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顿档案——海域强袭舰
本专栏由莱顿生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国异常灾害管理局认证 简介 海域强袭舰是联合国异常灾害管理局所拥有的一种大型海上作战舰艇,由现代航空母舰发展而来,主要用于快速海上运输、海上异常灾害调查、海上作战等综合性任务。 背景(主世界观多用) 近年来,随着海洋异常灾害事件的增多,海上作战逐渐被重视起来。根据《联合国异常灾害管理局武器装备管理和技术发展(2014)》白皮书(以下称之为白皮书),用以应对异常灾害的海洋控制权必须有坚实的保障,包括水下、海面和空中的控制权。2016年上半年,太平洋地区发生了多起巨型海洋生物攻击船只的恶性事件,进一步推动异常灾害管理局(以下简称为PDU)在海上形成作战力量的计划。同年7月,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在投票会议上通过了异常灾害管理局拥有海上制空力量的议案,允许拥有满载排水量八万吨以下的常规动力军舰,特别规定了能够拥有四艘直升机航空母舰用以在大西洋和太平洋执行任务。然而,PDU在收到拨款后实际上建造的是正规航母,为了不引起过大争议和紧张局势,所有舰载机均为螺旋桨飞机,不过在特殊情况下,航母能够在12小时内把这批螺旋桨飞机换为先进的第四代喷气式战斗机。 数据 类型:海域强袭舰(异常灾害管制舰) 长度:约309米 宽度:约79米 航速:>32节 传动:四轴四桨 甲板面积:约19716平方米 满载排水量:约85000吨 人员配置:4600人 升降机:2台舰载机升降机、2台弹药运输升降机 舰载机配置:80架XUAF-14“迅猛龙”无人战斗机、45架UTB-1“风神翼龙”中型无人轰炸机、4架“报春鸟”喷气式侦查无人机、3架“渡鸦”中型固定翼舰载预警机、4架反潜巡逻机、5架直升机(《那片天空那片海》用)/12架歼-35、12架歼-15电磁弹射型、3架空警-600、12架直-20、24架攻击-11无人舰载机、24架双尾蝎E无人舰载机、12架彩虹804D无人机(《血潮》系列用) 武器配置:6座双联装155mm高平两用型电磁炮、4座22管30mm相控阵近防炮、4座24联装海剑--2再装填型近程防空导弹、4座24联装122mm海啸-3A再装填型多功能火箭发射器、若干12.7mm机枪、若干25mm自动机炮 舰载机简介(现实已有数据不再介绍) UAF-3“迅猛龙”,活塞/涡轮共轴反桨型无人舰载战斗轰炸机,装备4门20毫米航空机炮,可携带5英寸火箭弹、12英寸火箭弹、454千克航空炸弹、600千克航空穿甲炸弹 UTB-1“风神翼龙”,共轴反桨型双引擎中型无人轰炸机,装备两门30毫米航空机炮和一座球形双联装12.7毫米机枪自卫炮塔,,可携带5英寸火箭弹、12英寸火箭弹、800千克航空炸弹、100千克深水炸弹、空投型强装药超空泡鱼雷 TB001-E“双尾蝎”无人舰载机是TB001“双尾蝎”的改进型,在适当地进行外形的重新设计后,便具备了在航空母舰上起飞和降落的能力。总翼展17米,可折叠,长度9米,高度3.1米,其余数值与现实相近。可装备AR系列空地导弹和巡飞导弹、500千克航空炸弹、100千克深水炸弹、20毫米机枪吊舱 (更多设定待补充……) 发展 《那片天空那片海》设定 自2014年白皮书发布后,各方都在积极准备舰船的设计方案。2015年1月,该年的第一次例行会议召开,在会议的第三天,参会的各方就不同的方案进行了激烈的辩论。其中,美国的设计最为刺眼。美国为了从造舰计划中获益,推荐并推动了一种昂贵的航空战列舰方案,该方案提议建造一艘9万吨的、装备了6门406毫米舰炮的战舰,由此可以应对任何巨型海洋生物的袭击,同时,一定数量的舰载机也能起到有效的打击作用。然而,这个方案很快便遭到了大多数人的反对:仅仅这样一艘战舰的单舰建造费用预估就到达了80亿美元,还不包括建造一条完整生产线的费用。同时,航空战列舰的巨大缺陷早在20世纪就已经凸显,非常典型的例子便是二战时期美国为苏联设计的1058型工程方案舰,据估计,建造如此一艘战舰所花费的材料和费用足以建造一艘5万吨级的战列舰和一艘2万吨级的航空母舰,此外,还有巨量的问题有待解决。 同期由莱顿环球提出的八万吨级Type001型两栖攻击舰却收到了亲赖。作为私人承包制军工企业,莱顿环球早在2007年就获得了相关许可,并开始为PDU提供武器和技术支持,因此拥有较高的话语权。该型两栖攻击舰拥有较高的性价比,综合性能明显超过其他方案,因此在最后的投票会议上以56:51险胜。 2016年3月,第一块龙骨在莱顿环球旗下企业星环重工的巴比伦第一造船厂铺设。随着2017年第一次海权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该舰加快了建造进程。2017年5月,Type001型的卫星拍摄图曝光,确认舰型为正规航空母舰,引发舆论和政治危机。2018年7月,首艘Type001型下水,并命名为“蓝色荣光号”。2019年2月,“蓝色荣光号”正式服役,被派遣至泛亚联合舰队舟山舰队。 《血潮》系列设定 2011年,霓虹东北太平洋地区发生里氏9.0级地震,继而引发海啸,造成田岛第一、第二核电站严重损毁。2021年4月13日,霓虹政府正式决定将田岛第一核电站上百万吨核污染水排入大海。2023年8月,霓虹启动核污染水排海作业。2026年5月,霓虹渔业捕捞量开始下降,海鱼数量异常减少。同年8月起,霓虹沿海开始发生人员失踪事件,相关部门开始调查。同年9月,发现攻击性未知海洋生物,事态开始扩大,PDU介入并首次捕获生物活体。 该生物被命名为卡律布狄斯,取自希腊神话《奥德修斯》。经检测,其体内包含的DNA信息量约是人类的四倍,不仅是爬行类,包括鱼类等其他种类的生物的特征也包含在其中。个体适应能力极强,无需漫长的进化便可适应不同的环境,甚至可以进行无性繁殖。推测放任其不管的话有“通过自我增殖无限制繁殖,将领土扩大到全世界”的危险。考虑到该种生物极有可能存在其他个体,PDU开始制定相关对策。 随着霓虹本土开始遭到入侵,在海上军事资源遭到重创并且极其短缺的情况下,人类急需快速且可靠的海上军事资源补充。在绝望之中,德国科学家彼得·基尔霍夫在陨石中发现了一种具有活性的类金属纳米物质,并在多国科学家的努力下成功地运用到军事领域,在此机遇下,一项被命名为“蓝图计划”的秘密项目开始了。 在经过本人同意的前提下,该物质被用于一些绝症患者的人体实验中,旨在制造一种可以对抗卡律布狄斯的超级战士。在经历重重困难后,最终,计划成功了。成功经过改造的人被称为“舰灵”(注意我之前的专栏,不是什么拂晓),具备使用类军舰兵装的能力。适格者以女性居多。在完成训练后,这些人会进入专门组建的特殊部队----蓝图部队,并在一线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