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美军眼中的高端海战

2023-03-20 23:54 作者:御坂0414  | 我要投稿

美国军事专家对“高端海战”的解释是“与强大对手的海上对抗”。高端海战的“高”,体现在“战争对象高段位、战争概念高层次、战争手段高技术、战争方式高混合、战争对抗高强度”。可见,未来的高端海战必然是大国之间综合实力的博弈。近年来,美国的战略焦虑感日益增强,为了维护本国的霸权,不惜以战略竞争为名重新在北大西洋地区和西太平洋地区瞄准等量级大国积极练兵备战。为配合国家的战略转向,美军从作战概念拟制、武器装备研发、部队结构调整等方面重置竞争方案,重构未来战争形态。同时,针对等量级大国“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快速提升的现实情况,美军强调重点加强高端海战战争设计与战争准备,以期捍卫其传统海洋强国地位,维持其全球海上霸权。

美推动高端海战能力发展的战略考量

战略重心转向大国竞争后,美军同步开展新一轮军事调整,从外部安全环境评估、未来战争形态认知、部队兵力结构转型等多方面入手,瞄准等量级大国加紧高端战争准备。以此为契机,美军顺势挖掘高端海战潜能,依托其先进军事技术和现有兵力结构,在经费总量基本恒定以及总体战力基本不变的前提下最大限度调整转型,为等量级大国量身打造全新的战争样式。

(一)顺应国家战略转向,以高端战力对抗高端对手

近年来,美国不断加码竞争投入,通过多份官方文件和智库报告阐释长期战略的竞争意图与原则。在此大背景下,美国海军为顺应国家战略和国防战略的转向,于2017年先后发布了《水面部队战略》文件和《未来海军》白皮书,提出美国海军必须紧跟安全形势发展变化,积极适应、自我调整,确保始终牢固掌握制海权,维护美国的海上优势地位。美国海军认为,美国的海上主导地位正面临来自等量级大国的威胁挑战,要想实现全域进入、全球机动、海上威慑、力量投送、维护海上安全的目标,并在冲突与战争中取得决定性优势,就必须拥有制海权。以这两份文件为蓝本,美国海军将其战略从“由陆向海”调整为“回归制海”,并在此后的一系列文件和报告中不断聚焦大国竞争,强调未来作战环境更加复杂且危险,海军必须以新的理念和方式实施作战行动。

美国海军以重夺制海权为目标,以高端海战准备为手段,聚力在北大西洋和西太平洋地区提高有效应对等量级大国挑战的海战能力,不仅满足了美军对于高端战争的总体要求,而且顺应了美国国家战略的根本转向。

(二)有效改善备战基点,以高端战备减少战争消耗

美军认为,高端海战意味着未来针对大国的海上联合作战具有持续时间长、作战强度大以及作战范围广的特点。因此,为有效避免高价值武器装备及通信节点在高端海战中过早过快被毁伤,美国海军希望通过高端战争准备来改善兵力结构,从建强单个兵力单元作战能力、有人/无人协同、全域指挥控制等方面入手,缓解集群式部署方式可能带来的潜在战争隐患。

在战争准备层面,美国海军着重从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增强单艘舰艇、单架战机的攻击力和防御力,并以战时分散编成方式将海上作战部队用于广阔地理空间;二是研发新型舰载无人机、无人水面舰艇和无人潜航器,利用无人平台成本低廉、损失可承受等特点,实现战时的大量部署,并将其用于执行危险任务;三是以“超越计划”为技术架构,设计一个连接武器和传感器的战术数据网络,并和空军一起开发联合全域指挥系统,在战时使舰艇能够向自身雷达难以捕捉的目标开火,实现军种内不同武器平台之间在广阔海域的有效协同。

经过上述调整,美国海军将无人装备、人工智能、先进信息的获取与处理能力有效整合,并将其优势最大化发挥,意图实现战争方式由规模粗放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达成与等量级对手打一场高端海上战争并获得胜利的目标。

(三)顺应军事科技发展,以高端技术实现战争颠覆

大量前沿科技不断应用于军事领域的客观现实,为美军备战高端战争提供了技术支撑,并为其研发颠覆性武器装备和作战理论提供了前提条件。为有效收割军事科技的发展红利,近年来美军不断强调高端战争设计,希冀以军事科技应用为抓手,加紧打造“一场令对手看不懂的战争”。

以此为前提,美国海军计划以“分布式海上作战”为首要任务,构建“一体化全域海上军事力量”。其具体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依托可靠通信网络,实现作战单元和后勤补给单元广域通联;二是部署大量低成本小型水面舰船,实现海上作战力量的广域部署,满足分布式杀伤需求;三是优化舰队兵力构成,依托空中、水面、水下无人作战平台,确保情侦监能力优势,并为广域分布舰队提供弹药和补给支撑;四是依托广域分布的传感器、平台、武器装备和指控节点,获取比对手更快的闭合杀伤链能力;五是拥有抗击对手反舰巡航导弹的大功率定向能和电子战系统。

据此,美国海军基本可在水面攻防作战、反潜作战、防空反导作战及对岸打击作战等领域实现各军兵种灵活编组、分散部署,达成“兵散火不散”的目标,获得相较等量级对手的巨大海战优势。

美进行高端海战设计的实践路径

为有效牵引高端海战准备,美军以大国战略竞争为总指向,以作战理论创新、部队建设规划和武器装备研发三个方面为切入点,加紧推动高端战争设计,提前启动战争布局。

(一)推动高端海战理论创新

针对等量级大国“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的持续提升,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相继提出“分布式海上作战”“远征前进基地作战”等新型作战概念,意在通过分散兵力部署,抵消等量级大国精确制导、防空反导等方面的优势,降低己方高价值目标被毁伤的风险。其中,“分布式海上作战”强调通过海军单舰、单机的中远程火力打击能力和信息作战能力,以分散部署、融合一体的形式实施海上联合作战,其目的是在增大作战范围和效能的同时加大敌方应对难度,提高己方战场生存能力;“远征前进基地作战”强调加强陆战队与海军的力量融合,从一系列严峻的、临时的地点出发,实施更加有效的“瀕海作战”,以增大对方资源投入,其作战重点在于分散作业,为海军开辟海上通道。

在“分布式海上作战”和“远征前进基地作战”两大核心作战概念的理论牵引下,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正在重新塑造前沿地区作战态势。在此过程中,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得以将分布式舰队作战、机动远征编队与海上控制和封锁能力相结合,逐步打造出海军陆战队、海军陆基和海基火力紧密结合的新编队,实现快速部署和高效杀伤,可有效应对“反介入/区域拒止”威胁、控制危机或冲突中的目标海域。

(二)规划部队未来发展方向

美国海军认为,实施“分布式海上作战”需要更大规模舰艇海上编队分散部署。但根据目前的舰艇规模,在编入航母打击群、远征打击群后,海军主战舰艇所剩无几,难以组建大量作战群实施分布式作战。为此,美国海军重新规划兵力结构,力争在现有基础实现“正确的能力组合”。

根据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局最新发布的“30年造舰计划”,美国海军未来将兼顾平衡预算支持水平和舰队规模,致力于采购占比较小的大型舰艇、占比较大的小型舰艇以及大型无人装备,以打造更加倾向于分布式的海上装备体系结构。其主要实现途径在于两方面:其中,降低造价昂贵的大型水面舰艇规模,扩充造价相对便宜的中型水面舰艇规模,形成“高低搭配”;其二,通过大力发展无人舰艇,辅助有人舰艇执行任务,形成“有人—无人”小型编队部署,作为“分布式杀伤”的重要节点。

(三)推动高端海战装备创新发展

近年来,美国海军借助前沿技术创新发展,积极推动海战武器装备革新。

一是在高空武器方面,美国海军研发舰载无人机,优化航母舰载机配备,实现防区外打击方式多样化。例如,研发部署MQ-25A无人加油机,有效拓展F-35C、F/A-18E/F、EA-18G以及E-2D等舰载机作战半径;研发部署MQ-8C无人直升机,增高海上情侦监任务,组成有人/无人不间断海上监视组合。

二是在水面武器方面,美国海军研发、采购大型无人水面航行器(LUSV)和中型无人水面航行器(MUSV),借助无人水面航行器低成本、高耐久性、可重新配置等特性,承载各种模块化有效载荷,推动海军分布式舰队建构进一步发展。其中,大型无人水面航行器主要担负反舰作战、对陆攻击等任务,中型无人水面航行器主要担负侦察监视和电子战任务。

三是在水下武器方面,美国海军积极与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合作,将水下力量作为“反介入/区域拒止”环境下谋求不对称优势的主要抓手,积极探索构建广域反潜探测、舰艇无人协同、水下保障及海底预置等为代表的新型装备体系,力争打造水下无人作战和海底作战新样式。

美进行高端海战准备的方法手段

为加速推动高端海战能力形成,美军认为应从作战力量融合、联盟安全合作、前沿力量部署等多个方面入手抓紧进行海战准备。

(一)强化前沿地区海上力量的有效融合,抢占战场优势

针对未来作战环境更加不可预测的特点,美军强调,面对等量级大国要想在空间和时间维度占据先手,应着重推动海上力量有效融合。其一,通过一体化指挥、控制、通信系统将各类传感器和打击系统连成一体,使各类海战平台的感知能力和攻防作战能力得到更加充分有效的利用,从而确保对前沿地区海域的感知和控制。其二,除分散部署各类有人操纵平台外,强调大量使用各类灵巧、廉价的无人系统,在关键海域的空中、水面、水下作战领域形成整体性作战能力。

其具体作战样式主要体现在:海上编队防空作战时,以“协同效能系统”为依托,将分散部署的各类水面舰艇的防空能力联合为一个整体,从而感知空中威胁、提前预警来袭目标,并确定最佳拦截方案;反舰作战时,遵循“凡舰皆为战”,力求通过增强各型舰艇的对舰打击范围,提升对舰作战综合效能;对岛屿作战时,强调通过分散部署海上打击与两栖登陆兵力,并从多方面对敌实施火力打击和两栖攻击行动,迫使地方分散兵力,无法有效阻止抗击行动。

(二)加紧推动与盟友伙伴海上安全合作,强化地区威慑

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在多份文件中表明,要利用盟友与伙伴的优势在前沿地区遏控等量级大国。通过与盟友伙伴强化海上安全合作,一方面可与盟友实现武器装备“即插即用”的可互操作式配备,成倍增强自身战力;另一方面,可有效依托盟友前沿基地,消解远距离作战地理劣势,最大限度发挥海战武器平台作战效力。

在大西洋方向,美持续提升对俄军事压力,2014年首次提出“欧洲威慑倡议”,力图提升驻欧美军战备和反应能力。2018年,美国海军恢复第二舰队建制,意在与“欧洲威慑倡议”相互呼应,强化美与北约盟国的军事合作,压缩俄地缘空间,增强对俄战略威慑。在太平洋方向,美加速对我国的战略威慑围堵进程,于2020年提出“太平洋威慑倡议”,宣称要强化“印太”军事存在,提高太平洋地区联合部队的杀伤力,从军事上遏制我国。随后,美军确认将在西太平洋和东印度洋重建第一舰队,与第七舰队共同组成战区核心作战力量。

(三)实现对前沿地区海上灵活机动部署,塑造海战态势

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为应对前沿地区海上威胁,计划从三个方面入手调整兵力部署,并积极塑造海战态势。以“印太”方向为例,一是在兵力规模方面,持续向前沿地区倾斜。美国海军目前已将舰艇配比目标设置为海军舰艇总数的六成,而海军陆战队则将持续推动“西太平洋地区移驻”计划。二是在组织架构方面,美国海军提出重建第一舰队,并计划将其部署至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的“十字路口”,选择包括新加坡、菲律宾苏比克、澳大利亚达尔文等地作为母港;海军陆战队则已经在夏威夷建立了首个陆战队濒海团——第三陆战濒海团。三是在力量编组方面,美国海军设想以水面行动群作为基本作战单元,既可以由2至3艘水面舰艇组成水面行动群联合行动,还可以与远征打击群、航母打击群等联合使用;海军陆战队设想构建濒海战斗群,强化建设“一体化特遣大队”,使其规模可根据战场态势变化而调整,平时由两栖戒备群、陆战队远征分队、水面战斗舰艇等力量组成。当危机升级时,可将其与航母打击群、陆战队远征旅或陆战队空地特遣队结合起来使用。

随着高端海战准备的不断推进,未来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在前沿地区的兵力和编制配系将持续发生变化,意在构建量多质高的海战力量,塑造于其有利的海战态势。


美军眼中的高端海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