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从流量密码到人设崩塌

2023-08-29 13:40 作者:--五味子--  | 我要投稿

从流量密码到人设崩塌

  在这个信息爆发的时代,很多人都参与进了短视频或者长视频拍摄的行列。其中有的人赚的盆满钵满,有的人却默默无闻。这时候我们往往把某些出意想不到而又获得了大量流量的人调侃到某人掌握了流量密码。

  流量密码究竟是什么呢?当然我们相信优质的作品肯定是流量的基础保证,却又看到许多优秀的作品中沉默在没有流量的淤泥中,他们发着光,却无人知晓。

  为了寻找流量密码,相互交流,大量的翻看顶流up主们的作品。我们似乎看到了优质的作品外,好像还有好几方面都影响了up主们流量的变化。我得到了下面几点的想法。

  1.资本的介入。我相信每个大up主的身后,一定会有多多少少的资本影子。他们需要这么一个大up主出来为自己做广告又或者制造话题。当然我们也会相信有一少部分的up主与资本无关,当然这实在难得。阿婆主们需要恰饭,资本们需要代言人,顺理成章,他们有了资本的影子。他们往往是推在放浪口风尖的明星。

  2.平台的推流。这个应该说是up主成为大流量主播的一个重要前提吧。据百度,目前b站约有46万的up主,而其他两大短视频平台的播主就更多了。如果没有了平台的主动推流,我无法想象小up主们是怎么出头的。没有推荐,我如何在茫茫人海中看到你?

  3.特定时期的红利。例如疫情爆发,例如某大型冲突环境下人们对政治以及经济的关注,例如某国做出举世震惊动作,而引起人们对环境的关注。在某些时候人们被时代所裹挟,而潜意识或者有意识选择一个我们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情绪宣泄口。制造了某个特定类型作品的流量爆发。

  4.优秀的作品展现。这一点我列在了最后,我却又觉得它是放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无法忽略的一点。它是所有流量的根基,又千变万化,有时候同样优秀的作品,同样有推流却得到不相同的结果,我们怎么判定他优秀呢?他的表现形式是那么不是固定。它不一定是好看的画面,不一定是有意思的剧情,不一定是动人的配乐,甚至它可能只是一个静态的展示。

  下面以最近话题活跃的骑行作品来说一说。

  骑行是这两年的流量密码?这两年骑行up主真多,成功却又只是沧海一粟。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留意过旅游节目(通常为电视台节目或者某平台的特约旅游推广节目),自驾游(包括房车自驾,床车自驾以及摩旅)以及自行车骑行(分轻装骑行以及重装骑行)。前两者已经好像让我们越来越审美疲劳。而相对粗糙的自行车骑行却变得有了那么点亲切。为什么呢?

  我认为,自从进入到信息爆炸的年代。信息的获取太容易了,甚至信息会不断塞满我们的眼球,挤压我们的神经。我们无需亲自到达现场,我们无需开口询问,我们在无需坐在电视面前。我们轻松就能查到各个地区所存在的风景,以及他们所拥有的一切。我们想要看某地区的风景困难吗?我们想知道某地区的人文困难吗?我们想找到某地方的美食地图困难吗?在这个信息爆发的时代,一切都不再困难了。

  我们甚至已经不在满足作为观众的存在。

  旅游节目以及自驾游,它有一定的局限性。旅游节目往往不可能带你去偏僻的地方探索,你在节目中看不到困境的出现。自驾游因为交通工具的原因,他也去不到某些行车无法进入的地方。旅游节目和自驾游能带来的信息在这一时刻变得低效率,以及出现了大量的重叠。很多人们不再从中获取已经在网络上泛滥重复的信息。

  人们的身不由己以及身边的信息爆炸使他们选择了另外的一个观看作品的角度。观众不再关心你们的风景,不再关心你们的人文展现。他们关心up主们是怎么走的,遇到什么困难,up主们去的是哪里?是的,观众需要变化更多,信息失控的作品。这就像一部不由导演操控的连续剧,或者没有定向的纪录片。观众开始借由视频的展现开始幻想代入其中,居然会考虑自己钱包是否丰厚。是的,我们的幻想也会无意识代入现实。在这个时代旅游节目和自驾游的受众居然在现代社会被无形的现实削减了。

  这时,骑行up主异军突起,它看起来那么简陋,那么轻松和失控。作品中他展现的是我们实际上路看到的,它无法有效滤镜,无法找到一个合适的角度去慢慢拍摄,每天必然会出现为休息停留而寻找住宿地,以及填饱肚子的煮饭环节。作品的展现重点不再是固定角度的美景,不再是格式化的人文表述。考验的不再是丰厚的钱包,而是勇气和毅力。还无形中它满足了观众贫瘠钱包可游世界的幻想。当然,up主们大多数不会告诉观众实际的花费,这一切留下了悬念猜想和操作空间。毕竟自行车骑行旅行,有一个不显眼而又显眼的标签叫做穷游。有些up主认为,这是因为他创造了一个可以追看的连续剧情,还是未知走向,艰难险阻,环境恶劣,充分可以激起观众情绪和追求的连续剧。

  那那几个骑行up主为什么就流量爆发了呢?大流量的那几位博主评论区里似乎看到了原因。在那里,我们经常看到某个特别的关键词评论——『真实』。这里的视频往往带有一定的故事性以及强烈的个人正面色彩,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关于人格表述的词汇,以及关于处境惊呼的。

      我似乎看到了新鲜的流量密码。

  这里的观众总是会自发地辨别一个骑行up主是真是假。为什么呢?因为观众不在满足做观众,他们需要参与感。他们不想代入一个虚伪的角色。每次尝试代入视频里的角色,潜意识会衡量自己的潜入程度,并且通过某些手段来增强参与感(例如充电等)。它好像在追一个特别真实的连续剧,还特别有实感。这时候,旅途的风景好像没那么重要了,观众的视线从本应该是重点的风景、人文,转到了人物本身。

  观众不再是第三人称,而是第一视觉。畅快淋漓的体验,不再出现在视频的画面表现上,而是出现在画面的表现方式上。人们终于得到了更深层次的满足,像视频中的主角一样畅游世界,体验人间的快乐与艰难,并且他们不用付出什么实际行动就能随着主角的视线突破困境。在一个时代的困锁下,精神得到了解脱。

  这时,又引出了另外一件事情。博主拍视频时,他究竟处于一种什么状态呢?视频的性质是一部连续剧又或者一本日记本?人设崩塌这个词就冒了出来。

  我们应该默认视频中的存在是一部剧情精彩演绎真实的连续剧呢?还是说这是一部充满实感的纪录片?

  相信,观众为了心中的代入感就会更偏向它是真实的。这时某些博主从剧情中跳入现实世界的情节就成了危机,这太容易前后矛盾了。前脚视频里不喜欢吃鱼,然后参加现实世界的某活动时,却在大口吃鱼。又因为泄露在自己同一平台上和演绎的视频混在了一起。这叫那些已经深深代入其中的观众怎么接受?

  博主的错吗?他拍视频时告诉你视频中的是角色,那么视频就失去代更多的入感,他不告诉你,又有了欺骗观众的嫌疑。为了赚钱,为了流量。相信骑行博主不会告诉你他是演员。他需要的就是观众的沉浸度。这样才能有效转化粉丝,成为这个时代的流量密码。

  它好像连续剧,有剧情有奋斗有表演,更有实感。但是它又不像连续剧,因为观众有时很难分辨这是否演绎的结果。它既像连续剧,又像纪录片。它没有故事纯属虚构的提示。也没有连续剧的晃眼虚假标签。

  博主需要赚钱,就会去接广告,就会去直播带货。博主需要生活,就会有自己的感情动态。观众其实都能接受的。前提是让观众看清『真实』,让他们清楚自己究竟喜欢的你是一个角色还是一个真人。大把带货博主从来没有因为带货而崩塌,也有大把博主撒狗粮而获得更多的祝福。

  现在,大家知道自己为什么感觉某人人设崩塌了么?

  最后,看视频保持一定的清醒很重要。观众需要什么就提炼什么是可以的,但是也要懂得抽身离开,不要因为沉迷而成为韭菜,无论是任何类型的视频,这也是一个道理。现实中为什么要追星呢?喜欢的是他的角色还是本人呢?一定要保持清醒,这个世界的演员不一定演艺学院毕业,也不一定是刻意的表演,也许,这只是某人为了生活,潜意识的演绎法呢。

  这时我想到了楚门。我们是观众,我们需要一个真实的楚门。我们想要窥探另外一个人生,却忽略了楚门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其实,他并不为我们而活。


从流量密码到人设崩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