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传出去 希望在远方
暑期,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梓玮志愿服务队来到恩施高坪进行为期12天的支教活动。时光飞逝,转眼支教活动就到了结尾,离开的前一天,进入教室就看到同学们在自发完成黑板报,告别对于他们来说应该是一件重大的事情,所以才如此重视。


在回家的火车上,孩子们的笑脸,与他们从陌生再到熟悉的每一个画面,在我脑海中重现。以前看到支教视频下的评论“你只是陪伴他们一阵子,但他们会记得你一辈子”,那时的我总觉得小孩子情绪来的快去得也快,短短的支教时光根本不会产生什么感情。但在离开时,他们赶来相送,远远看到他们挥别的手,我才真正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无论以后他们还会不会记得这段时光,但那一刻的感情一定是真挚的,带给我的感动也会让我在成为教师的道路上充满勇气和力量。这也让我真正意识到小孩子是可以感受到真心的,用真心对待他们就会收获他们的真心。想要真正做好一名教师,必须用真心对待学生,这样才能真正地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他们,才能“对症下药”,这是教学的良好开端,更为之后的教学中建造高楼大厦打下坚实地基。


经过十二天的生活与教学陪伴,跟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些难忘的回忆。我关注到一个上课很调皮,而且错题总是很多的小孩,提醒他好好听课他也总是满不在乎的样子,我没有过多思考就将他归类为天生不爱学习的那一类学生。之后上课时就没有再过多关注他的情况。后来给他单独辅导时,一样的知识点要讲好多遍,他才能勉强听懂,但是他真正听懂一道题的时候眼睛亮晶晶的,虽然他的脸上没有明显的笑容,但是在他身边可以感受到他心情变得很愉快,在下一节课提问这个知识点的时候,他也特别积极。在一次聊天中他说:“在学校,老师讲几遍我听不懂,老师就不管我了,慢慢我就不想听了,其实我挺想听懂的。”他说这句话的时候,脸上表情有些委屈,声音也很小。我明白了他的满不在乎或许是想要保护自己的自尊心。
我心中感概万千,首先我意识到在没有深入了解的情况下,我就盲目地给他定性为天生不爱学习是多大的错误。每个孩子都是一张白纸,成长过程中除了家庭环境,受教师影响最大。以成绩好坏来定义一个孩子是很多老师的误区,我们不应该放弃任何一个孩子,对每个孩子都应该平等,解决孩子的问题也要以事实为依据,不应该主观判断,冤枉任何一个孩子,当孩子有情绪问题时,要主动与他们深入交流,及时解决问题,而不是任其发展到无法挽回的地步。其次中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上学人口基数大,而老师稀缺,班级人数多,老师只能以大部分人为主,往往忽略小的群体,这是无法避免的问题,不是一两个热情认真负责的老师就可以解决的。这次我们支教的队伍比较大,我和另外一个老师只带了十五个小孩,任务也只是辅导他们的暑假作业,讲一些作业上的知识点。我可以在很多空闲时间去重复地给一个小孩讲知识点直到他听懂为止,但在学校老师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这样做。我认为只有增加教师数量和质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在社会中具有较高的认可度,但想提高教师数量根本上要提高教师薪资待遇,这样才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提高教师质量要提高对教师选择的标准。但想真正解决这些问题任重道远。
有一个作业比其他人多好几本的小孩也让我印象深刻。放学时他的家长来接他时问了一句作业写完了吗,那个小孩支支吾吾没有回答,他的家长突然开始大声质问。周围都是他的同学,我看到那个小孩头越来越低,在面对愤怒的家长时,他没有一句反驳,应该早就习惯了这样的场面。我说,阿姨他今天写作业挺认真的,但是他的作业太多了,他这个年纪做不完是正常的。我话还没说完就被小孩家长打断了。她说,下次他再不写你直接打,然后继续指责自己的孩子。我没有再开口,家长并不关心孩子的学习状态,她在乎的只是这个孩子有没有按自己要求的那样完成任务或者是进行成长的每一步,我说什么都无济于事。离开时,小孩怯生生地跟我说再见。看着他小小的背影和背上沉重的书包,我感受到我的力量是多么渺小。我没办法指责家长,虽然国家不断强调减负,却无法影响家长望子成龙的愿望,她为孩子买的每一本练习册的钱,也都是她辛苦赚来的。我思考了很久,可是越思考越让我明白,现在的我远远没有改变这种现状的能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与自己所承受的生存压力有一定的关系,正是因为他们明白生活的不易,才更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出人头地,未来可以生活得更加轻松。这无可指责,但是也应该让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这两者很难平衡。或许教师应该成为家长心中那把秤的砝码。而具体应该怎么做,我也会在未来不断探索。
这短短的十二天,是我第一次以教师的身份站在教室,拥有了我的第一批学生,在这个岗位,我才真正与十八年来教过我的所有老师共情。我理解了他们对学生的殷切期盼,理解他们的劳累,理解了高中年轻班主任的眼泪。在此刻我同时拥有老师和学生的双重身份,我也能更好地理解学生。这段时间的感受和积攒的教学经验,是我以后真正走上教师岗位时拥有的一笔巨大财富。我很幸运遇到一群可爱的小孩,我会深刻记得在这里每一天。(通讯员 马思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