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论野狐禅】第九期 韦勒克的内外之分和多层次的作品理论 新批评耶鲁时代的最后宗

韦勒克的内外之分
和多层次作品理论
新批评耶鲁时代的最后宗师

韦勒克不承认自己是新批评派,批评其历史眼光短浅,同时在理论上开启了诸多的视域扩展。
自觉的学科意识与内外之分
韦勒克思想的起点

- 追求文学研究的科学性(批评神秘主义等一系列“羞于”科学范式研究的文论)
- 独立自主(内部研究 - 文本研究,外部研究 - 各种其他领域的研究)
- 厘清概念和术语(透视主义)
- 理论和批评实践的关系(理论研究不能大而无当显得空泛,也不能称为单纯的方法论)

作品的“多层次符号体系”理论
韦勒克思想的精华

- 韦勒克认为文学性的本质在于虚构,韦勒克提出文学性核心在作品(和俄国形式主义分道扬镳)
- 作品的整体性是有机整合的符号体系,他从英伽登那里引入了多层次符号体系的概念:

- 层次之间互有关系(地位上并不平等,是功能与实现,能指和所指的关系)
- 每个层次都是不可偏废的

透视注意和两个谬误
韦勒克思想的最终补遗

- 把诗歌和其他文学类型作为一个整体,在和文学史的批评互动中建构对文学的理解
- 具备超越性的视角(通过界定概念和术语,为文学理论史奠定统一框架),理论和现实的需要进行有机结合
两个谬误:
- 意图谬误:把作家创作意图看作评判作品的主要依据(不是合理的标准)
- 感受谬误:把读者的阅读体验作为评判标准的主要依据(把诗和诗的效果相混淆)
这个提法将主客体分裂开来。

之后对于作者、读者和作品的讨论会有不同的理论流派。这个讨论的统合和扬弃是一个辩证法的过程。
图示总结:

下期预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