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变态心理学-03精神分裂症

2023-07-21 10:52 作者:Alana_Lin  | 我要投稿

一、概述

CCMD-3:

病因未明的常见精神疾病

感知觉、思维、情感多方面问题,整体精神活动不协调

认知过程损害

多起病于青壮年,病程多迁延,可能终生,也可能痊愈

二、临床症状

特征性症状:

阳性症状:生发性症状,如妄想、幻觉、言语紊乱

阴性症状:缺损性症状,如情感平淡、言语贫乏、意志减退。拓展阅读:引用笔记已删除

自知力(insight)障碍

自知力

是指病人对其本身精神病状态的认识能力,即能否察觉或辨识自己有病和精神状态是否正常,能否正确分析或判断,并指出自己既往和现在的表现与体验中哪些是属于病态

社会功能受损

病期:CCMD-3:1个月,DSM-IV:6个月

(一)思维障碍

妄想:

关系 ( 牵联观念 ) 、被害、影响、嫉妒

、钟情、夸大妄想等

联想障碍:

思维散漫、思维破裂等

逻辑障碍:

象征性思维、语词新作等

(二)感知觉障碍

幻觉:

幻听 (肯定的、否定的、命令性的)

、幻视

、幻嗅

、幻触

(三)情感障碍

情感平淡

情感倒错

表情倒错

(四)紧张症

木僵

违拗症

刻板症

三、主要类型

(一)偏执型 (paranoid schizophrenia)/妄想型

幻觉:幻听、幻视

妄想:被害、影响、嫉妒、钟情、夸大妄想

其他思维障碍:联想障碍、逻辑障碍

自知力障碍等

(二)紧张型 (catatonic schizophrenia)

紧张性木僵

情感淡漠

言语动作减少

严重时出现蜡样屈曲

紧张性兴奋

兴奋激动

行动暴烈

自知力障碍等

(三)青春型 (hebephrenic schizophrenia)/紊乱型

幻觉、妄想(片段、零乱)

作态

自知力障碍等

特点:

常在年轻时发病,发病愈早,预后越差

常有性相关的想法

(四)其他

精神分裂症样障碍:

病程不足 1 月 (CCMD-3) 或 6 月 (DSM-IV)

其他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四、诊断标准📖:

A. 特征性症状:

下列 2 项以上,均在一月内有明显表现。

 妄想;

 幻觉;

 言语紊乱(例如,常常乱扯或散漫);

 明显的紊乱或紧张行为;

 阴性症状,即情感平淡、言语贫乏、或意志减退。

B. 社交或职业功能不良。

C. 病期:病情的持续性表现至少

6 月

D. 排除心境障碍及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

E. 排除物质或一般躯体情况 。

F. 与广泛性发育障碍的关系 ( 除非出现至少一月的明显妄

想或幻觉否则不作精神分裂症附加诊断 )(APA, 2000) 。

➡️

DSM-5删去了亚型:

研究者认为在 DSM- V 中应当去除精神分裂症的各亚型,

取而代之,通过对精神分裂症临床症状维度( clinical

symptom dimensions )以及病症所处阶段( stages of

schizophrenia )的描述,实现对精神分裂症的

操作化定

义及有效测量

将精神分裂症解构为一系列症状维度(阳性 -positive,

阴性 -negative, 瓦解、混乱 -disorganization, 认知 -

cognitive, 情绪 -mood, 运动、动机 -motor ) , 不同患者

或者同一患者在疾病的不同阶段( stages ),其症状严

重程度和所具有的症状数量可能不同。

去除精神分裂症亚型( subtypes ),而采用症状维度

( dimensional approach )及所处阶段( staging approac

h )进行定义的好处:

首先,这些症状群得到广泛认可,并且基于一系列测量

工具在大批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得到验证。

其次,这些症状维度与精分亚型类似。

但有一点关键差异,即一个患者仅能被诊断为一种精分亚型;但却可以在各个症状维度上都有所表现,即表现为症状集合,从而可在各维度上描述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使描述更精确,更体现疾病表现型的异质性。 最后,使得在区分疾病进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以及考察治疗效果方面更具有针对性:基于症状的治疗。

五、病因

(一)生物学因素

遗传

同卵双生子的共患率为 48%, 异卵双生子的共患率

为 17%

家庭研究:一般人群患病率(1% ),精神分裂症

的家属的患病率要高得多,其子女为13% ,孙子

女为 6%

多巴胺活动过量

多巴胺假说 : 精神分裂症是多巴胺在某些突触部位

的过量活动造成的,或是数量增多,或是突触后多

巴胺受体过多,或是多巴胺受体变得过度敏感。

多巴胺假说并不能完全解释精神分裂症。

抗多巴胺药物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是非特定的,对

其他精神疾病也有效;且其只对精神分裂症的部分

症状(主要是阳性症状)有效。

其他如 5- 羟色胺 (5-HT) 假说,各种假说仅能解

释通过抗精神病药物的效果发现的部分现象,无法

真正解释精神分裂症的病因。

最早的脑成像研究( Debbert ,1983 )使用计算机化的轴

向 X 线断层摄影术,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

脑室

,特别是

侧脑室,比正常人要

核磁共振成像( MRI )研究( Lawire , 1998 )发现,精

神分裂症患者在额叶、颞叶,以及整个大脑的体积上都

正常个体。更多的研究显示出

丘脑和海马的减小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大脑功能特点上也与常人不同。 fMRI 和

PET 研究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

额叶和颞叶区域活动性

减弱

,特别是在完成认知任务的时候( Kindermann , 1997

; Pearlson , 1997 )。

(二)社会心理学因素

早期创伤

家庭问题

严重的应激事件等

(三)认知行为理论

学习与强化

患者注意环境中无关刺激,不知道如何对他

人做出社会认可的反应

(四)心理动力学理论

Frued

认为精神分裂症是病人倒退至早期的(幼年

的)自我状态:

表现出受压抑的潜意识内容的泛滥;

退行至幼年阶段。表现为说话口齿不清,不讲卫

生等;

现实性与非现实性的混淆,由此引起概念、抽象

及整合性思维障碍

新心理分析学派 :

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焦虑的作用

精神分裂症起源于人的焦虑并以混乱的方式对待

他人

所谓的精神分裂症,似乎是为了逃避正常的生活

,逃避焦虑,对付恐惧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行为方

六、治疗

(一)药物治疗

 以药物治疗为主,结合心理治疗和社会干预。

 药物治疗目前均是对症治疗,而不是根治性的

,但治疗有效。

 因精神分裂症的病程是反复发作的过程,有研

究者提出精神分裂症在头 5 年波动约占 75% ;

 15 年内波动约占 15% ;

 维持治疗时间应长于 5 年,甚至终身服药。

(二)心理干预

1 、心理教育程序:有关疾病的知识-病因、病程

、服药等

2 、情感联络与交流训练:加强交流,减少冲突

3 、社会及特殊技能训练:提高社交技能,教授生

存技能

4 、行为管理训练:强化技术、问题解决训练

5 、家庭干预:降低情绪表达-减少面对面的时间

、减少批评性评价和敌意、给病人一定的自我决

定权利等

变态心理学-03精神分裂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