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制裁华为要损失超1000亿美元,这还不是最严重的情况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从特朗普时期就开始对以华为、中兴为主的中国通信设备制造商进行制裁,美国国务院启动了一个所谓的“洁净网络”项目,在其官方网页上列举了不含中国网络设备的外国运营商的名字,称其为“洁净网络”,企图彻底扼杀中国网络通信设备的国际市场。几年过去了,他们的企图得逞了吗?他们付出了代价吗?
近期,香港《亚洲时报》发表了一篇美国经济学家的文章《制裁华为的高昂成本》,披露了三个事实:第一,这些国家的损失肯定超过1000亿美元;第二,它们没有任何华为设备涉嫌窃密的证据;第三,华为的通信设备让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情报系统窃密更加困难,这是它们如此歇斯底里的原因之一。

我们首先来看看那些参与制裁中国通信设备商的西方国家的经济损失。2019年当美国首次将华为列入黑名单时,据全球移动通信协会GSMA估计,禁止中国电信设备将使欧洲的5G网络推出时间推迟约18个月,并增加约550亿欧元的成本;同年,一份基于政府数据和移动通信运营商投入的报告得出结论,禁止华为进入英国供应链可能会使5G应用推迟18至24个月,并使英国经济损失高达68亿英镑。

牛津经济研究所一项涵盖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德国、日本、印度、英国和美国的研究得出结论:在假设成本中位数的情况下,排除华为可能会使5G网络投资成本增加16%-19%,并将导致到2035年为止的15年内,这些国家的GDP减少1055亿美元;2022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告诉美国国会,仅在美国拆除华为和中兴的设备就将花费约50亿美元,而牛津经济研究所对此行为给美国GDP带来影响的中值估计为358亿美元;2023年3月,电信行业杂志《Light Reading》的一篇报道指出,德国电信拆除华为设备可能需要花费60多亿美元,而且可能需要长达五年的时间,在德国13.4万个5G基站中,约有8万个是由华为提供的。
这些估计还不包括限制向华为提供半导体和其他产品的销售损失,这些产品的销售额高达数百亿美元。因此,这些国家的总损失肯定超过了1000亿美元。

那么,美国在盟国中强推排除中国通信设备的政策有效果吗?应该说,除了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国有点效果以外,在欧洲的效果不大。根据总部位于丹麦的电信咨询公司Strand Consult的数据,截至2022年底,中国制造的5G通信设备(大部分来自华为,部分来自中兴)在欧洲国家5G网络中的比例,从塞浦路斯的100%到瑞典、挪威、丹麦和其他八个国家的零不等。
在其他国家中,这一比例从荷兰的72%到法国的17%不等,其中德国为59%,意大利为51%,英国为41%。这些国家如果想要排除华为和中兴的设备,必然会付出昂贵的代价,欧洲通信设备制造商诺基亚和爱立信趁机涨价。但是价格并不是中国通信设备成功的唯一因素:华为的成功建立在卓越的质量之上。

我们再来看看西方国家对华为设备所谓“不安全”的指控。2020年2月,时任特朗普总统国家安全顾问的罗伯特•奥布莱恩说:“我们有证据表明,华为有能力秘密访问它在世界各地销售和维护的通信系统中的敏感信息”。但是美国政府从未拿出过任何证据。当被问及是否发现过华为将其5G设备用于间谍目的的确凿证据时,信息服务商INVNT/IP的首席执行官伊万•安德森通过电子邮件告诉《亚洲时报》:“虽然我不知道华为直接监视外国公民的案件,但他们保留这样做的动机、能力和政府支持。”
也就是说没有证据,但就是认为你会。按照西方国家的逻辑,只要他们认为有可能,就直接定罪,他们在所谓与“国家安全”相关的领域里,是不存在“无罪推定”的,并且为了保证“国家安全”,他们认为付出任何代价都不算高。

讽刺的是,根据美国中情局叛逃的前雇员斯诺登提供的证据显示,美国国家安全局曾经入侵过华为生产的某些服务器,进行它们自己的间谍活动。然而绝大多数中国通信设备并没有被入侵过。因此有外媒称,“五眼”国家(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情报共享网络正在失去或已经失去他们之前对电信间谍活动的垄断——显然他们不喜欢这样。
更让这些国家无语的是,尽管对华为和中兴等企业实施了这么多制裁,但这些中国通信企业并没有倒闭,甚至网络设备业务还保持着原有的规模,并且还在下一代6G通信网络的开发竞争上处于领先地位,优势甚至比在5G时代还要明显。这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