斗争。
和其他日本潜艇驾驶员一样,桥本认为一套雷达要比一百艘新潜艇更有价值。1943年的几个月里,他不顾协议,挨家挨户地敲门,游说他们使用该技术,以使IJN潜艇战更安全、更有效。作为回报,他得到的只是批准再分配一副双筒望远镜。他厌恶地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部门间的竞争,以及总部的工作人员更关心自己的形象,而不是前线士兵的安全。
现在两年过去了。终于,IJN的领导人让步了,安装了雷达,但在此之前,桥本看到他的许多下级指挥官,包括几个和他一起上学的人,被送到了坟墓里。在吴港改装期间,工作人员在I-58上安装了3型声纳,并将她的22型雷达重新安置在驾驶塔前的基座上。但当I-58号再次出海时,桥本感到他的潜艇的改进来得太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