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精读 | 未来两年新能源环卫车需求可达13.5万辆?没那么乐观!

2023-07-14 11:41 作者:环卫在线网  | 我要投稿

文章来源 | 环卫装备设施网

文 | 波比

7月12日,盈峰环境发布《环卫从业人员收入现状及行业电动化趋势白皮书(2023)》(简称《白皮书》),指出目前我国环卫机械化率已达77.92%,但电动化率仅为3.23%。在政策驱动下,2025年环卫电动化需求可达13.5万辆。对此,笔者认为,环卫电动化市场前景虽然可观,但就短期而言,其规模增长似乎并没有预计的那么乐观。

政策:利好未必尽数落实

对于新能源环卫车领域,今年最大利好莫过于今年初工信部等八部门印发的《关于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出:

“试点领城新增及更新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显著提高,到2025年,城市公交、环卫等公共领域力争达到80%。”

80%,可以说是吓死人的目标,可仔细考量却不难发现,这个”80%”是对公共领域车辆整体的要求,而具体能有多少比例落实到新能源环卫车领域,则需要打上一个问号,或者说,需要看各地具体落实情况。

而实际上,各地具体新能源环卫车推广力度是截然不同的。

地方:少数积极落实,大多进展缓慢

推广新能源车环卫车,成都市无疑最为积极,其在《成都市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实意见(2023)》中提出:

”全市新增和更新的环卫车原则上全部使用纯电动汽车(或氢燃料电池汽车),到2025 年,环卫车电动化比例达到60%。“

不仅如此,成都市还进行了力度巨大的补贴,早在去年,其就推出政策,对于新能源建筑垃圾运输车给予20万/车补贴,并将使用新能源环卫车带来的成本增长纳入经费进行招标。

如此大力补贴,才带来了新能源环卫车9.38%占比的好成绩。《白皮书》也是根据成都新能源环卫车增长速度加以推广估计,认为国内37个主要城市的环卫电动化需求总量,到2025年可达13.5万辆。

然而这样估计并不准确,实际上,对于环卫电动化给予如此大政策力度的城市,放眼全国,除了成都,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相对比较积极的是上海,其提出:

“到2025年,上海新能源环卫车占比要不低于30%。”“环卫车辆中用于生活垃圾清运和道路保洁且有适配车型的,新增或更新车辆基本采用纯电动汽车或燃料电池汽车”

上海市环卫电动化比例目前仅有3.28%,基本上是个平均水平,因此,30%看起来依然是个雄心勃勃的目标。根据官方数据,上海可更新为新能源动力的环卫车有将近6000辆。

然而在过去的两年多内,上海市仅仅更新了324新能源环卫车辆。上海市绿化市容局科技信息处处长陈一军在今年初接受采访时表示,预计今年将有400辆环卫车完成更新。

根据《白皮书》数据计算,上海若是想完成其目标,到2025年至少应该拥有2600辆新能源环卫车。

324+400=724,离2025还有两年,能否达到目标,可想而知。

与此同时,对于推广新能源环卫车,更多地区并没有设置一个硬性目标,比如说福建省在《全面推进"电动福建”建设的实施意见(2023-2025年)》中提出:

“鼓励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将新能源环卫车配备比例作为评审因素”

仅仅只是鼓励而已,具体落实多少,笔者认为恐怕要看地方具体的需求和财政状况了。

症结:贵!

前几日,“河南中牟县1160万元买6辆新能源环卫车”的新闻挤上了热搜,一起热议,主流的意见都是认为:太贵了!是不是有浪费或者腐败?

然而只要对业界略有了解就不难发现:新能源环卫车还真就是这么贵!环卫车属于专用车,不比乘用车,其产量、销量都少好几个数量级,自然无法充分摊薄其专用底盘、上装研发的高额成本。因此,动辄将近200万的单车售价也就不难理解了。

常有这么一句话“贵不是它的缺点、而是你的缺点”,可对于如今许多地方的政府而言,新能源环卫车之”贵“却是个不可忽略的问题,原因不难料想:大环境不好,财政也没钱嘛。

比如说前几日被爆出的”保定市公交大范围停运“新闻,因资金短缺,保定市公交的运营方无力承担600余辆新能源公交的过期电池置换费用,全市1300余辆公交如今仅有300余辆在运行。

对于油车而言,老旧了可以凑活凑活用,而对于新能源车而言,使用寿命到期的电池,不仅会有性能问题,更可能有安全、财务问题:在成本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对于新能源环卫车”大干快上”,若干年后财政是否能撑得起其维修、更新所需的庞大一次性成本?

↑这种考量恐怕会拉住许多地方政府掏荷包买新能源环卫车的手。

因此,也许对于现在的新能源环卫车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恐怕是想办法把成本降下来,让环卫电动化进程更“可承受”。


精读 | 未来两年新能源环卫车需求可达13.5万辆?没那么乐观!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