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他们生活在阳光下,却像在阴影里,他们的共同名称叫furry

2022-06-29 13:03 作者:北冥饼鲲  | 我要投稿

自己喜好的东西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是喜还是忧?

对于兽圈的许多人来说,答案不是高兴,不是难过,而是唯恐避之不及。

大家好,我是北冥饼鲲,今天我想讲一个有关于furry这个亚文化的故事,希望你能够听到最后。

兽圈,由以经过拟人的动物形象代表自身的人组成的团体。他们在出圈获得广泛关注这一点上,大多持有负面态度。很多人痛恨出圈,有人每天都在感觉兽圈已死,他们努力地降低自己的存在感,把圈地自萌奉为第一准则,就像在黑暗森林里行走的野兽一般,时刻提防着被持枪的猎人发现。

持枪的猎人,迩之可能是刷烂梗的小鬼,是弹幕里飘过去的“福瑞控是吧”,是一句“兽圈人有多恶心”的评论,是“查完就后悔了”的营销号标题;远之可能是巨型资本运作,是偶像工厂,是想来分一杯羹的圈外人,是乐于从小圈子里发现“价值”的营销团队。前者可能毁了人一段时间的高兴,而后者,有人认为可能毁灭这个圈子。

事实果真如此吗?

furry爱好者团体高度去中心化,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原创角色。他们的感情一般都会倾注在自己的原创角色之中,而非大家共同认可的一个崇拜目标。这意味着,他们的感情能毫无保留的付出,因为“对方”永远不会塌房;他们的金钱能毫无保留的付出,因为没有抽成,没有暗箱,金主对画师是我给钱你画图,付出的钱完全为了自己的兽设;他们的时间能毫无保留的付出,因为这是独属于他们自己的角色,因角色而产生的世界观、背景故事、设定细节都会是他们自己的。因此,毫不夸张的说,很多人将自己的兽设当作精神的伴侣,情感的寄托。

担心出圈的第一原因,是出圈往往带有不同的误解与偏见。能上大媒体,记者往往不能深入了解兽圈,产生各种误解;能在自媒体火起来,那必然是有吸引眼球之处,就经验来看往往是恶俗或者软色情。furry们无法控制弹幕和评论中的舆论导向,使得自难以考究的数年以前就有的刻板印象进一步加深,影响到自己兴趣爱好有关的生活。

高兴的是,随着近几年大家不懈的科普,以及“烂梗控是吧”这样对“福瑞控是吧”这样烂梗的法术反制的出现,此类问题已不再成为第一原因,关于低俗和性的刻板印象也渐渐消除。然而,随着科普的进行,“兽圈”的知名度也在慢慢提升,渐渐地出现了第二个担心出圈的原因:

担心出圈的第二个原因是资本的介入。兽圈在一些人眼里具有着独特的商业价值,也就是有人想要以此谋利。和人设相比,兽设是明显可见的费钱,不管是与画师约稿、打造类似Cos服但是Cos的角色是自己的设定的、归类上应当属于精美的手工艺品的兽装,价格都绝非小数。甚至想要成为虚拟主播,兽圈人认为合格的live2d兽设价格也会是人设的三四倍。据此,有人认为这是新一代青年消费能力的体现,是市场潜力的呼唤,而我认为是一派胡言。

很多人可能惊叹于一套兽装竟然需要几万块钱,但是如我刚刚所说:兽装是手工艺品,而非衣服。它虽然可以穿戴,但与衣服相差甚远。在匠心打造的漫长的制作周期之外,制作者也就是装师要付出制作周期内的饭钱,水电气以及可能的房租。然而,在宣传机器的作用下,新型的刻板印象又开始形成:“兽圈一半的人都拥有至少一套兽装”——假的,混圈哪怕几天就知道明显不会,为了一项兴趣爱好,花几千上万的价格去购买一件没有实用价值,仅有心理价值又不能转卖回血的兽装是荒谬的。“兽圈人会为很简单的事愿意一掷千金”——因为他们把兽设当成孩子去培养,而不是一件商品去购买,转化成商业价值,难上加难。

但是当越来越多的媒体,从某狐到某湃,从某氪到某英,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说这样的话,当宣传机器让人们感觉有兽装是常态、没有兽装是奇怪的时候,当宣传机器给哪怕并不富裕的兽圈人打上富家子弟的标签的时候,又何尝不是多年前那个质疑兽圈人心理、“福瑞控是吧”滥用的时代的复现?难道要再次花费大量精力去澄清,陷入循环吗?一天天过去了,大家仍然没有想出解决的方法,遂只能减少关注度,圈地自萌,把自己隔绝在自己的桃源乡。

资本介入的另一大影响是定义权的争夺。仍然以兽装为例:作为手工艺品的兽装难以批量生产,那么通过流水线做出来的、抹杀了原生兽圈设定各不相同的差异性的毛绒衣服是否叫做兽装?身体、头部、爪脚不按照普遍认同的兽拟人程度,做成结构与普通衣服相差无几的毛绒衣服是否是兽装?须知一般兽装的头部腿部都是保留相当多动物特征的,毛毛是有一致和谐的方向的,当兽圈人不能接受的、可以说是“粗制滥造”的商品被冠以“兽装”的名字,对拥有兽装对人造成的影响不会小。通过搜索兽装看到粗制滥造兽装的人,是否又会产生如同“怎么会有人喜欢绿皮兽人啊”一般的想法?如上所述,兽设寄托着情感,这样一个在拥有者视为活物的角色被工业化流程制作,是否会损失掉人工制作的那一分灵气?中介平台是否会抬高价格压榨装师?这些问题太难回答,但给人的感觉都是负面的可能会多一些。不要出圈,不要受到关注,不要有影响力,不要被资本力量发现,这是第二原因。

不想被自媒体贴标签,是第三个原因。如今中文互联网自媒体质量不佳几乎是普遍问题,自媒体的信息采集又常常是洗稿或者直接扩写原文,造成不准确内容二次传播。兽圈“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普遍”“社恐”,甚至“穿兽装能治愈社恐”这类偏方都出来了,影响过程和结果如上所述。然而自媒体的目标是流量,不火的东西鲜有人做,所以兽圈人进一步低调了。

喜欢并参与到兽圈的活动中,在一定程度上和喜欢魔方、喜欢书法、喜欢雕刻一样,都是普通而又不普通的兴趣爱好,只不过兽圈的furry们有着更为强烈的情感寄托又有较强的自我认同,所以他们在面对兽圈可能的“威胁”的时候,往往更容易受到感情影响,将自己隐藏起来,来保持兽圈作为亚文化爱好者聚集地的桃源乡现状。

他们身处于互联网之阳光明媚之下,却选择了藏身在角落中光照不到的地方。


他们生活在阳光下,却像在阴影里,他们的共同名称叫furry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