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传统中药配方成分,可治疗恶性脑瘤。医学有许多未知领域和争议话题,其中“
哈佛大学:传统中药配方成分,可治疗恶性脑瘤。医学有许多未知领域和争议话题,其中“传统中医药能不能抗癌”应该算一个,不少人认为,抗癌是现代科技的事,传统中医无非是想“蹭热点”,有的人干脆宣称“中医是骗子,中药抗癌是笑话”。 不过,事实摆在那里,中药用一个个鲜活事例证明抗癌有用武之地,甚至“当主力”。2023年4月中旬,全球顶尖大学之一的哈佛大学,联合布朗大学研究团队,在权威学术期刊《细胞》子刊上发布研究成果,核心内容是:来自传统中药配方的天然化合物,制成PPRX-1701制剂,在静脉注射给药条件下,可阻断实验小鼠的胶质母细胞瘤继续生长,提高“存活率”。 血脑屏障像是“门禁”,除了葡萄糖、酮体等少数物质能穿过,其他统统拦在外面,这就像一把“双刃剑”,既把细菌病毒挡在外面,也把药物挡住了:一旦大脑出现病症、肿瘤,只能眼睁睁看着病症恶化,治疗药物很难渗透、起效。 特别是大脑长了胶质母细胞瘤,这是最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由于药物很难见效,多数是用手术切除,或针对性放疗,寄希望于射线杀死脑内癌细胞。不过很多患者逐步失语、失明、失聪、大小便失禁,全身器官衰竭,最后脑死亡。 现代五十多年抗癌历程中,胶质母细胞瘤是少数几个治疗进程基本停滞的癌种,且很容易复发,5年存活率不到6%,与癌中之王胰腺癌有一拼。 哈佛大学联合团队发现的传统中药配方中,含有可抑制和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成分,简直是患者的福音。要知道该癌种每年仅在中国的致死人数就超过3万人,多数是中老年人群体,预后差,救回一个患者,可以拯救好几个家庭。 哈佛大学经过十多年接力研究,通过与知名生物医药公司联合研发,改进配方,在充分利用靛玉红基础上,开发出纳米级颗粒配方,叫PPRX-1701,静脉注射给药,已在小鼠实验中取得重大突破。试验结果发现,在给药1小时后,PPRX-1701的有效成分被输送到颅内肿瘤区域,5小时后仍可检测到足够浓度的PPRX-1701。 通过每周3次、共6针的给药,脑部癌细胞复制水平降低13倍,肿瘤体积减少了50%,实验小鼠中位生存期比安慰剂组高1.4倍,且检测到T细胞和树突细胞明显增加,这是免疫力增强的表现。 其实,中药能抗癌,已被国外科学家和跨国药企多次证实,如2008年《美国科学院院刊》就证实了中药复方黄黛片,对治疗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的突出疗效。哈佛大学从研究中药组方和中医手段里找到打开一些疾病“大门”的钥匙,如2021年研究雷公藤减肥和抗癌、针灸足三里有助于提高免疫力等,引起业界关注。 西医把癌细胞当作外来的病菌,治疗上用破坏性的、伤害性的、风险性的手段,不惜付出正常细胞、正常组织功能、正常脏器功能、甚至生命的代价,与癌细胞“决一死战”; 中医认为癌细胞是正常脏器功能紊乱、正常组织代谢障碍、正常细胞变异而来,治疗上以保护正常细胞、正常组织功能、正常脏器功能、以及保护生命为前提的基础上,辅以抗肿瘤和对症治疗,治疗原则是无破坏、无伤害、无风险。 中医和西医治癌完全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中医学认为,癌症的产生是由于整体的管理失控造成的,恢复整体的管理就可以使癌细胞改邪归正。西医学则认为,癌症的产生是由于基因变异,只要杀死病变细胞癌症就好了。中医是整体治疗,西医则是局部。 中医治疗肿瘤的优势在哪里? 一,能有效地防范肿瘤的发生发展。治“有形”之瘤,固非中医之所长,但对预防尚未“成形”之瘤的发生,传统中医学有其广阔用武之地。中医学的特点是以“人”为本的整体观点,以调整阴阳辨证施治为核心。而癌症的发生,从致癌物参与人体代谢,癌症的启动、促进,DNA损伤、修复,然后进入癌前病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从癌前病变发展成原位癌,再从原位癌发展成具有浸润或转移能力的进展期癌,约需5~20年左右的时间,这一漫长的过程为中医药提供了充分的预防与治疗空间。 二,中医治疗肿瘤的优势领域还包括多个方面,如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和继发症;配合放化疗,减毒增效;改善机体内环境,调整免疫;当肿瘤患者已接受手术或放、化疗缓解后,运用中药防止其复发或转移等。 三,中医学还可以在肿瘤的直接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如在胰腺癌、胆管癌、肝癌、脑瘤、肉瘤,以及已复发或转移的中晚期肿瘤治疗中,若思路对头、应对有序、组合有方的话,完全有可能促使其“柳暗花明”。特别是从天然药物中寻找抗癌有效成分,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诱导癌细胞分化和凋亡,是一个引人注目的领域。在这方面,中医药学将大有作为。 对于肿瘤患者而言,能够抑制癌细胞的扩散,慢慢的通过增强免疫力来抵抗原有的肿瘤细胞,到达慢慢杀死癌细胞,缓解患者病痛症状,就是做到了有效治疗。很多人疑问:为什么治肿瘤要增强免疫力?肿瘤是免疫系统疾病,也就是免疫功能下降导致病毒的变异,免疫力下降导致癌细胞有机会扩撒和生长的疾病。因此,治疗肿瘤调节免疫功能,增强免疫力是有效治肿瘤的方法,而这一点只有中医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