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纸荒唐言—以周延儒为轴写崇祯朝的事情(五)
崇祯七年,【夏,五月蝗】,中原一带爆发蝗灾!
【五月,飞蝗蔽天】!!!
崇祯七年五月六日前后,【贼陷文县】!
【文县去岁大旱,入秋早霜,冬无雪;
今春不雨,斗米七钱。
延绥西路,数年不登。
贼分部,一掠鄜、延,奔绥清金峪者,官兵击斩千三百余级;
一掠延、庆,亦擒斩数百:皆傍终南山,窜入商、雒。】——大致就是这一带爆发战斗……
与此同一时间段,【插汉虎墩兔憨犯宁夏,总兵马世龙拒之,斩八百九十余级】
——林丹汗的蒙古兵继续入寇宁夏,被马世龙带兵击退!
崇祯七年五月十一日前后,【洪承畴遣副将贺人龙逐贼于蓝田,败之】!
【洪承畴以副总兵贺人龙、刘成功等兵二千、游击王永祥骑八百赴蓝田。
盖寇出陕西之道有二:曰商、雒,曰汉中、兴平。
时贼深入南山大峪,实近省会;
故逐之。
遂东奔纲峪川,复入大山,远窜商、雒。
其前犯西安、泾阳、三原之贼李自成、张献忠等,俱西奔盩厔、鄠二县】
【洪承畴精韬钤(略?),率曹文绍、曹变较、贺人龙等,凡破贼于宁塞、于西安、于延北、于西濠、于庄浪;
斩贼渠神一魁等,招降中斗星等,先后剿获甚众;
由是张献忠与延安贼李自成,奔盩鄠间】……
——洪承畴集合统帅贺人龙、刘成功、王永祥他们,约两千八百战兵,赴援蓝田一带与农民军厮杀一场,将其击败!
然后据说农民军一部分【遂东奔纲峪川,复入大山,远窜商、雒】,另一部分【俱西奔盩厔、鄠二县】,似乎当中就有李自成、张献忠他们……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同一时期前后,【贼陷卢氏县】!
崇祯七年五月二十日前后,【洪承畴自汉中西援甘肃】,可能是之前蒙古兵的活动造成的后续影响
【洪承畴等自盩厔、郿县渡河抵岐山,向平阳,分三道。
寇十余万,承畴兵仅三千在汉中,总兵左光先、游击赵光远兵三千四百有奇在临巩,总兵孙显祖兵千五百、参将卜应等兵二千在平凉,副总兵艾万年兵千人止可城守,其游击王永祥、马献图分戍者不预焉。
总兵张全昌等兵六千,视盗所向,以为援剿】——洪承畴手里的机动部队也很吃紧……
同一时期,陕西巡抚练国事上奏分析情况:
【今日最难有五:
一曰缺兵。
大盗起于延绥、榆林,兵力不足,遂调甘肃。
自宁夏丧师于灵州、甘肃丧师于凉州,今防插虎尚且不足,能分以剿贼乎?
榆林兵止五千,陈奇瑜率之而防秋,又当西还,则兵愈少。
二曰缺饷。
西安、凤翔兵荒,且留新饷;即使支尽,不抵三镇之用。
司府无可借饷,饷将安出!
三曰缺官。
荒、盗频仍,有参罚戴罪、有追赃客死、有失城就逮;
道、府且不乐就,何况有司!
今官缺三十余员,何以治民、办贼?
故缺官急宜补,而参罚亦宜少减也。
四曰宗禄。
秦俗嚣悍,贫宗尤甚;垂涎赈金,渐不可长。
五曰驿递。
秦、晋驿递,例不全给。
今募夫之苦更加十倍,故人人思遁。
凡在冲路,宜全给以安其心】
——练国事从五个方面分析目前剿贼战事的困难:
一,明军这边既要追剿农民军,有要防备蒙古,【今防插虎尚且不足,能分以剿贼乎】,缺少机动兵力;
二,缺兵饷,这已经是晚明以来一直存在的问题了;
三,缺少有经验有能力的官吏,练国事在这点上个卢象升的观点相似
战争兵祸死伤对地方官僚体系的冲击是一方面
崇祯由于信息迷雾导致机械式执法追责又是另一方面
地方上官吏缺编问题很大,严重影响了官僚体系运行;
四,宗室俸禄问题
【秦俗嚣悍,贫宗尤甚;垂涎赈金,渐不可长】
哦,涉及到宗室这个,鉴于谣言满天飞,我姑且先说一下
关于晚明宗室问题上,网络上一直有着很多不实际的流传,什么百万宗室吃垮大明啊……
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
明代宗室实际所得财富取决于地方官僚体系,如果地方没钱,宗室的俸禄会被拖欠
宗室不能离开封地,地方无余粮或财政不济也只能挨饿
万历年间的福王生活奢侈,但这是建立在万历对福王的偏爱基础上,属于少数特例,并非所有宗室都能这样
更多的宗室是像朱聪浸一样,向上面哭诉自己生活困顿,几日都没饭吃了,乃至与不得不乞求他人施舍
乃至有很多宗室想逃离户籍,自谋生路
(而且即便是生活奢侈的福王潞王情况也有可商榷之处,很多本身也是建立在皇帝偏爱的基础上
自嘉靖以后,所谓的皇庄与皇室的唯一联系无非就是每年向皇室交一笔银而不必另外缴税
黄仁宇在其研究中亦有言:【皇庄的永久佃农也就是事实上的田主】
所谓的万历赐给潞王400万亩,福王200万亩,事实是,并不是真有这些土地,而是对应省份每年提供对应的一笔银子
土地数目看起来多,但实际上代表的银子不过四万多两,两万多两
明代一个中等规模的商人一次生意都不止这些
更何况福王每年还未必能拿到足额的钱,【各地极尽推脱之能事】【大部田土折银每年未逾二万两】
你当大明这些人精官僚们不存在吗?
但是话虽如此,虽说晚明王爷并不是如同网络上很多人想的那样,但是领着每年二万两的俸禄却不干事情,这也绝对不是什么值得肯定的事情——当然我也知道这是永乐的特殊情况造成的,因此想恢复朱元璋时期的宗室入军,宗室统兵制衡布政司、卫所武官几乎不可能……
本来这些宗室应该发挥如同太监一样的制衡作用……)
【万历在籍十万三千余,实存六万两千余】,实际上大多数宗室生活也是穷困潦倒,果断逃离户籍的非常多,真正能奢侈富贵的宗室也是极少数……
不要以为大明天子就真的很喜欢这些宗室,也不要以为大明这些个牛气冲天的官僚们也很热爱这些宗室……不存在的……
(大明官僚们の心声:
不要误会,我们不是歧视武将、太监、宗室,事实上除了举人进士出身,都是我们的歧视对象,甚至包括伪大的人形玉玺!!!
不服有本事你也考个科举啊,你看叶向高、海瑞他们不也是贫寒军户出身的吗?
公务员考试又没拦着你,哼!(* ̄ω ̄))
而明末乱世已起,【秦俗嚣悍,贫宗尤甚】,这些穷困潦倒的宗室有可能会与农民军合流合作争取统战价值也是很有可能的;
五,驿站问题……这个也是晚明老大难的问题了;
————————————————————
【六月,江西饥】!!!
————————————————————
大致估计应该是崇祯七年五月二十日到六月初这段时间,卢姥爷上了封奏疏述职:
【臣受事且踰月矣,入境之日,流寇正猖獗於竹、房、保、均一带,惟以速剿为期。
而抚臣唐晖移文商榷,亦谆谆虑贼南奔,驻防荆门控扼。
臣是以抵郧即介马而驰,赴竹山等处,会各该监镇分路击贼!
贼虽依山恃众,奔突靡常,而未窥襄属一步,则援兵堵截之力,道府防御之周也。
适督臣陈奇瑜亲统大兵,自均州入山,道臣苗胙土从襄阳驰至,臣随面请督臣方略,谓徒事驱逐,非扫荡良图,相期合力歼剿
於是邓玘之川兵,许成名、杨正芳等之䓍兵俱集竹山、保丰、易水等处,发拨四探。
贼有遁竹溪之白土关、长安壩者,有遁白河、兴安、平利山中者,秦楚之界宝繁有徒。
督臣调发标下官兵及邓玘、许成名二镇分路以进,兵威既振,歼剿无难。
惟是士马万余,骈集深山穷谷,六城残破之后,千里迄无人烟,从郧至竹,步步峻严绝磴,兵皆缘崖攀木耳行。
陆路裹粮既不可得,所藉作饷道,惟一支流小河,逆挽而上。
又滩险水激,乱石嶙峋,粮艘当之立损,转运计穷。
臣与督臣面议,偕道臣苗胙土疾赴郧城,躬督该府县多方设法,徧览小舟,每载粮二三十石者,即募数十人牵挽之,夜以继日,兼程催儹,旬日间陆续发运四千余石,供各兵深山进剿之资,虽费金钱所不遑恤。
但协济饷银有限,多兵仰给不敷,而蕞尔残郧,物力民财俱尽,臣日夜忧之。
至陕中商州、商南及龙驹寨等处,亦各有警报。
此贼又系别股,密迩郧、均,可以长驱直达。
臣标下苦无多兵,顷准督臣移会,今臣驻防房竹。
臣今往来堵御,止有标兵数百以供分遣若客兵,未敢轻分其立以言守,恐致老师而匮财,此则臣区区之愚衷耳。】
——卢象升表示自己【受事且踰月矣】,现在郧镇料理事务大概一个月了,【入境之日,流寇正猖獗於竹、房、保、均一带,惟以速剿为期】……
湖广巡抚唐晖之前就与卢象升有过商议,表示【谆谆虑贼南奔,驻防荆门控扼】
于是卢象升亲自【介马而驰,赴竹山等处,会各该监镇分路击贼】,尝试安排布置截击
在当地官吏文武的配合下,农民军虽然【依山恃众】,盘踞山地,【奔突靡常】,时常发起突袭,但由于包括卢象升在内的官吏防御得当,【未窥襄属一步】,没有占到便宜……
卢象升:【则援兵堵截之力,道府防御之周也】!φ(>ω<*)
湖广一带防御周密,同时陈奇瑜【亲统大兵,自均州入山】,苗胙土【从襄阳驰至】,各自率领所部标兵进剿!
卢象升找了个机会【面请督臣方略】,与陈奇瑜商讨方略得出的结论是:【徒事驱逐,非扫荡良图,相期合力歼剿】,一味驱赶,无非给农民军以决定性重创,应该想办法将其聚歼之!!!
陈奇瑜先安排邓玘的川军、许成名的䓍兵【俱集竹山、保丰、易水等处】,发兵侦查
探得农民军的活动情况,【贼有遁竹溪之白土关、长安壩者;
有遁白河、兴安、平利山中者,秦楚之界宝繁有有徒】
于是陈奇瑜督兵进剿,指挥自己的直属标兵外加邓玘、许成名的战兵【分路以进】,展开追剿!
但是明军在进兵过程也遇到了不小的困难,万余兵马集合行动,【从郧至竹,步步峻严绝磴,兵皆缘崖攀木耳行】,行军相当麻烦……
外加【六城残破之后,千里迄无人烟】,严重影响了筹集粮饷组织后勤的工作
结果【陆路裹粮既不可得,所藉作饷道,惟一支流小河,逆挽而上】,明军只能依靠河流周转运输,但是河流运粮也很不可靠,【又滩险水激,乱石嶙峋,粮艘当之立损,转运计穷】……
卢象升针对此事与陈奇瑜商榷参谋,由苗胙土【疾赴郧城,躬督该府县多方设法】,想办法收集能收集的小型舟船,【每载粮二三十石者,即募数十人牵挽之,夜以继日,兼程催儹】!!!
虽然勉强维持住了后勤,但卢象升依然【日夜忧之】,【协济饷银有限,多兵仰给不敷】,更何况郧镇也不是什么富裕地方,战事长期进行,【蕞尔残郧,物力民财俱尽】!!!
卢象升听闻【至陕中商州、商南及龙驹寨等处,亦各有警报,此贼又系别股,密迩郧、均,可以长驱直达】……
再看了看手下这点标兵,忍不住抱怨:
【臣标下苦无多兵】,【臣今往来堵御,止有标兵数百以供分遣若客兵,未敢轻分其立以言守,恐致老师而匮财,此则臣区区之愚衷耳】!(;´༎ຶД༎ຶ`)
——————————————
崇祯七年六月初一,【洪承畴以援甘肃】……
崇祯倒是对目前的状况忧心忡忡:【上言:
汉南诸郡各接楚、蜀,今大兵皆屯楚、蜀,贼必偪入汉南。
陕抚练国事远驻商、雒,按臣范志粹又以会城空虚而移驻。
臣以边急,复离汉南。
大盗回集,谁为反顾!】
——————————————
崇祯七年六月十二日,陕西甘肃一带战场……
本来【刘成功、柳国镇、艾万年等以三千人战宁州之襄乐,颇有斩获】……
然后……
【俄贼众伏发,被围;
万年、国镇败没】!!!
似乎是这部分明军遭到了当地农民军的诱敌深入,然后被围歼灭!
——————————————
【总督陈奇瑜与郧阳抚治卢象升会师于上津,剿湖广贼】——陈奇瑜、卢象升开始展开一进步围剿战争!!!
陈奇瑜的部署是:
【是月,陈奇瑜剿贼,驻均州,檄陕西巡抚练国事驻商南,遏其西北;
河南巡抚元默驻卢氏,遏其东北;
湖广巡抚唐晖驻南漳,遏其东南;】
崇祯七年六月十二日开始,在陈奇瑜的协调指挥下,卢象升【抚治郧阳卢象升剿竹山、竹溪各山寇速战,斩一千七百五十三级】!!!
【奇瑜偕卢象升由竹至平利之乌林关,冒雨十数战,斩首一千七百五十余级。
总兵官邓玘及别将杨化麟、杨世恩、周任凤、杨正芳等,分道击贼于乜家沟、石泉坝、康家坪等处,凡斩首数千。
副将刘迁等搜竹、平利之贼,先后斩贼三千有奇,禽其魁十余人。】——陈奇瑜、卢象升督兵与农民军连环大战,斩首一千七百五十三级!!!
——————————————
针对此次行动以及所忧虑的一些问题,卢象升还特意上梳:
【臣待罪郧疆,业踰两月,剿贼之事,仰髓圣怀,敢不呕心竭蹶?
顾郧镇无兵无饷,全藉援师以张挞伐,全资协济以供饱腾,露肘捉襟,瞻前虑后,日切饮冰之惧焉。
幸督臣陈奇瑜身履师中,夙饶方略;
抚臣唐晖统兵移镇,谊切同仇;
监臣谢文举督同镇臣邓玘及镇臣许成名、筸将杨正芳等勤力行间,分路夹剿。
自六月十二日以后,半月之内,如乌林关、也家沟、石泉壩、康家坪、狮子山等处,连战皆捷,斩级几於五干,悉出督臣指授。
督臣已经会报兵部具题矣,臣不敢赘。
此时秦楚之交,兴、紫、竹、平等处,贼分股奔竄,尚繁有徒,此在
汉江以南者也。
而商、阳、内、淅、郧、津,馀氛亦多未靖,此在汉江以北者也
督臣鼓励官兵,调度密速,今在兴、平一带次第搜剿,未有不相继扫
清者。
臣碌碌因人,长虑卻顾,穷思剿寇原以安民,安民必须固圉。
郧自属邑破残,万山之中,千里之远,维恃蕞尔郡城以当豫、楚、秦蜀四面。
在昔厂赘员旁镇耳,於今则要地危城也。
臣昔备兵大名,尚有马步快壮千二百人,独郧兵止於五百,而每年月饷银有五六钱者,有七八钱者,以日计之,二三分糊口之需,作何存活?
是郧阳一镇之兵,不及监司快壮之半,而郧兵终岁之饷,仅足他兵一月之供。
平时未议变通,缓急全无倚恃。
如向者贼至仓皇,城郭人民悉遭陷害,而后盼援师於远地,求济饷於西江,费朝廷公更不赀矣。
今督臣亲统各兵,随贼奋剿,臣亦驱驰山谷,如房、竹、郧、津、白河等处,皆身历其地,未敢一日安居。
而郧之空虚犹昔也,且民力民生俱竭,其支撑更难也。
揆时审势,主兵之不得不设者有三,臣深思熟计之矣。
兵焚之后,多事之秋,流寇即计日剪除,而招抚流移,清搜伏莽,勤团操以壮军实,饬备御以安人心,此非客旅事也,不得不设者一。
他省抚臣兵多者万余,少亦五七干计。
独至郧而贫卒寥寥五百,光景堪怜,夫以抚治为赘员可也,以郧疆为孤注不可也。
况今何时也,无事尚思绸缪,济变尤宜善后,不得不设者二。
郧虽僻壤,实控三隅,腹裹等於边陲,方方省会之区,尤欲周防四应。
况六城残破,一郡孤悬,东堵西防,关系甚重,不得不设者三。
且主兵之饷稍厚者,每月不过一两二钱,而客兵每名本折行坐等粮,通计月支之数,约费三两六钱有奇,是三名主兵仅可抵一名客兵之饷,中间缓急应手,籍以防患未然,脱有他虞,不至全侍征调,亦便计也。
前抚臣蒋允仪当寇警突来之时,房、保、竹、津诸邑,皆以蕞尔山城无兵受害;
而危郧之恃以保全者,实惟标兵五百及新募毛兵六百余名守之。
郧库毫无额饷可供,臣查毛兵六百余名,半年来亦止赖协济饷银以给朝夕,此不可以久也。
郧既号称一镇,又当抢攘之余,受腹背之敌,当年固属草创,今日岂宜苟安?
且从来用兵,亦未有专恃客而无主者。
自今以后,急宜设常操兵五千,至少亦须三千,以将领一二员统之,用资简练防御。
各兵月饷,应照各省抚臣标兵之例。
至於出师远剿,则临期量给行粮,此不特为郧疆计,实为全楚计,并为豫、秦、蜀之要害计也。
所须饷银,作何派给,应候部覆,非臣之所敢专。
伏乞皇上勒下户、兵二部,从长酌议。
倘事势宜然,臣言可采,恳祈圣明速赐俞允施行,封疆幸甚。】
——卢象升:【臣待罪郧疆,业踰两月,剿贼之事,仰髓圣怀,敢不呕心竭蹶?】(T▽T)
卢姥爷首先表示郧镇目前本地缺兵也却粮饷,作战只能依靠客军【以张挞伐】,而为了支持客军行动,【全资协济以供饱腾,露肘捉襟,瞻前虑后,日切饮冰之惧焉】……
还好陈奇瑜、唐晖、谢文举、邓玘、许成名、杨正芳等一众文武【勤力行间,分路夹剿】,大家配合得还挺不错
【自六月十二日以后,半月之内,如乌林关、也家沟、石泉壩、康家坪、狮子山等处,连战皆捷,斩级几於五干,悉出督臣指授】!!!
卢象升:在督臣陈奇瑜的英明指挥领导下,在同僚们的大力配合下,我们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半月之内,如乌林关、也家沟、石泉壩、康家坪、狮子山等处,连战皆捷,斩级几於五干】,鼓掌!!!(啪叽啪叽)ヾ(๑╹◡╹)ノ"
接着,卢象升讲解目前农民军的动向情况:
【此时秦楚之交,兴、紫、竹、平等处,贼分股奔竄,尚繁有徒,此在
汉江以南者也。
而商、阳、内、淅、郧、津,馀氛亦多未靖,此在汉江以北者也】!
万恶の刽子手陈奇瑜【鼓励官兵,调度密速】,指挥明军【次第搜剿,未有不相继扫清者】!
郧镇在过去无关紧要,在现在却变成关节要地,【臣昔备兵大名,尚有马步快壮千二百人】,自己以前在大名一带整饬兵备的时候,手底下还有一千二百左右战兵,但是到郧地后,就只有五百标兵……
并且就是这五百标兵,也是缺少军饷,【以日计之,二三分糊口之需,作何存活?】
卢象升:【是郧阳一镇之兵,不及监司快壮之半,而郧兵终岁之饷,仅足他兵一月之供】!!!(/‵口′)/~╧╧
【如向者贼至仓皇,城郭人民悉遭陷害,而后盼援师於远地,求济饷於西江,费朝廷公更不赀矣】——现在这样,主要依靠客兵作战,调兵调饷,其实朝廷的花费更厉害(;´д`)ゞ
所以卢象升建议,在郧镇就地编练本地主兵,并且提出了三个理由:
一、现在追剿形势还行,在当地有一支可观武备力量,可以安定人心
【兵焚之后,多事之秋,流寇即计日剪除,而招抚流移,清搜伏莽,勤团操以壮军实,饬备御以安人心,此非客旅事也,不得不设者一】;
二、如今郧镇与其他抚镇地区相比,兵力实在单薄,相差悬殊,如果只有五百兵也确实不像话
【他省抚臣兵多者万余,少亦五七干计。
独至郧而贫卒寥寥五百,光景堪怜,夫以抚治为赘员可也,以郧疆为孤注不可也。
况今何时也,无事尚思绸缪,济变尤宜善后,不得不设者二】;
三、郧镇如今是关节要地,也确实需要这么有一支可以堪用的部队扼守
【郧虽僻壤,实控三隅,腹裹等於边陲,方方省会之区,尤欲周防四应。
况六城残破,一郡孤悬,东堵西防,关系甚重,不得不设者三】;
之后,卢象升给朝廷算了一笔账:
【且主兵之饷稍厚者,每月不过一两二钱;
而客兵每名本折行坐等粮,通计月支之数,约费三两六钱有奇,是三名主兵仅可抵一名客兵之饷;
中间缓急应手,籍以防患未然,脱有他虞,不至全侍征调,亦便计也】
卢象升:皇上你看,设主兵是不是要比调客兵省钱很多?( • ̀ω•́ )✧
现在郧镇这边就靠【惟标兵五百及新募毛兵六百余名守之】,就这一千一百左右丘八,而主要作战还得靠客兵配合……
但是客兵费钱啊,整天向朝廷以及周边州府要饭,也不是长久之计啊!
【郧既号称一镇,又当抢攘之余,受腹背之敌,当年固属草创,今日岂宜苟安?
且从来用兵,亦未有专恃客而无主者】!!!
卢象升希望,【自今以后,急宜设常操兵五千,至少亦须三千,以将领一二员统之,用资简练防御】,最好编练战兵五千,实在不行最起码也要整编出三千战兵!
军饷方面,按照各地督抚标兵的工资看着办……
卢象升:【伏乞皇上勒下户、兵二部,从长酌议。
倘事势宜然,臣言可采,恳祈圣明速赐俞允施行,封疆幸甚】( ̄︶ ̄)↗
—————————————
同一时期,崇祯七年六月十四日左右,中原【飞蝗蔽天】!!!
崇祯七年六月二十日前后,【河决沛县】!!!
——————————————
湖广战场后面的情况,卢象升在他的另一份奏疏有过描述:
【郧楚贼氛渐靖疏。
日者流寇自蜀本郧,蚁聚蜂屯於房、竹一带。
皇上特廑南顾,以合剿望之疆臣。
臣抵郧境不旬日,而督臣陈奇瑜躬率劲旅,从均州入山,相与涉险缘崖,直抵二竹。
抚臣唐晖自荆门移镇襄属,如南漳、光、均要害之处,无不身历焉。
襄阳道臣苗胙土日在行间,励兵催饷。
於是监臣谢文举同镇臣邓玘川营之兵,镇许成名及副将杨正芳统镇䓍营之兵,禀承督臣方略,从竹山、竹豁、白河等处分路并进。
而督臣标下副参等官,若杨化麟、贺人龙、张天礼、哈俊,刘迁等无不奉令争先,以杀贼自誓者。
前后所据各该镇道塘报,除六月十二日至二十七日,如乌林关、七家沟、石泉壩、唐家坪、狮子山等处,又六月三十至七月初三等日,如太平河,竹木砭、箐口等处,通共斩级五千六百有奇。
又副将张天礼、贺人龙等从长安壩追贼於瓦窑沟、任何一带,贼众奔逃,拥挤堕水而死者,尸蔽汉江,难以数计。
守关南道王在台鼓励乡兵,赴各山搜剿,擒斩甚多。
据目前光景,大夥业已剪除,但竹、平、兴、业、紫皆在万山中,秦楚连界,窟穴颇多,恐仍有竄匿其间俟兵去而窃发者。
除饬道府穷搜预探外,此时汉江而南,幸有宁字,倘非督臣体皇上之威灵,展师中之胜略,提兵直捣贼窟,歼渠截魄,快筑京观,恐流氛未易即珍而奏此捷功也。
至上津、山阳交界所处,尚有商卢余孽,往来出没其间,准督臣咨,议南北兼防。
臣督发中军官李玉华、游击周仕凤等剿之,六月二十九日又斩获二百
余级。
旋以邓镇兵哗之故,暂回郧阳抚戢,已另疏奏闻矣。
七月六、七等日,据汉中之西乡、洋固、南郑等县各报有贼警,且闻声势甚披猖,亲藩重地非他郡可比。
督臣随於十五日西行,急图汉贼。
邓镇所统左右两营副将杨世恩、金世任等率领川兵,同督臣标下将官杨化麟、贺人龙等先赴西乡应援。
臣复将川兵饷银搜括借解齐发彼中接济矣。
以我胜兵临彼狂寇,自当计日扫除。
臣擬随督臣后驰赴汉中,适因哗兵初定,人心未安,且当残破之余,遗孽伏戎可虑,深维事势,郧境未敢远离。
至邓镇曾奉有防郧之旨,督臣议令暂留郧阳,统率中、前、后三营,视楚、豫、蜀、秦缓急以为策应。
今其兵赴上津山中搜剿,傥汉中贼势众多,惟听督臣调度,不敢急郧而缓汉也。
总兵许成名、副将杨正芳分领筸兵,或防郧、竹,或扼荆、承,亦目前要著。
抚臣虑周全楚,素裕帷筹,臣惟与之酌量分布,用固苞桑,以舒圣明南顾尔。】
——之前农民军从川蜀跑到郧地溜达,然后盘踞房、竹一带……
湖广巡抚唐晖【移镇襄属】,协调各地要地兵马,守住关节要隘;
道臣苗胙土则附近筹集催发粮饷,参与后勤工作;
谢文举联合邓玘、许成名、杨正芳的丘八们,【禀承督臣方略,从竹山、竹豁、白河等处分路并进】;
卢象升带上他一千一百左右的战兵追随陈奇瑜作为机动作战力量,【督臣陈奇瑜躬率劲旅,从均州入山,相与涉险缘崖,直抵二竹】;
【而督臣标下副参等官,若杨化麟、贺人龙、张天礼、哈俊,刘迁等
无不奉令争先,以杀贼自誓者】!!!
在明军【乌林关、七家沟、石泉壩、唐家坪、狮子山】等处连续击败农民军后……
崇祯七年六月二十九日,陈奇瑜督军作战,【臣督发中军官李玉华、游击周仕凤等剿之,六月二十九日又斩获二百余级】!!!
只是中途突然发生了邓玘部兵马哗变事件,【暂回郧阳抚戢】……
崇祯七年六月三十日至七月初三日,又接连【太平河,竹木砭、箐口等处】剿破农民军,斩首五千六百左右!!!
【又副将张天礼、贺人龙等从长安壩追贼於瓦窑沟、任何一带,贼众奔逃,拥挤堕水而死者,尸蔽汉江,难以数计】——下手挺狠,毕竟罪恶の朝廷鹰犬刽子手嘛……ヽ(ー_ー)ノ
关南道王在台又安排地方乡勇团练之类的地主武装进一步【赴各山搜剿,擒斩甚多】!!!
几套组合拳下来,农民军被锤得相当难受,据卢象升观察认为:【据目前光景,大夥业已剪除】,认为湖广至一带,至少表面上,大部分的这些个流寇、义军、乱兵已经被剿灭了……
但是【但竹、平、兴、业、紫皆在万山中,秦楚连界,窟穴颇多,恐仍有竄匿其间俟兵去而窃发者】,考虑到当地山区丘陵洞窟非常多,地形很复杂,有利于这些个擅长敌进我退的流贼躲藏隐匿,所以是不是真把流贼剿灭了呢?还不好说啊……
然后卢象升开始拍马屁了:啊!ヾ(o・ω・)ノ,【除饬道府穷搜预探外,此时汉江而南,幸有宁字,倘非督臣体皇上之威灵,展师中之胜略,提兵直捣贼窟,歼渠截魄,快筑京观,恐流氛未易即珍而奏此捷功也】,都是因为陛下你身带神奇的光环,散发着耀眼的金光,将士们充满了力量与斗志,所以才大破流贼,疯狂嘎人头刷军功啊!!!
这么看来卢姥爷在官场上也挺滑头的……b( ̄▽ ̄)d
崇祯七年七月六日到七日左右,陈奇瑜接到消息,【汉中之西乡、洋固、南郑等县各报有贼警,且闻声势甚披猖,亲藩重地非他郡可比】!
于是陈奇瑜整顿兵马,【随於十五日西行,急图汉贼】,又要准备开赴前线追剿了……
本来卢姥爷想跟上陈奇瑜一起行动,但是考虑到【适因哗兵初定,人心未安,且当残破之余,遗孽伏戎可虑,深维事势】,于是没有继续追随,卢姥爷依然镇守郧镇,【深维事势,郧境未敢远离】
邓玘嘛,【曾奉有防郧之旨】,加上之前出现过哗变事件,于是陈奇瑜表示【议令暂留郧阳,统率中、前、后三营,视楚、豫、蜀、秦缓急以为策应】,留在郧镇,随时准备策应各方……
其实我觉着还是陈奇瑜心中对邓玘的军队有疑虑……(╯︵╰)
总兵许成名、副将杨正芳则【或防郧、竹,或扼荆、承】,镇守要地!!!
卢象升:【以我胜兵临彼狂寇,自当计日扫除】!!!φ(>ω<*)
——————————————
郧镇的军事问题已经有所缓和,接下来,卢象升把注意力转移到郧地民生问题了:
首先,卢象升向朝廷上了一封奏疏,说明自己接下来的谋划方向:
【停征修城积谷疏
惟海内之郡,莫贫於郧,莫苦於郧,莫辽旷险僻於郧。
即在承平无事,而居民星散,庐舍萧条、衣食之需,秋毫仰给他郡。
求所谓保甲乡兵,无有也;
求所谓生齒物力,无有也;
求所谓烽台墩堡关隘金汤,无有也;
且其山则荒山,土则瘠土,民则流民,生聚难而死逃易。
房、竹、保、津、郧西等县,悉在层峦叠嶂之中,每县相离各二三百里,俨然穷边绝塞,全非裹腹情形。
县治则皆叠石为城,高不满丈,广不余里。
城中比阁而处者,多则二三百家,不及他县一村堡也。
前此虽经百年培养,鸡犬不惊,官其地,入其境,犹触目艰难,朝不谋夕,相率以为畏途久矣。
乃自寇氛踩蹒,兵焚频仍,一望荒郊,子遗殆尽
臣每介马而驰,於穷严绝谷中,百里不见炊烟,不逢人跡。
即有一二鹄面鸠形之辈,寄息山严石窟之间,所食皆草根树皮,遥望官兵,辄骇而他匿!
目睹凄然,不谓世间有如此境界也
至臣驻劄之郧县,查城居士庶,亦不满千。
前此骤闻寇警,登埤而守者,挨门逐户编派垛夫,合郧镇额兵五百人及府县快壮,尚不足二千人之数。
此在他处,固弹丸邑耳,岂成一镇乎。
向来大寇屯聚,呼吸垂危。
今虽次第剿驱,从此若非多方保聚,百计绸缪,地方之忧,将日甚一日矣。
臣终夜呕心,思维再四,目前补救急著有三:
一、议蠲恤以抚难民。
郧镇始於成化年间,原为安插流民而设,是以山民本非土著,生理鲜少,落落晨星,一当寇警,死者十三,逃者十七,就中投入贼伙者亦多。
迄今地畝抛荒,庐舍煨烬,几於千里不毛!
若不早为赈恤,急示招徠,不尽驱而为贼不已,岂止无民以共此土耶!
谨查山西、陕西,凡被陷州县,京边停征,俱有成例,况郧民穷苦离散更甚他方。
而郧属每年额解钱粮,总计不满二万。
郧县附郭以一邑而兼六城之事,供数万之兵,皮毛俱尽,亦当一视同仁,酌免其半。
朝廷蠲之无几,穷黎实快更生。
此不能不恳望於皇仁之特沛者,伏候圣裁。
一、缮城隍以资防御。
房县、保康、竹山、上津、郧西、竹谿六邑,草创山城,原不成县。
自寇氛蹂躏之余,大半俱已坍塌。
今衙宇无一椽矣,人民胥役徙死无一人矣。
今欲招集士民,势必先修城郭,而仍前潦略则缓急终无济也。
所需工料,每城一座,即甚节啬,亦须三四千金。
各邑残破,分文无措,郧库如洗,铢两难那。
而穷黎糊口不遑,轮助之举又万万无可望者。
势不得不控之皇上,求量发金钱也。
彼秦晋兵荒之地,俱徼圣明浩荡之恩,发帑账恤,今郧属不敢望账,而修城固圉,保障生灵,钱粮措处无门,惟有据实陈乞,伏候圣裁。
一,筹積以延生命。
郧介万山,布帛菽粟,取给荆襄诸郡,千里而遥。
自剿寇用兵,商贾断绝,米每石贵至二两一钱,近且二两四钱矣;
豆每石贵至一两,近且一两二钱矣。
比来水陆轮将,本折交办,以供客旅,盘飧日虞不继,士民之家多有竟日不能举火者,其他属邑并各乡村又无论矣。
夫以地方要害如此,以生灵则困苦如此,以物力则又彫残耗竭如此,官民两穷,何计存活?
非急储仓谷二三万,以备缓急凶荒,此土终於危窘。
今与抚臣唐晖悉心筹划,将全楚郡邑夫遭兵火者,量其大小各借仓谷,多则三四百石,少则一二百石,各输之郧城,以延積之命脉,待时和年丰,生理稍裕,仍令郧属设处谷补还。
此恤邻周急之谊,况楚郧同室,抚臣深切救焚拯溺之思,未有仰体皇上垂悯残郧之盛怀也,伏候圣裁。
顷臣初至郧疆,惟以办贼为急,地方艰苦,未敢琐陈。
今痛定思痛,食不下喉,谨将切近三条,上干圣听,伏乞皇上勒下该部议覆,早赐允行。
至荆襄等府,寇患兵兴,疲累亦甚,应条奏者,容臣等另疏上闻。】
——卢象升:皇上啊,陛下啊,郧地穷啊!穷啊!穷得都揭不开锅了!!!(;´༎ຶД༎ຶ`)
就是天下太平,鸟不拉屎的郧地都要靠向邻居要饭维持生活,【居民星散,庐舍萧条、衣食之需,秋毫仰给他郡】,更何况现在可是历经乱世啊……(╥╯^╰╥)
【求所谓保甲乡兵,无有也;
求所谓生齒物力,无有也;
求所谓烽台墩堡关隘金汤,无有也;】——爱咋咋滴,要啥没啥!|*´Å`)ノ
【前此虽经百年培养,鸡犬不惊,官其地,入其境,犹触目艰难,朝不谋夕,相率以为畏途久矣】!!!(;д;)
【乃自寇氛踩蹒,兵焚频仍,一望荒郊,子遗殆尽】!!!(;へ:)
卢象升骑马巡视郧地,越看越心惊,【臣每介马而驰,於穷严绝谷中,百里不见炊烟,不逢人跡】(;′⌒`)
而且这次巡游中途,卢姥爷还看到了这么一幕令人潸然泪下的情景:
【即有一二鹄面鸠形之辈,寄息山严石窟之间,所食皆草根树皮,遥望官兵,辄骇而他匿】!!!
【即有一二鹄面鸠形之辈,寄息山严石窟之间,所食皆草根树皮,遥望官兵,辄骇而他匿】!!!
【即有一二鹄面鸠形之辈,寄息山严石窟之间,所食皆草根树皮,遥望官兵,辄骇而他匿】!!!
路途上,卢象升带着人马,看到一些【寄息山严石窟之间,所食皆草根树皮】穷苦潦倒的百姓,心生恻隐,可能是想上去询问吧……(;´д`)ゞ
然后这些饥民一看见卢象升身边带着的军队,立即【辄骇而他匿】,吓得疯狂逃窜!!!!!!∑(゚Д゚ノ)ノ……Σ(っ°Д°;)っ
这一幕景象给卢象升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冲击:【目睹凄然,不谓世间有如此境界也】!!!(;´༎ຶД༎ຶ`)
看的手上沾满义军鲜血的万恶の刽子手卢阎王也肝肠寸断,黯然神伤……
卢象升返回办公地,普查了一下郧县城内的人口,【查城居士庶,亦不满千】……
【前此骤闻寇警,登埤而守者,挨门逐户编派垛夫,合郧镇额兵五百人及府县快壮,尚不足二千人之数】!!!
卢象升:(/‵口′)/~╧╧
【臣终夜呕心,思维再四,目前补救急著有三】:
1、【一、议蠲恤以抚难民。
郧镇始於成化年间,原为安插流民而设,是以山民本非土著,生理鲜少,落落晨星,一当寇警,死者十三,逃者十七,就中投入贼伙者亦多。
迄今地畝抛荒,庐舍煨烬,几於千里不毛!
若不早为赈恤,急示招徠,不尽驱而为贼不已,岂止无民以共此土耶!
谨查山西、陕西,凡被陷州县,京边停征,俱有成例,况郧民穷苦离散更甚他方。
而郧属每年额解钱粮,总计不满二万。
郧县附郭以一邑而兼六城之事,供数万之兵,皮毛俱尽,亦当一视同仁,酌免其半。
朝廷蠲之无几,穷黎实快更生。
此不能不恳望於皇仁之特沛者,伏候圣裁】——请求崇祯允许立即蠲免当地赋税;
2、【一、缮城隍以资防御。
房县、保康、竹山、上津、郧西、竹谿六邑,草创山城,原不成县。
自寇氛蹂躏之余,大半俱已坍塌。
今衙宇无一椽矣,人民胥役徙死无一人矣。
今欲招集士民,势必先修城郭,而仍前潦略则缓急终无济也。
所需工料,每城一座,即甚节啬,亦须三四千金。
各邑残破,分文无措,郧库如洗,铢两难那。
而穷黎糊口不遑,轮助之举又万万无可望者。
势不得不控之皇上,求量发金钱也。
彼秦晋兵荒之地,俱徼圣明浩荡之恩,发帑账恤,今郧属不敢望账,而修城固圉,保障生灵,钱粮措处无门,惟有据实陈乞,伏候圣裁】——考虑到地方的重建工作还需要修筑城池房屋,奈何当地确实没钱可用,只能再次向崇祯乞讨;
3、【一,筹積以延生命。
郧介万山,布帛菽粟,取给荆襄诸郡,千里而遥。
自剿寇用兵,商贾断绝,米每石贵至二两一钱,近且二两四钱矣;
豆每石贵至一两,近且一两二钱矣。
比来水陆轮将,本折交办,以供客旅,盘飧日虞不继,士民之家多有竟日不能举火者,其他属邑并各乡村又无论矣。
夫以地方要害如此,以生灵则困苦如此,以物力则又彫残耗竭如此,官民两穷,何计存活?
非急储仓谷二三万,以备缓急凶荒,此土终於危窘。
今与抚臣唐晖悉心筹划,将全楚郡邑夫遭兵火者,量其大小各借仓谷,多则三四百石,少则一二百石,各输之郧城,以延積之命脉,待时和年丰,生理稍裕,仍令郧属设处谷补还。
此恤邻周急之谊,况楚郧同室,抚臣深切救焚拯溺之思,未有仰体皇上垂悯残郧之盛怀也,伏候圣裁】——想办法积蓄周转粮食救济地方百姓;
卢象升:【顷臣初至郧疆,惟以办贼为急,地方艰苦,未敢琐陈。
今痛定思痛,食不下喉,谨将切近三条,上干圣听,伏乞皇上勒下该
部议覆,早赐允行。
至荆襄等府,寇患兵兴,疲累亦甚,应条奏者,容臣等另疏上闻】(T▽T)
——————————————
【郧寇初平十议。
督抚郧阳都察院,为郧中强寇初平,地方困苦已极,广谘善后之策,以共效绸繆事:
照得督属郧、襄、荆、南、汉五郡,及兴、商二州,襟带万山,控扼三省,向来承平日久,无饷无兵,一当寇患披猖,遂至土崩瓦解。
计被灾之甚与不甚,则郧阳为最,汉、兴、商雒次之,荆州又次之,而襄、南两郡犹幸列城无恙,乃人民邨落亦多被残伤。
半年来,合主客援师,不下数万,悉索敝赋用佐军兴,流氛始得次第扫除,然生齿物力尽於此矣。
因思本院所辖,幅员辽阔,备御全虚,自昔已然,於今为甚。
封疆一误不堪再误,惩前毖后,起敝回枯,自呕心区划,襄此时艰。
但兴除非止一端,拮据仍须众手。
当此事势艰难之日,务宜广益集思,理合通行查议。
为此牌仰各道官吏,一照单开诸款,悉心讲求,因事指陈,务期有裨用。
并通行府廳州县,使之各尽所言。
俱限文到两日内径详本院,以凭确核举行。
该道及府廳州县计切同舟,知必殚精从事也。
一、议生聚,地方残破之余,徙死相半,孑遗困苦之极,风鹤多惊,今当作何招抚安集?
一、议主兵,寇患军兴,其害相等,况兵有客而无主,控驭尤难,近日援师次第撤矣,即疏请设兵,安能处处分布?今当作何供应团操?
一、议侦防,目前寇警虽平,尚廑卷土重来之患,该属路遥山险,哨探难周,今当作何远侦密备?
一、议修筑,州县之被陷者,固宜修建一新;城垣之单薄者,亦宜加增使固,钱粮作何设处?
工料作何估计?委任作何责成?其祥悉言之。
一、议乡保,乡兵保甲,从前亦既三令五申,贼来辄鸟兽散去,其弱者甘心即戮焉?
夫众志成城,市人何尝不可使战?
该属已行规则,可备列详申。
至於内地乡邨,人烟稠密,作何团操?及深山寥廓,土著无多,作何聚集?尤当一一筹划者。
一、议置邮,督属辽远,塘报军机贼情,朝发夕至,犹恐稽迟,乃近来延玩日甚,且驿地彫残,驿马倒损,又无不环而告苦者。
其何以苏驿困而速邮传乎?
一、议积,各属仓谷,专备兵荒。
今地方多事之时,务宜设法稽查,多方储积,以备缓急。
至於破残州县仓库俱无者,今当作何经营料理?
一、议互援,郧属地辖三隅,此赘员旁镇耳。
各道府州县划疆而守,非若本省之血脉相通,羽书一至,呼吸可以应手也。
今当作何联络照管,此际难言之,然所望於同心,则更切矣!
一、议鼓励,郧镇无兵,即今议设,亦复有限,且措饷更难,则团练乡兵,使之守望相助,此万分喫紧之著。
统领应用何人?稽查应委何官?其安顿之法,激励之条,赏罚之则,不可不亟议也。
一、议武备,此中承平日久,人不知兵,一切火器及盔甲弓矢刀枪等项,非惟不习,且并其具而无之。
今当作何制办?
如一镇应用某项某器械若干,一道应用某项某器械若干,一府一州一县应用某项某器械若干,钱粮出自何所,更须详计早图。】
——卢象升认为,目前郧地刚刚经历兵灾,勉强平定,【地方困苦已极】,这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半年来,合主客援师,不下数万,悉索敝赋用佐军兴,流氛始得次第扫除,然生齿物力尽於此矣】,由于战争影响,为了供应军队,又导致当地民穷财尽……
卢象升:【封疆一误不堪再误,惩前毖后,起敝回枯,自呕心区划,襄此时艰】,再不解决民生内政问题就真要出事了!!! ヽ(。>д<)
卢姥爷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十议】,并以此为大方向,向地方官吏提出了这十个需要切实解决的问题,希望能够集思广益:
1、【一、议生聚,地方残破之余,徙死相半,孑遗困苦之极,风鹤多惊,今当作何招抚安集?】——因兵灾影响,难民惊恐逃离流散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2、【一、议主兵,寇患军兴,其害相等,况兵有客而无主,控驭尤难,近日援师次第撤矣,即疏请设兵,安能处处分布?
今当作何供应团操?】——客军逐渐离开郧镇,接下来应该如何设立主兵,如何整理当地兵备?;
3、【一、议侦防,目前寇警虽平,尚廑卷土重来之患,该属路遥山险,哨探难周,今当作何远侦密备?】——流贼随时可能卷土重来,应该如何防备?;
4、【一、议修筑,州县之被陷者,固宜修建一新;
城垣之单薄者,亦宜加增使固,钱粮作何设处?】——应该修筑加固城郭,但是相应钱粮应该如何筹集?;
5、【一、议乡保,乡兵保甲,从前亦既三令五申,贼来辄鸟兽散去,其弱者甘心即戮焉?
夫众志成城,市人何尝不可使战?
该属已行规则,可备列详申。】——要整饬地方乡勇,但是怎么才能将这些乡勇训练至堪用的地步,不至于【贼来辄鸟兽散去】,一触即溃?;
6、【一、议置邮,督属辽远,塘报军机贼情,朝发夕至,犹恐稽迟,乃近来延玩日甚,且驿地彫残,驿马倒损,又无不环而告苦者。
其何以苏驿困而速邮传乎?】——驿站通讯问题;
7、【一、议积,各属仓谷,专备兵荒。
今地方多事之时,务宜设法稽查,多方储积,以备缓急。
至於破残州县仓库俱无者,今当作何经营料理?】——粮饷后勤储备问题;
8、【一、议互援,郧属地辖三隅,此赘员旁镇耳。
各道府州县划疆而守,非若本省之血脉相通,羽书一至,呼吸可以应手也。
今当作何联络照管,此际难言之,然所望於同心,则更切矣!】——地方同僚策应问题;
9、【一、议鼓励,郧镇无兵,即今议设,亦复有限,且措饷更难,则团练乡兵,使之守望相助,此万分喫紧之著。
统领应用何人?稽查应委何官?其安顿之法,激励之条,赏罚之则,不可不亟议也。】——整饬当地武备的制度设计、人才问题;
10、【一、议武备,此中承平日久,人不知兵,一切火器及盔甲弓矢刀枪等项,非惟不习,且并其具而无之。
今当作何制办?
如一镇应用某项某器械若干,一道应用某项某器械若干,一府一州一县应用某项某器械若干,钱粮出自何所,更须详计早图。】——兵刃、甲胄、火器的置办问题;
针对这十个问题,啊,卢象升对麾下官吏幕僚进行了亲切的慰问,大家进行了友好的交流,充分交换了意见,增进了各方的了解……
卢象升:我卢某人的脑细胞都要烧干了!!!(〝▼皿▼)
——————————————
整理了各方意见,卢象升提出了治理郧地的方略:
【靖寇绥民八则。
照得本院以抚治为职者也,循名责寔,即在安常处顺之日,且将不自暇逸,以负地方。
况郧何地也,今何时也,强寇鸱张,生灵涂炭,援师集,荆棘横生。
不惟郧属遭此异灾异苦,而荆、襄、汉、南四郡,兴、商二州,寇患兵兴,倍於他处。
大夥流孽虽已荡平,然兵撤便苦无兵,饷穷尤难索饷。
加以焚杀之余,哀鸿未集;
残破之后,风鹤多惊。
且秦贼尚繁,震邻滋惧。
本院中宵念及,辄欲呕心。
诸如设兵措饷,缮器修城,赈蠲积貯等项,向已屡疏颙陈,而部覆适因边警方殷,三空四尽,遂於救郧急著,呼应为难,其将何所措手乎?
本院前者贼氛渐靖一疏,奉有净扫余孽,安集遗黎之旨,煌煌天语,敢不匪躬竭厥图之。
所有靖寇绥民事宜,合行刊发开列於左:
民穷则抚难,民散则抚更难。
至於穷极而散,散极而聚,於是乎揭竿斩木,不必在流孽矣。
故首与该属议抚。
一、酌缓征之宜以延民命。
本院疏请蠲赈,朝廷方以公帑告竭难之。
今被寇州县,全在良有司大家拿出实实爱民之心,择钱粮之万不容己者,量行征解,其余姑缓催科,俟本院再疏定夺。
仍禁绝耗余及收头勒索之敝,违者收役提究,印官听忝。
一、勤修废之役以奠民居。
自流寇肆行焚却,乡城士庶业已无家。
然颓垣败木犹有存者,印官须偏论民间,竭力修葺,收其瓦砾之余,益以茅土之具,权且楼身,不犹愈於野处穴居、凄风泣雨乎?
但士庶每多偷安,长吏宜为率作,限文到两月后,各将乡城房舍修盖造过若干,造册报院,委官查阅。
如耽延悠忽,忍令民失所依,定不以职论。
一、通山泽之利以济民穷。
郧属瘠土,承平之日,勤事耕锄,仅能糊口。
迩经大寇蹂躏,地畝荒废矣,牛具宰杀矣,子种断绝矣,不遑供赋,何术资生?
开各山之中,绝磴穷崖深沟大泽之内,或产铜砂,或产铅铁,或产石绿、石青,纵令所产无多,亦是小民生路。
官府姑听其便,采取贸易以为生,不必禁阻,庶免弱者饥寒坐困,强者横起盗心,亦因时济变之术也。
一、戢刁告之风以除民害。
兵火余生,宜与休息,有等刁棍挟其私仇,妄捏无情之词,谓某某交通流贼,某某窝屯流贼,某某收存流贼之物,某某寄顿流贼之赃,罗织无辜,横肆扰害,急宜严禁而痛惩之。
夫地方人民果有通贼者,责成乡约保长从公首发,不首有罪,首而不公有罪,则奸匿自无所容,岂可使刁恶张罗良善罹网耶?
至流贼马骡赃物,贼遗之,民得之,竟置不问可也。
一、禁差拘之扰以安民生。
白役下乡,肆行需索,此第一弊政,嗣后一概禁绝。
即快手民壮等项,正身惟侦探贼情巡防隘口乃可用之,至於拘审人犯,
自有保长地方,催纳钱粮,自有排年里长。
州县印官,若能仁厚精明并用,令出惟行,何须假快壮之力,张爪牙之威哉?
事非盗贼人命,亦不得擅入监仓。
盖茕茕孑遗,宜长养,不宜摧残,各该守令,倘不身体力行,定当以白简议其后。
一,广招垦之术以裕民计。
有人有土,从古识之。
督属地旷人稀,生理鲜少,今且有土无人矣。
阡陌翻成草莱,公私益苦交竭。
该属印官须广悬示约,将境内逃故土地逐一清厘,召人耕种,先尽原业主之亲支族党;
如亲支族党无承认者,则尽亲戚里邻;
如亲戚里邻无承认者,则招壮丁流寓。
其初种之年,量出课程三分之一,以后递年酌量升科。
此事裕国阜民,宁无小补哉!
一、恤行户之苦以资民用。
督属地方,民穷山险,商贾不通。
自兵兴以来,日益裹足,即现在寥寥数家,亦且徙而他矣。
如各衙门再以官价取物,或胥役暗中尅减,必至经商断绝,货物不通,成河境界乎?
嗣后通行郡邑,尽革官价,一照平价行之。
仍令各行俱设二簿,将时估及各衙门买用价值登记於上,本院及各道府州县不时弔查。
此则物价得平,胥役无弊,商贾渐集,民用可资矣。
一、严驿递之规以苏民困。
督属之地,繇襄阳至汉中,水陆二千余里。
往来差役,苛索驿马,倒损折乾,马头苦累已竭。
自今立为禁约,除兵部火牌及各衙门奏报军情紧急会稿,方许照牌给马,其余一概不许应付。
至应给之马,有敢额外多索一匹者,即将本差所执牌票申院定夺。
自汉中至襄阳,系顺流,马难而舟易。
如紫阳、兴安、洵阳、白河、郧县、均州、谷城、光化等处,各设小船千余支,专借紧急公差应用。
顺水用船,逆流用马,水陆不许重支。
违者申院拿究,该州县切勿以情面隐徇。
法行自近,即从本院差役始可也。
仍各将此款摘出悬示通知。】
——卢象升开头便是一段一字一句触目惊心的话:
【强寇鸱张,生灵涂炭,援师集,荆棘横生。
不惟郧属遭此异灾异苦,而荆、襄、汉、南四郡,兴、商二州,寇患兵兴,倍於他处。
大夥流孽虽已荡平,然兵撤便苦无兵,饷穷尤难索饷。
加以焚杀之余,哀鸿未集;
残破之后,风鹤多惊。
且秦贼尚繁,震邻滋惧。
本院中宵念及,辄欲呕心】ヘ(;´Д`ヘ)
整个湖广一带因为兵祸战乱冲击的影响,已是哀鸿遍野,惨不忍睹
而百姓从流贼造反的原因关键则在:
【民穷则抚难,民散则抚更难,至於穷极而散,散极而聚,於是乎揭竿斩木,不必在流孽矣】!!!
【民穷则抚难,民散则抚更难,至於穷极而散,散极而聚,於是乎揭竿斩木,不必在流孽矣】!!!
【民穷则抚难,民散则抚更难,至於穷极而散,散极而聚,於是乎揭竿斩木,不必在流孽矣】!!!
天灾人祸加兵灾,黎民苍生穷困已极,自然不反也要反了
卢姥爷:啊,我想起来了!!!∑(゚Д゚ノ)ノ,我不是武将啊,文职官僚才是我本职工作啊,嘿嘿嘿(<ゝω・)☆
所以卢象升认为要根本解决问题,还是得从民生入手,并推行八条治理方略:
【一、酌缓征之宜以延民命。
本院疏请蠲赈,朝廷方以公帑告竭难之。
今被寇州县,全在良有司大家拿出实实爱民之心,择钱粮之万不容己者,量行征解,其余姑缓催科,俟本院再疏定夺。
仍禁绝耗余及收头勒索之敝,违者收役提究,印官听忝。】
——要给老百姓减免税赋,减轻负担;
2、【一、勤修废之役以奠民居。
自流寇肆行焚却,乡城士庶业已无家。
然颓垣败木犹有存者,印官须偏论民间,竭力修葺,收其瓦砾之余,益以茅土之具,权且楼身,不犹愈於野处穴居、凄风泣雨乎?
但士庶每多偷安,长吏宜为率作,限文到两月后,各将乡城房舍修盖造过若干,造册报院,委官查阅。
如耽延悠忽,忍令民失所依,定不以职论】
——要给老百姓盖房子,要让他们有稳定的安身之所,搞好房地产工作……什么,恶意哄抬房价?你是不是流贼的奸细!!!
3、【一、通山泽之利以济民穷。
郧属瘠土,承平之日,勤事耕锄,仅能糊口。
迩经大寇蹂躏,地畝荒废矣,牛具宰杀矣,子种断绝矣,不遑供赋,
何术资生?
开各山之中,绝磴穷崖深沟大泽之内,或产铜砂,或产铅铁,或产石绿、石青,纵令所产无多,亦是小民生路。
官府姑听其便,采取贸易以为生,不必禁阻,庶免弱者饥寒坐困,强者横起盗心,亦因时济变之术也。】
——想办法疏通小民生计,允许民间私人经营开办矿业,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官吏不要打扰,以求稍稍解决一下百姓的工作就业问题;
4、【一、戢刁告之风以除民害。
兵火余生,宜与休息,有等刁棍挟其私仇,妄捏无情之词,谓某某交通流贼,某某窝屯流贼,某某收存流贼之物,某某寄顿流贼之赃,罗织无辜,横肆扰害,急宜严禁而痛惩之。
夫地方人民果有通贼者,责成乡约保长从公首发,不首有罪,首而不公有罪,则奸匿自无所容,岂可使刁恶张罗良善罹网耶?
至流贼马骡赃物,贼遗之,民得之,竟置不问可也】
——禁止诬告安定人心;
5、【一、禁差拘之扰以安民生。
白役下乡,肆行需索,此第一弊政,嗣后一概禁绝。
即快手民壮等项,正身惟侦探贼情巡防隘口乃可用之,至於拘审人犯,
自有保长地方,催纳钱粮,自有排年里长。
州县印官,若能仁厚精明并用,令出惟行,何须假快壮之力,张爪牙之威哉?
事非盗贼人命,亦不得擅入监仓。
盖茕茕孑遗,宜长养,不宜摧残,各该守令,倘不身体力行,定当以白简议其后】
——严禁官吏对民间巧取豪夺,为了政绩抓人扰民;
6、【一,广招垦之术以裕民计。
有人有土,从古识之。
督属地旷人稀,生理鲜少,今且有土无人矣。
阡陌翻成草莱,公私益苦交竭。
该属印官须广悬示约,将境内逃故土地逐一清厘,召人耕种,先尽原业主之亲支族党;
如亲支族党无承认者,则尽亲戚里邻;
如亲戚里邻无承认者,则招壮丁流寓。
其初种之年,量出课程三分之一,以后递年酌量升科。
此事裕国阜民,宁无小补哉!】
——想办法招募流散百姓,尽快恢复农业生产;
7、【一、恤行户之苦以资民用。
督属地方,民穷山险,商贾不通。
自兵兴以来,日益裹足,即现在寥寥数家,亦且徙而他矣。
如各衙门再以官价取物,或胥役暗中尅减,必至经商断绝,货物不通,成河境界乎?
嗣后通行郡邑,尽革官价,一照平价行之。
仍令各行俱设二簿,将时估及各衙门买用价值登记於上,本院及各道府州县不时弔查。
此则物价得平,胥役无弊,商贾渐集,民用可资矣。】
——兴贸易、通商贾,引入民间资本,同时也要注意保持物价平稳,官吏不要乱搞云云;
8、【一、严驿递之规以苏民困。
督属之地,繇襄阳至汉中,水陆二千余里。
往来差役,苛索驿马,倒损折乾,马头苦累已竭。
自今立为禁约,除兵部火牌及各衙门奏报军情紧急会稿,方许照牌给马,其余一概不许应付。
至应给之马,有敢额外多索一匹者,即将本差所执牌票申院定夺。
自汉中至襄阳,系顺流,马难而舟易。
如紫阳、兴安、洵阳、白河、郧县、均州、谷城、光化等处,各设小船千余支,专借紧急公差应用。
顺水用船,逆流用马,水陆不许重支。
违者申院拿究,该州县切勿以情面隐徇。】
——严格管理驿站马匹;
涵盖税收、住房、农业、商业、吏治等等方方面面,多管齐下
以上便是卢象升郧地施政的基本大略纲领,虽然根据一贯的经验来说,不知道实际实施下去的时候,能落实多少,但方向总归是对的!
而且……
我总觉着这个奏疏就是放到现在来说,对很多官吏也有借鉴意义,尤其是那个……咳咳,懂的都懂……
——————————————
同一时期,卢象升又整理改革船运问题:
【兵船巡江十二则。
照得汉、兴、郧、襄,自遭寇患,人民困苦,驿彫残。
况襟带汉江,上下数千里,每至冬间水浅,多可褰裳而涉,宜防贼人奸细暗渡潜窥。
上自洵阳、竹山、白河,下至襄阳,今议兵船六十号,即以本院标兵驾船巡缉,兼寓操练水兵之法。
仍将各船编派号数,更番往来。
至於驿马倒损,马头赔累不堪,本院既设兵船,一应差使,凡遇顺流而下者,即以舟行,不许用马,亦不许另拘民船。
是役也,练兵、防江、恤驿,一举而三善备焉。
除多方设处,刻期置造外,所有酌定事宜,开列於后:
一、汉江自襄阳而上,以至郧阳、洵、白,多浅滩急流,船以轻快为主。
每船用四桨一橹一招,约载二三十石,可容十五、六人者,船底平铺,以便战兵施展。
每船用标兵十二名,於内择一有身家忠实练达善知水性者为甲长,即系舵工,专管船只,并船中什物。
一人为火兵,随舵工管理诸务。
其余十人,用长枪手二名,钩镰枪手二名,三眼枪手二名,神箭手二名,弓箭手二名。
各兵仍各带腰刀或板斧一柄,舵工、火兵器械随便。
其标枪飞石等项,即以长枪、钩镰枪手兼之;
火罐火砖等项,即以神枪、三眼枪手兼之。
一、各船以天地玄黄等字编成号数,每船竖旗一面,上书某字号兵船,甲长某人,队兵、火兵某人。
如郧阳至襄阳,初一日发天字号,初二日发地字号,鱼贯而行。
仍各立期限,自郧至襄,水程六百里,顺水限三日,逆水限六日,往回共九日,周而复始。
如此则汉江之中,巡船往来即无虚日。
各地方一有警报,呼吸可通,应援颇易。
自郧阳至竹、白、洵、兴亦然,胜於置郵多矣。
一、每船十支,用标下赞画等官一员督之,仍设一总管官。
巡江务期守法,操演务期整齐,临战务期用命。
如有违玩,分别重究。
一、本院标兵无多,如遇水操,每船十二名全用。
若巡江,则除甲长、火兵外,其余十名分作两班,一班巡江,一班在镇操演。
倘有影射规避,军法重究。
甲长不举,捆打八十,该管官不举,究革。
一、每船备火罐二十个,火砖十块,火箭十枝,火药十五斤,大小铅弹十斤,竹篙六根,铁锅一口,铁斧一把,铜锣一面,俱甲长、火兵收管。
一、水兵腰牌,上书某字号兵船,甲长某人名下伍兵某人,年貌籍贯,一一注明。
如遇巡江水操,即悬此牌。
若在本镇及入山剿贼,仍用该管标兵腰牌,不许混错。
一、巡兵专一陡防盗贼,盘诘奸细,飞报军情。
如敢借端生事,获勒索商贾,或欺压民船等情,甲长捆打一百棍,伍兵各捆打八十棍,仍计赃犯究罪。
除公差外,轻载来历不明之人,甲长捆打六十棍,伍兵各捆打四十棍。
失报贼情,甲长、伍兵各捆打一百棍,该管官一体重治。
一、船中器械什物,如有偷盗典卖等弊,犯兵捆打八十棍,甲长捆打六十棍,火兵捆打五十棍,仍将原盗之兵计贓追赔问罪。
如甲长、火兵犯前弊者,加等。
若损坏船只及遗失器械什物,甲长捆打六十棍,火兵五十棍,伍兵四十棍,责令摊赔。
一、各衙门公差,从郧至襄,如用驿马,山路崎岖,穷划夜之力,须三日半始到。
兵船轻快,且系空舟,至迟三日可达。
况巡船日日发行,公差日日可载,不唯便於驿递,亦便於本差。
其自襄至郧者,恐逆流稽迟,未免藉口,仍听照常用马。
敢有需索折乾等弊,尽法究惩。
一、各差持火牌马票到郧,俱听郧县印官验明。
该应付者,设立循环号簿,注明某衙门差某员役,赴某处某事公干,或火牌,或马票,员役几人,用马几匹,有无口粮,随发一印票,准某字号兵船於某日载赴襄阳,将循环簿按月送院查考,原票仍听本船甲长带回,缴县注销。
该管官亦设簿,一体登记,不许漏遗。
一、各差持火牌、马票者,以勒索为长技,今使之附空舟而饮江水,知必不顾。
然驿困如此,安得不少为变通。
况近来奸人叵测,多以假牌假票往来内地,最难稽防。
此法立,而奸细其少清乎!
一、郧、均、光、谷,山路辽远,每马一站,贵则千钱,贱亦须五百,况每匹又有惜马、折乾等费,火牌马匹一日姑以一纸计之,每州县不且费至四五金乎!
是四州县以月计,即省四五百金;
以岁计,即省四五千金。
苟有益於地方,自当力行之耳。
唯口粮则四州县仍前照常支给。
均州、谷城、光化离河不远,各专委一书役,每日临河查给,并按数登入循环簿,免令停舟入城,又生他事。】
——大体就是,卢象升通过制定制度、整顿改革船运,以谋求实现【练兵、防江、恤驿,一举而三善备焉】
也是想通过振兴舟船水路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改良驿站传递讯息的效率,还能为地方府库节省经费,为老百姓减轻一下负担……岂不美哉?( • ̀ω•́ )✧
卢象升:鼓掌!!!(啪叽啪叽)(>ω・* )ノ
——————————————
该怎么评价卢姥爷这种人呢?挺矛盾的一个人……
屠戮义军的刽子手?是,他堂堂卢阎王带兵追剿农民军,不管对面是义军、流寇、流民,冲锋陷阵,追剿斩级,提着大刀临阵格斗,疯狂嘎军功没见他手软过!
一个滑头的大明官僚?也是,奏疏中拍崇祯的马屁,拍陈奇瑜的马屁,拍同僚的马屁,商业互吹的事情也没少干过,溜须拍马,谄媚奉承的本事熟练得让人心疼!
但他是当他看到吃草根啃树皮的老百姓见到自己骇然逃遁的时候,他也会心如刀割,额蹙心痛,然后在民生施政上想尽力为黎民百姓做些事情……
所以怎么评价这种人呢?
一个合格而有能力的大明官僚,一个称职的兼职武将,一个好人中的刽子手,一个刽子手中的好人……
如果在太平年间,他应该会是个好官吧,一方面对上,对领导抬抬轿子,领导交代的任务也会尽力完成;
另一方面对下,对老百姓又尽力照顾,尽力负责;
时不时再你情我愿收点黑钱……这种事情其实没法避免的,毕竟现实不是童话故事……
然后庸庸碌碌做一个官僚……过完这辈子,挺好……
【卢象升,字建斗,号九台,宜兴人。
少读史,至睢阳、武穆,辄叹曰:“吾得为斯人足矣!”】
毕竟岳飞剿灭过的所谓农民军也不在少数,嘎义军人头刷流寇军功的时候也不曾手软……
所谓某种意义上真一语成谶了,卢姥爷将会和岳飞一样,带着刽子手与好人双重属性的矛盾,飞蛾扑火,燃烧生命,直到最后……

——————————————
【是时楚中贼且尽,而贼之窜悉入汉南。
汉南之在秦也,东至于洵阳、白河、平利,又东至于兴安、石泉、汉阴;
西至于西乡、洋县、汉中府,又西至于沔县、宁羌、略阳;
其地皆与楚、蜀为界。
各省大兵尽在楚、蜀,遂适贼入汉南
秦督洪承畴,谓:今数股之贼毕会于汉、兴,而旁突于商、雒,秦事大可忧】
——湖广一带的农民军大部驱赶逃窜到汉南一带,这下洪承畴有点担心了:这帮可恶滴流贼该不会又要流窜到西北了吧?(▼へ▼メ)
【奇瑜见楚贼既尽,亟引兵而西,谓贼不足平,遣游击唐通防汉中以护藩封;
参将贺人龙、刘迁、夏镐扼略阳、沔县,防贼西遁;
副将杨正芳、余世任扼褒城,防贼北遁;
自督副将杨化麟、柳国镇等驻洋县,防贼东遁;
又檄练国事、卢象升、元默各守要害,截贼奔逸。
贼见官军四集,大惧,悉遁入兴安之车箱峡,官军四面围之。】
【六月,陈奇瑜围自成于汉中车厢峡】!!!
——反正大概就是六月底七月初、七月中那段时间,陈奇瑜经过一系列的运筹截杀驱赶,成功将大股农民军以及相当多的头目困入车箱峡,哦,据说这个车箱峡就在陕西省平利县一带,【贼见官军四集,大惧,悉遁入兴安之车箱峡,官军四面围之】,将其围困!!!
也恰好就是这个农民军陷入低潮的关口,崇祯七年后金入塞行动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