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教育部:这几种情况,考上也不录取!

2023-03-22 17:54 作者:24考研学长  | 我要投稿

考研已经成为一个普遍趋势了,每年都有大批应届生、在职社会人员踏上考研的道路。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可能只顾着埋头苦学,等到熬过初试,甚至复试,才得知自己无法被录取,之前的努力都付诸东流。所以,今天学姐就来跟大家一起盘点会被取录取资格的六大情况,有考研计划的同学需要关注一下。

一、 未拿到本科毕业证
教育部《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中第十五条明确规定,在研究生录取入学前,必须取得本科毕业证,否则录取资格无效。在报名阶段,未取得毕业证大概率不会受到影响,但在网上/现场确认、复试阶段甚至拟录取之后的资格审查中会被发现,从而取消录取资格。能够顺利拿到毕业证的应届生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1. 已经无法获得毕业证了怎么办?

1)只有毕业证、没有学位证
如果未取得学位证,理论上不会被取消录取资格,但是在网上/现场确认、复试、调剂时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有的学校可能会要求考生持有全日制本科双证。

2)没有毕业证、只有结业证
本科结业,是指具有本科学籍的学生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其中有1门以上主要课程(包括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不及格者。如果只取得了结业证,理论上也是可以报考和录取的,但需要以本科同等学力的身份报考。

二、 学籍出现问题
一般来说,考生的学籍只有在籍和不在籍两种,在籍也不能同时注册在两个以上的高校,如果有学籍注册有重复,将会被取消录取。对于调剂拟录取但想二战的同学,一定要跟录取学校沟通好,收到调档函也不要按照要求操作,否则学籍将会被注册,影响之后的报考和录取。比如,2021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取消了一位考生的拟录取资格,就是因为该生的学籍已被其他高校注册。
此外,对于已经在校的研究生想要重新考研的同学,在报名前提供就读学校同意报考证明,并在录取前先办理原就读学校的退学手续,否则在籍的状态会也影响之后的报考和录取。

三、 思想品德考核未通过
在教育部印发的《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中明确规定:“对于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这部分的考察一般会放在复试的综合面试中,可能不经意的一个问题就能看出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
不仅仅是拟录取的考生,就算已经是在读研究生,如果发表了不当言论也会被开除。

四、 体检未通过
有些特殊专业,例如刑侦、航海、体育、医科等,对考生的身体素质有一定的要求。体检的各项指标未达到要求的同学,也不予以录取。

五、 考生类别不符合要求

1. 不符合非全日制报考要求
对于非全日制的专业类型,很多学校明确规定仅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并且在复试和拟录取资格审查时需要签署定向协议。所以对于应届生来说,如果没有签约工作,在报名之前一定要看好非全日制的招生要求,否则就算初试分数足够也无法参加复试、获得拟录取资格。
不过,很多院校会在报名阶段就审查出不符合非全日制报考要求的考生,将会被取消初试资格。所以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注意,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2. 不符合专业背景的报考要求
很多专业对于考生的前置学历背景和工作经验等有一定的要求限制,例如:《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中说明,非法学专业不能报考法律(法学)、法学专业不能报考法律(非法学)、部分管理类专业要求3年的工作经验等。

六、 复试泄题取消拟录取
往年有中国人民大学的考生,在自己参加完复试、但学校的复试工作还未结束时,私下建群讨论复试题目被举报,学校将相关考生的复试成绩记零分,这其中也不乏初试成绩400+的高分考生。

无论这些考生复试成绩记零分的真实原因是什么,这也提醒我们,不管有没有复试完,我们都要谨言慎行,不要忘记考试前签署的诚信考试承诺书:“保证复试过程不录音录像,不保存和传播复试有关内容。”

以上总结的一些问题,有考研计划的同学一定要自查一下,尽量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如果实在避不开也不用焦虑,多多咨询沟通,努力去解决这些问题、降低其影响。最后,学姐祝23考研同学和未来考研的同学一切顺利,都能够成功上岸!

教育部:这几种情况,考上也不录取!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