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手机出货量暴跌13.2%,为何大家都不愿意换手机了?
对国内各大手机厂商来说,2022年实在是太难了!据IDC数据统计,2022年全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2.86亿台,同比下降13.2%,这样的降幅史无前例。

精确到品牌,vivo以18.6%的市场份额稳居第一,荣耀以18.1%的市场份额紧随其后,即使强如苹果,市场份额也只有16.8%,不过苹果手机的市场份额降幅只有4.4%,要知道vivo手机的降幅要高达25.1%,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换手机了?

首先是经济大环境,自2019年疫情暴发以来,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都受到了影响,毕竟智能手机不是生活必需品,更何况价格便宜的千元机又不是不能用,手机屏摔碎了换个屏幕总比买新手机便宜吧。

除了经济影响之外,如今智能手机的创新程度也大不如前,绝大多数手机只看正面很难分辨其品牌和型号,而苹果手机所谓的灵动岛功能只是为了遮丑,并不能算创新。可以说,就目前国内手机厂商发布的旗舰手机而言,大都采用骁龙旗舰芯片+三星高刷新率屏幕+索尼IMX旗舰镜头的组合,旗舰手机还没正式发布就能猜到什么配置。

还有一个就是使用习惯,以笔者为例,曾经几乎每年换一部手机,总想体验新产品,后来一部手机用久了,反而养成了使用习惯,换别的手机反倒有些不适应,只要性能够用,日常使用不卡顿,就没有换手机的必要。就目前的产品迭代速度和技术提升,很难让消费者有换新机的冲动,更高配置的旗舰手机与千元机相比在功能上并没有本质区别,打电话、发短信、拍照、上网这些基础功能都具备。

还有一个因素是价格,如今智能手机的价格越来越高,手机厂商也更愿意把精力投入到利润更高的旗舰手机和折叠屏手机上,千元机本就不大的市场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市面上可供消费者选择的千元机越来越少,就连以性价比著称的红米手机都将目光投向2000元价位区间的手机市场。

相比性能,不少消费者更看重手机的续航表现,然而手机厂商为了照顾手机的外观设计和性能表现不断压缩手机的电池容量,为了保证使用体验,只能通过增加充电功率的方式弥补。

总结:相比2019年,今天的经济大环境要稍好一些,不过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寒冬并未结束,毕竟手机不是生活必需品,有钱人也只是少数,对大部分打工人来说,手机这种东西够用就好,要知道一台性能好点儿的笔记本电脑也就大几千块钱,而一部iPhone 14 Pro Max的价格就上万了……
经济环境不景气,手机厂商技术停滞不前,再加上如今智能手机早已性能过剩,只要手里的手机没坏,实在很难让人产生换机的欲望啊!最后做一个小调查,你的手机是多少钱买的?用了几年了?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