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检测装置

1、适用范围:
1.1适用于竖向建筑外门窗的保温性能检测。建筑外门窗阻止热量由室内向室外传递的能力。
1.2检测原理:基于稳态传热原理,采用标定热箱法检测建筑外门窗转热系数。试件一侧为热箱,模拟供暖建筑冬季内气温条件:另一侧为冷箱,模拟冬季室外气温和气流速度。在对试件间隙进行密封处理,试件两侧各自保持稳定的空气温度、气流速度和热辐射条件下,测量热箱中加热装置单位时间内的发热量。减去通过热箱壁、试件框、填充板、试件和填充板边缘的热损失,除以试件面积和两侧空气温差的乘积,即可得到试件的传热系数K值。
2、符合标准:
符合GB/T 8484-2020《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检测方法》。
3、主要优点:
3.1全自动控制方式:采用计算机控制,其数据采集、计算、打印报表均自动完成。
3.2温度采集与控制:采用日本导电温度控制以及进口PT100高精度温度传感器,控制器自动完成P.I.D调节和控制;
3.3热箱、冷箱、环境温度全部由计算机系统进行调控,使系统能够很快进入试验状态,并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各测温点非常稳定。
3.4门窗保温检测中的130余个测温点,抗结露因子检测中的20余个测温点,墙体保温检测中的100余个测温点的温度采集、实时显示、温控曲线动态显示以及温度计算,均由计算机自动控制和管理。
3.5计算机通过功率模块,对热箱和冷箱中的电加热器的供电电压进行调整,以实现对电加热器耗散功率的自动控制。
3.6系统全封闭防护方式:在热箱、冷箱外部加装环境套层,并在环境套层内加装加热和制冷装置。自动进行环境温度调控,使热箱、冷箱有一个稳定的温度环境,完全排除了外界对系统的温度影响,保证了系统按标准的精度要求,对外窗、门、进行保温性能检测。并免除了用户对试验室围护结构的改造。
4、主要技术参数:
4.1仪器组成:由热箱、冷箱、试件框、填充板和环境空间五部分组成;
4.2热箱:
4.2.1热箱内尺寸:宽2200mm*高2500mm*2100mm;
4.2.2热箱内壁为不锈钢板均质材料,热阻值大于3.5m2.K/w;
4.2.3热箱内导流板面面向试样表面的半球反射率大于0.85,导流板位于距试件框热侧表面150mm~300mm的平面内,大于所测试件尺寸;
4.2.4温度测量点:
4.2.4.1热箱导流板与试件间均匀布置9个空气温度测量点;
4.2.4.2热箱每个壁的内外表面各均匀布置9个温度测量点,共90个;
4.2.5热箱温度:19℃~21℃可任意设定;
4.2.6温度传感器测量不确定度小于0.25k;
4.2.7热箱加热功率:AC220V 1000W;
4.2.8加热功率计精度:0.5级。
4.3冷箱:
4.3.1冷箱内尺寸:宽2200mm*高2700mm*深1500mm;
4.3.2材质:内壁为不锈钢板,不吸湿、耐腐蚀材料,热阻值大于3.5m2.K/w;
4.3.3热箱内导流板面面向试样表面的半球反射率大于0.85,导流板位于距试件框热侧表面150mm~300mm的平面内,大于所测试件尺寸;
4.3.4温度测量点:冷箱导流板与试件间均匀布置9个空气温度测量点;
4.3.5热箱温度:-19℃~-21℃可任意设定;
4.3.6温度传感器测量不确定度小于0.25k;
4.3.7热箱加热功率:AC220V 3700W;
4.3.8气流流动:采用风机强制对流,形成沿着试件表面自上而下的均匀稳定气流,平均风速为3.0m/s±0.2 m/s;
4.3.9温度传感器测量不确定度小于0.25k。
4.4试件框:
4.4.1试件框规格:长2200mm*宽2500mm;
4.4.2材质:采用工字钢制成,不吸湿、耐腐蚀才来哦,热阻值大于7.0m2.K/w
4.4.3温度测量点:试验框热侧、冷侧各表面均匀布置至少6个温度测点,共12个温度点;
4.5填充板:
4.5.1采用EPS板,导热系数小于0.040W/(m • K)的勻质材料;
4.5.2温度测量:填充板热侧、冷侧表面均匀布置9个温度测量点,共19个。
4.6环境空间:
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