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不懂这批人
就在最近,有位朋友的孩子选择继续读博,专业是免疫生物学。我了解他,是一个对病毒结构和演化非常感兴趣的年轻人。他读博想法也源自我疫情期间和他一段聊天,我可能说了一句“新冠疫情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大规模全球疫情”,他希望通过发展新技术能对病毒演化进行跟踪甚至预测演化方向。当他前些天把读博想法分享给家人朋友,周围多位朋友、长辈纷纷劝他放弃这个想法,其中不乏现实考虑,也有一些源自老年人对部分科学知识缺乏了解,这都能理解。但让人很难理解、甚至非常令他难受地是,他的一位在当中学老师的同辈居然也劝他放弃,理由是:网络上很多都讲,生化环材是天坑专业,你早点放弃吧。
我不得不说,我们现在很多专门为家长、高考学子提供专业建议的自媒体、所谓的专家,无论是基于自身知识的局限,还是功利的想法,把自然科学、尤其是生化环材描述为“天坑专业”,把金融等定位为“理想专业”,直言“大学毕业,年薪百万起”!
何其狭隘!误国误民
暂且不论他数据真假,就问全球金融最发达的美国,金融就业人数能有多少?金融是不直接带来生产价值的,本质是服务业。世界上可有一个国家,每年需要成百上千乃至数十万的金融人才吗?相反,金融发展过度会滋生一批资本投机,对实体行业会带来伤害。金融很重要,好比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一样,但不需要大碗吃,吃多了会要命的。
坚实的实体行业,才是咱们国家迫切需要的,一个优秀的实业家,不能生产生活所需的产品,同时解决多人乃至多个家庭的就业与生活。从大局来看,现在我国面临的掐脖子技术,有一项是金融吗?对照清单,几乎都是“生化环材”这种科技领域。我们不能一边感慨我们的芯片、半导体被人卡脖子,一边对从事或准备从事自然科学技术的年轻人极力阻挠,甚至讽刺。
无独有偶,我发了一个从量子力学角度思考碳可以成几个化学键,也被人讽刺:科学家都是骗子!这不是个例,我还看到我国著名物理学家被一堆人嘲笑“他的研究能值几个钱”。现实就是当有人讲点科普,总有人说科学家都是唬人的,当有人用高科技武器威胁甚至打我们,这批人又会跳脚说:我们为什么没有科学家早点去研究这些新技术?但如果你愿意跟他们说点娱乐八卦,他们跟打了鸡血一样。你的八卦如果能夹杂一点对富人的仇视、对知识分子的蔑视,他们大概率会热情地拍着你的肩膀说:兄弟啊!
我早已过了血气方刚的年龄,当我看到这种现实,会在心中说:科学普及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