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向】抑郁症是精神病吗?为何什么事都要推给抑郁症?
近来看到社交媒体上有关于抑郁症的争论:一方观点认为抑郁症不是精神病,也担心抑郁症被扣上精神病的帽子;另一方则认为,如果要人们正视抑郁症,就首先要承认它是精神病。

那到底应该是怎样的?我觉得有必要从专业角度来回答一些疑问。
抑郁症是精神病吗?
首先,我们要界定,你所说的“精神病”指什么?
大众印象中的“精神病”,一般是指胡言乱语、疯疯癫癫,诉说着一些别人听不懂的或者不存在的事情,有时还会做出攻击他人的行为,令人感到害怕。
英语国家也差不多:“lunatic”一词源自月亮(Luna),好似暗指精神病是因为人们被月亮影响了心智而发狂。
心理学和精神医学中的“精神病”指的是什么呢?其实跟大众的印象差不多,「精神病性疾病」一般就是指精神分裂、妄想障碍、分裂情感性障碍等严重的精神障碍,它们通常以这两类症状为核心:
幻觉:比如“听见”所有人都在议论自己,或者空中“传来”骂自己的声音等;
妄想:比如认真地相信别人意图加害自己,或自己与别人有不寻常的关系等。

能称得上“精神病”的基本都在这张图里
发现没有?这好像跟我们印象中的抑郁症不太搭边啊?抑郁一般是这个样子:
情绪低落,充满悲伤;
自卑、自责或觉得自己一文不值;
做什么事都没劲头,早上起不来床;
不是睡不着,就是睡不醒;
不是吃不下,就是吃太多……
当一个人处于这种状态下时,ta可能会说“我好像抑郁了”,但ta不太可能说“我得精神病”了。
在精神科的诊断中也是如此,抑郁症划分在「情感障碍」(mood [affective] disorders)之下,它与「精神病性疾病」(psychotic disorders)根本就不是一个门类。
所以,无论是在通俗语境下,还是在专业的诊断标准中,抑郁症都不是精神病。
出现抑郁症被误认为是精神病的现象,我猜测是许多人混淆了「精神病」跟「精神障碍」这两个概念,前者相当于苹果,后者相当于水果,抑郁症则相当于桃子,桃子当然是水果,但桃子绝不可能是苹果——精神病只是精神障碍的一个子集。
精神障碍的范围那可就广了去了,它涵盖了比抑郁症更常见、更“稀松平常”的一些症状标准,比如:
物质相关和成瘾障碍:老子压力那么大,抽根烟提提神怎么了,你居然说我有病?什么?酗酒也不行?
经前期烦躁障碍:靠!老娘不就是来例假了吗,这也算病?你真是不懂女人!
对立违抗障碍:哎呀,我家孩子是不大听话,可你也不能说ta有病呀!

DSM-5连咖啡因成瘾都收录进去了
因此,不必一看到“精神”两个字就感到瘆得慌,精神障碍只是意味着能从精神科或心理咨询中得到帮助,而并不必然等于胡言乱语、疯疯癫癫、攻击他人。
因为精神障碍诊断标准中收录了抑郁症,所以我们有理由说它是一种疾病或一种障碍;又因为抑郁症并未被收录在精神病性疾病之下,所以我们不能说抑郁症就是精神病。
不过,即便是混淆了精神病跟精神障碍这两个概念,我依然认为这是个好现象,因为,起码人们开始认识到大脑也会生病了,而不是归因于思想不健康、意志不坚定。
为何什么事都往抑郁上推?
社交媒体似乎有个趋势,无论什么人都爱自称“抑郁了”,无论发生什么事,都要提一句“当事人有抑郁症”,抑郁真的有那么广泛吗?
我个人认为,虽然不排除有佯装抑郁的状况,但抑郁真的就有这么广泛,抑郁和焦虑这两种情绪,在大量的情况下都会出现。
抑郁的情绪就好比肚子疼,如果一个人半夜跑到急诊说自己肚子疼,那医生可要有压力了,因为能导致肚子疼的疾病可太多了:
阑尾?
胰腺?
结石?
胃出血?
吃坏肚子蹿稀?
……
抑郁也是这样,在一大堆精神心理障碍里都会见到它:
长期暴饮暴食,并且因为暴食的行为或自己的体重而自责,可能会抑郁;
经历了严重创伤事件,除了PTSD的风险外,也可能会抑郁;
人格特征与环境不相适应,人际关系糟糕、缺少社会支持,可能会抑郁;
季节变化、光照减少,可能会抑郁;
刚生了孩子,内分泌剧烈变化,可能会抑郁;
找不到明显的原因,可能就是先天易感,也可能会抑郁;
即便是精神分裂患者,ta照样能体验到抑郁情绪:一天到晚被别人“针对”、东躲西藏避免“被害”,当然容易感到情绪低落,事件是假的,但情绪是真的。
太多了,当一个人体验到抑郁的感受时,常常不是来源于单一的一个事件,而是存在大量其他方面的因素:生理上的、认知上的、环境上的、社会上的……

抑郁症也并不总是孤立出现,它经常会与其他精神心理障碍合并在一起,所以我认为并非是“什么事都推给抑郁”,而是“许多事都能增加抑郁的风险”。
那些“看起来一点都不抑郁”的人,自称饱受抑郁症的困扰,这一点都不奇怪,我倾向于相信他们说的是真的。
何况在社交媒体上,并非人人都懂心理学或精神医学,不可能做到专业人士那般准确,用“抑郁”两个字来表达自己当下的心情,这无可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