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交大到清华打车三十分钟,我如何用四年修炼行走?

孙伟航
录取院校: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视觉传达专业
本科院校:北京交通大学 视觉传达专业
初试总成绩 | 360分
政治 | 72分
英语 | 52分
专业理论 | 104分
专业设计 | 132分

大家好,我是孙伟航。本科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视觉传达专业,历经4年,一次试考三次正式考,于2021年成功考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这里将一些经历与经验分享给大家。



2017年,初次尝试:正处大三时期的我决定冲击清华研究生,于12月参加了初试考试,抱着试考心态,主要目的是进行手绘真题模拟,获得116分,未过线。2018年,正式准备:恰逢清华手绘考题大改,题量增加的同时还出了抽象画考题,最终手绘因跑题没过线。2019年,重振旗鼓:这一年除毕业设计外全力准备初试,最终手绘获121分擦边过线,又逢清华史论变题,加入了生僻名词解释及图片类题目,仅差4分未能过线。2020年:全力冲刺:重回梦想清华,在梦清全力备考,先后参加了梦清的冲刺班、押题班、封闭精品班等,是提升最大的一年,最终手绘拿到132分幸运通过初试。 2021年,最终圆梦:紧锣密鼓的准备复试,并最终考入清华。

正面审视自己,我不算是综合能力很强的考生,英语基础薄弱,史论及政治的文字组织能力不足,手绘有基础但也一直拿不到高分。但考研4年就是我不断抗击这些弱点的过程,我将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帮到同学们。


首先是政治提分的分享,2020年政治考到70+,选择题部分得益于将考点总结归纳的学习方法。政治知识内容多且易混淆,将政治知识分成几大章节后细分成若干考点,再针对这些考点针对性的做题,提升辨别考点的灵敏性,在面对选择题时知道考点在哪里,回忆就如开卷翻书一般,能准确定位。分析题部分的提升不仅是花费大量的时间背诵,个人认为更重要的是科学的总结方法,政治大题让人头疼的一是市面上的政治老师众说纷纭,各自都有各自的答法及总结;二是自己总结的精彩了背不住,总结的简洁了拿不到分。我的应对措施首先是选取和自己的语言组织方式最相近的知名老师2到3名,将他们的答案合并总结,对相同相似的语句做筛选处理;之后的总结过程中,采用公式法,将答题思路规范化,例如马原部分的答题多为A与B的关系,我就会先设定(答定义,答A,答B,答A与B的关系,一句方法论总结);毛中特部分则可采用(答定义,答人民,答政党,答国家,答世界,答未来)等等这样的公式,解决了考场漏答,逻辑不清等问题。以上经验及方法仅是我个人的方法,同学们还是要针对自身特点,灵活定制学习计划。


梦想清华的史论课对我提升很大,通过几次课程,面对设计史,从零散知识点的脑中堆砌上升到了更为灵活的理解性学习。另外,史论的模拟考试尤为重要,可以参加梦想清华的模拟测试,通过随机的题目、限定的时间、老师的客观评分,去检验学习成果,远比盯着书本死背提升快的多。


最后是手绘经验的分享,手绘我本身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分数却不尽人意,甚至有几年都没有过线。我认为,在拥有必须的刻画能力后要考虑的不仅是画的好不好,更要想画的对不对。完成手绘考题等同于完成一项设计项目,创作的目的是解决需求而不是单纯的呈现形式美,要想清楚设计类考试和纯艺术造型类考试的区别。换句话说,我认为,扣题比画面效果更重要,效果的好坏影响小范围的分数浮动,而与主题的相关性则直接决定了过线与落榜。这不仅是我的个人经验,也是我多年考试血泪的教训。

在紧扣主题的基础上,要突破的就是创作速度。这里要分享我的真实经历:在一次模拟测试中,我偶然算错了时间,本应5点交卷却当成4点,秉承拼尽全力认真对待每一张画的态度,我必须尽全力完成,竟惊奇发现我提前1小时完成了所有题目,且效果并不差。这让我意识到,我能除了能画的更好来提分,还能通过画的更多来突破瓶颈。接下来的测试中,我用更短的时间去尽可能创作更多的内容,从多个角度去解题。经过最终考试分数的证实,确实有效。2020手绘初试,我除了完成了两篇创意说明外还完成了两组中文字体,两组英文字体,一款标志,3款辅助图形,一张插画,一张海报,一款包装设计及一款门票设计。3小时没有半点喘息,但完成后实属痛快。




以上就是我的经验分享,完成任何一个目标都不意味着能力的飞升,它们只是你努力的阶段性证明,4年的拼搏,我未有过心态的波动,日积月累只为让自己配得上清华研究生。考试阶段暂告一段落,未来设计之路还很长。

四年备考3万多小时的坚持
虽谈不上悲壮
但也可以说是一件非常值得尊敬的事情了人生能有多少次执着
就仅仅只为一件事伟航学长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同学学习这四年基本每年都可以在梦清看到伟航学长虽然每次看到他都十分安静很踏实的一位小哥哥
但每年手绘都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
能在今年上岸清美
可以说是意料之中替他感到无比的欣慰与骄傲
希望他能在清华以及未来的设计道路上扬帆 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