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内 气血津液病证 笔记

2022-05-19 07:22 作者:呆呆和桑萦  | 我要投稿


第一节 郁 证

1郁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喜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

2病机: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心失所养、脏腑阴阳气血失调;病位:

3治则:理气开郁、调畅气机、怡情易性

肝气郁结:疏肝解郁,理气畅中——柴胡疏肝散——肝郁气滞,脾胃失和——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胁肋胀痛,不思饮食,大便不调,苔薄腻,脉弦

[柴胡疏肝散:柴胡疏肝散好,附芎柴枳芍草。]

 

气郁化火:疏肝解郁,清肝泻火——丹栀逍遥散——肝郁化火,横逆犯胃——情绪不宁,急躁易怒,口苦而干,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丹栀逍遥散:丹栀逍遥散=逍遥散+牡丹皮、栀子。]

 

痰气郁结:行气开郁,化痰散结——半夏厚朴汤——气郁痰凝,阻滞胸咽——精神抑郁,胸部闷塞,咽中如有物梗塞,苔白腻,脉弦滑

[半夏厚朴汤:半夏厚朴与柴苏,茯苓生姜共煎服,痰凝气聚成梅核,降逆开郁气自舒。]

 

心神失养:甘润缓急,养心安神——甘麦大枣汤——营阴暗耗,心神失养——精神恍惚,心神不宁,舌淡,脉弦。常因精神刺激诱发。

[甘麦大枣汤:方名便是方]

 

心脾两虚:健脾养心,补益气血——归脾汤——脾虚血亏,心失所养——情绪不宁,多思善疑,神疲乏力,失眠健忘,面色不华,舌淡,苔薄白,脉细

[归脾汤:归脾四君芪枣姜,酸枣远归圆肉香。]

 

心肾阴虚:滋养心肾——天王补心丹合六味地黄丸——阴精亏虚,阴不涵阳——情绪不宁,心悸健忘,失眠多梦,五心烦热,盗汗,舌红少津,脉细数

[天王补心丹:补心丹用柏枣仁,二冬生地当归身,三参桔梗朱砂味,远志茯苓共养神]

 

第二节血证

1凡血液不循常道,所形成的一类出血性疾病

2病机:火热熏灼,迫血,气虚不摄,血溢脉外

3治则:治火,治气,治血,治虚

鼻衄

热邪犯肺:清热泄肺,凉血止血——桑菊饮——燥热伤肺,血热妄行,上溢清窍——口干咽燥,兼有恶风,头痛,咳嗽,痰少,舌红,苔薄,脉数

[桑菊饮:桑菊翘薄,杏芦桔甘。

  

胃热炽盛:清胃泄火,凉血止血——玉女煎——胃火上炎,迫血妄行——血色鲜红,口渴欲饮,鼻干,口干臭秽,烦躁,便秘,舌红,苔黄,脉数

[玉女煎:玉女煎牛膝,知母麦膏地。]

  

肝火上炎:清肝泻火,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火热上炎,迫血妄行,上溢清窍——头痛,目眩,耳鸣,烦躁易怒,两目红赤,口苦,舌红,脉弦数

[龙胆泻肝汤]

  

气血亏虚:补气摄血——归脾汤——气虚不摄,血溢清窍,血去气伤,气血两亏——神疲乏力,面色晃白,头晕,心悸,耳鸣,夜寐不宁,舌淡,脉细无力

[归脾汤]

 

 

齿衄

胃火炽盛——清胃泻火,凉血止血——加味清胃散——胃火内炽,循经上犯,灼伤血络——头痛,口臭,舌红,苔黄,脉洪数

[加味清胃散:加味清胃升麻连,当归生地牡丹研,犀角连翘生甘草,胃火吐衄及牙宣。]

  

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凉血止血——六味地黄丸合茜根散——肾阴不足,虚火上炎,络损血溢——血色淡红,起病缓,齿摇不坚,舌红,苔少,脉细数

[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萸,药泽茯丹皮。茜根散:茜根侧叶草,阿胶地芩好。]

  

咳血

燥热伤肺:清热润肺,宁络止血——桑杏汤

桑杏汤:桑杏栀豉,沙贝梨皮。

  

肝火犯肺:清肝泻火,凉血止血——泻白散合黛蛤散

泻白散:泻白桑皮,甘粳骨皮。

黛蛤散:黛蛤青黛蛤壳配,清肝化痰功效倍。

  

阴虚肺热:滋阴润肺,宁络止血——百合固金汤

百合固金汤:百合固金,玄麦甘桔,增液归地,芍贝合格。

  

吐血

胃热壅盛:清胃泻火,化瘀止血——泻心汤合十灰散

泻心汤:大黄,黄芩,黄连

十灰散:十灰侧荷二蓟,芽茜棕丹军栀。

  

肝火犯胃:泻肝清胃,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

龙胆泻肝汤:龙胆泻肝芩柴归,木车栀草泽生地。

  

气虚血溢:健脾益气摄血——归脾汤

归脾汤:归脾四君芪枣姜,酸枣远归圆肉香。

 

便血

肠道湿热:清化湿热,凉血止血——地榆散和槐角丸

地榆散:地榆散用苓多验,栀子茜根黄芩连。

槐角丸:槐角丸有地榆防,当归黄芩枳壳连。

 

气虚不摄:益气摄血——归脾汤

归脾汤:归脾四君芪枣姜,酸枣远归圆肉香。

 

脾胃虚寒——健脾温中,养血止血——黄土汤

黄土汤:黄土附子草,阿地芩术好。

 

尿血

下焦湿热——清热利湿,凉血止血——小蓟饮子

小蓟饮子:小蓟六一导赤(地、通、竹、甘),蒲黄藕节归栀。

 

虚火旺:滋阴降火,凉血止血——知柏地黄丸

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知母、黄柏。

 

脾不统血:补中健脾,益气摄血——归脾汤

归脾汤:归脾四君芪枣姜,酸枣远归圆肉香。

 

肾气不固:补益肾气,固摄止血——无比山药丸

[《局方》无比山药丸,六味地黄要去丹,苁蓉菟丝仲巴戟,牛膝五味石脂全。]

 

紫斑

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宁络止血——茜根散

茜根散:茜根侧叶草,阿胶地芩好。

 

气不摄血:补气摄血——归脾汤

归脾汤:归脾四君芪枣姜,酸枣远归圆肉香。

 

血热妄行: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十灰散

十灰散:十灰散用十般灰,柏茅茜荷丹榈随,二蓟栀黄皆炒黑,凉降止血此方推。

 

 

节消 渴

1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猪腰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

 

上消

肺热津伤: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消渴方

消渴方:消渴方中花粉连,藕汁地汁牛乳研,或加姜蜜为膏服,泻火生津益血痊。

 

中消

胃热炽盛:清胃泻火,养阴增液——玉女煎

玉女煎中地膝兼,石膏知母麦冬全,阴虚胃火牙痛效,去膝地生温热痊

 

气阴亏虚:益气健脾,生津止渴——七味白术散

七味白术散=四君子+藿木葛。

下消

肾阴亏虚:滋阴固肾——六味地黄饮

六味地黄:六味地黄萸,药泽茯丹皮。

 

阴阳两虚:滋阴温阳,补肾固涩——金匮肾气丸

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了+附子,肉桂

  

 

节内伤发热

1内伤发热是指以内伤为病因,以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失衡为基本病机,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阴虚发热:滋阴清热——清骨散

骨散:清骨散用银柴蒿,骨皮连艽鳖知草。

 

血虚发热:益气养血——归脾汤

归脾汤:归脾四君芪枣姜,酸枣远归圆肉香

 

 

气虚发热:益气健脾,甘温除热——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芪参,归陈术草柴升。

 

阳虚发热:温补阳气,引火归原——金匮肾气丸

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附子,肉桂

 

痰湿郁热:燥湿化痰,清热和中——黄连温胆汤

温胆汤+黄连

 

血瘀发热: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汤

血府逐瘀汤:血府逐瘀,桃红四物,牛膝桔枳,甘草柴胡。

 

 

节虚 劳

1虚劳是以脏腑亏损,气血阴阳虚衰,久虚不复成劳为主要病机,以五脏虚证未主要临床表现

 

气虚

肺气:补益肺气——补肺汤

补肺汤:补肺味参芪,熟地菀桑皮。

 

心气:益气养心——七福饮

七福饮:七福饮中有当归,参术炙草健脾气。重用熟地滋补肾,远志杏仁开窍宜。

 

脾气:健脾益气——加味四君子

加味四君子汤:四君子汤+黄芪、扁豆。

 

肾气:益气补肾——大补元煎

大补元煎:大补元煎山药地,参草杜当萸枸杞。

 

血虚

心血:养血宁心——养心汤

养心汤:养心草枣仁,参芪苓茯神,五味芎远归,肉桂半柏仁。

 

肝血:补血养肝——四物汤

四物汤:地芍归芎

 

阴虚

肺阴:养阴润肺——沙参麦冬汤

沙参麦冬汤桑叶草,玉竹花粉扁豆好

 

心阴:滋阴养心——天王补心丹

天王补心丹

 

脾胃阴虚:养阴和胃——益胃汤

益胃汤益胃汤能养胃阴,冰糖玉竹与沙参,麦冬生地同煎服,甘凉滋润生胃津。

 

肝阴虚:滋养肝阴——补肝汤

补肝汤:当地仁芎芍草木

 

肾阴虚:滋补肾阴——左归丸

左归丸

 

阳虚

心阳虚:益气温阳——保元汤

保元汤方性甘温,桂草参耆四味存,男妇虚劳幼科痘,补肺益脾显奇能。

 

脾阳虚:温中健脾——附子理中丸

附子理中丸:人参甘草术干姜+附子

 

肾阳虚:温补肾阳——右归丸

右归丸

  

第七节 癌病

1癌病是多种恶性肿瘤的总称,以脏腑组织发生异常增生为其基本特征

 

脑瘤

痰瘀阻窍:息风化痰,祛瘀通窍——通窍活血汤

 

风毒上扰:平肝潜阳,清热解毒——天麻钩藤饮合黄连解毒汤

 

阴虚风动:滋阴潜阳息风——大定风珠

 

肺癌

瘀阻肺络:行气活血,散瘀消结——血府逐瘀汤

 

痰湿蕴肺:健脾燥湿,行气祛痰——二陈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

 

阴虚热毒:养阴清热,解毒散结——沙参麦冬汤合五味消毒饮

 

气阴两虚:益气养阴:生脉散合百合固金汤

 

肝癌

肝气郁结:疏肝健脾,活血化瘀——柴胡疏肝散

 

气滞血瘀:行气活血,化瘀消积——复元活血汤

 

湿热聚毒:清热利胆,泻火解毒——茵陈蒿汤

 

肝阴亏虚:养血柔肝,凉血解毒——一贯煎

 

大肠癌

湿热郁毒:清热利湿,化瘀解毒——槐角丸

 

瘀毒内阻: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膈下逐瘀汤

 

脾肾双亏:温阳益精——大补元煎

 

肝肾阴虚:滋肾养肝——知柏地黄丸

 

肾癌、膀胱癌

湿热蕴毒:清热利湿,解毒通淋——八正散或龙胆泻肝汤

 

瘀血内阻:活血化瘀,理气散结——桃红四物汤

 

脾肾两虚:健脾益肾,软坚散结——大补元煎

 

阴虚内热:滋阴清热,化瘀止痛——知柏地黄丸


中内 气血津液病证 笔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