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紫金山的一些tips
一次比较完美的旅程,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
可以先通过天气应用,粗略估计爬山时的天气,温度,能见度,风力
关于气温与天气
4月29号,之前下过雨,下午的天气多云转晴,气温10~20度,在接近中午的时候穿一件短袖骑车是很舒服的,空气凉爽,多云天气的光量能够比较好的反映风景。
如果是爬山的时候,这种温度在白天有光照的情况下就容易出汗了,会消耗比较多的水分。但是在夜爬的时候十几度的温度就是一个比较舒适的条件。
关于日出日落
如果想要看到完美的日出日落,首先能见度很重要,可以提前查询空气质量的预报,如果有大风甚至扬尘天气的话,能见度会降低。
然后需要有提前量,查询日出日落的时间,提前45分钟到一个小时到达拍摄地点,找好拍摄位置。观看的人会比较多,要提前找好位置,顺便可以欣赏晚霞和朝霞。
在这里高中的地理知识体现出了它的重要性,根据日出日落的时间可以计算日出日落的角度,由于山的海拔高度,可能时间还会提前和延后,对于紫金山这种小高度的山,大致算一下就可以了。紫金山山顶有三个观景台,要选对正确的方向,否则会被山遮挡。像5月13日的日出就因为角度比较刁钻,差一点选错位置,搞得有些狼狈。
关于拍摄日出日落,建议使用三脚架。观景台有栏杆可能会遮挡,栏杆上面也不好放置,我自己是带着绳子把三脚架捆在栏杆上了。
日出时如果拍延时摄影一定要提前算好日出的位置,把画面对准,因为太阳的方位角是会移动的,日出的点和日出前一段时间地平线亮度最大的点是不一样的。
关于夜景和观星
紫金山因为比较靠近市区,光污染还是蛮严重的,但比在城市内肯定好一些。
在刚日落天空还有一些亮度的时候拍摄夜景能拍摄到比较清晰的景色,天真正暗下来之后,主要是拍摄灯光。
空气质量对于夜景的影响极大,即使是空气良,也会使得视线雾蒙蒙的一片。
如果要观星的话,挑新月的时间去。
地利
天文台线
天文台线我爬了两次,一次白天一次晚上。道路平坦,攀爬难度较低,天文台之前为缓坡,天文台之后的路线会有阶梯。
在山晓亭处有三条路线,分别通向不同的方向,一条阶梯,一条坡路,一条通往明孝陵方向,要注意辨别。

蒋王庙线
基本上全程阶梯,体力消耗大,攀爬速度快。是我在4月29日的下山路线。建议从这条线下山,速度会很快,下山直接到达地铁站也很方便。
中山书院线
从名僧塔林到中山书院的路程中有一段石块铺路,较为崎岖,截止点如图,建议穿较硬底的鞋子。

从中山书院线下山的路线,会到达中山陵,音乐台,可以继续游览钟山的其他景点。
人和
关于衣物
夜晚山上会降温,并且有较大的风,要带齐足够的衣物,尤其要带挡风的。最低10度到15度的温度,一件厚外套必不可少。厚裤子也可以带一条,在长时间静止不动的时候(比如拍摄时),套在外面。
但是在白天温度较高,并且有光照的时候,爬山可能会热。可以携带易于穿脱的多件衣服进行合理添置。
登山手杖因人而异,个人觉得没必要。
关于水
水要带够,尤其是热水,可以让你保持温度。个人大概携带1500毫升的温水和500毫升的保温杯装开水。按照自己的需求来规划。
关于食物
山顶上有肯德基和小店,因为没有光顾过,价格不清楚。个人认为自热饭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其他装备
手机,相机,建议带一个轻便的三脚架。手电筒建议带,但手机的闪光灯作为手电,正常来说也没关系。充电宝一定要带,尤其用手机当手电时,大晚上手机没电可不是什么好的体验。
其他建议
在天文台线将要到达紫金山天文台的时候有之字型的路线,两端各有一条野路,个人尝试了第一条,难度不大。如果带着朋友,可以尝试。

紫金山本身有很多的野路,等待着我们去探索。
参观紫金山天文台,非常需要知识储备,最好能有一个讲解的人,深入去了解相关的知识
日落之后还有微光的城市夜景非常适合拍背影,真的,真的非常适合。

夜爬的时候,尤其下山的时候建议多人一起,至少碰到野猪什么的不会慌。一个人在后面用手电筒照远光,一个人在前面用手机的闪光灯照近路,是一个比较好的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