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01说人话版《精神现象学》——导论

2023-02-03 13:29 作者:李政蔓  | 我要投稿

人们有一种自然的想法,即,人们是通过“认识”来研究“事情本身”。也就是说,把认识作为一种理解事物的工具,在研究事情本身之前,得先搞懂所使用工具的有效性。

理由是,其一,可能存在不同的工具能达到研究“事情本身”的目的,万一有的工具是错误的工具呢。其二,得知道这个工具能研究“事情本身”到何种程度或范围,以至于我们知道使用这个工具时所能探知到关于“事情本身”到底是不是它的全部。

第一段所提的这些人的这种想法,一定会变成一种信念,即相信“认识”和“事情本身”之间是隔离开的,进而相信通过认识得到事情本身,是很矛盾的。


因为既然这是一种工具论(即认为“认识”是了解真理的工具)。那么通过操作使用工具,就一定会改变事情本身的形状,或者发现事情本身永远浸泡在“认识”这种媒介里(即不能得到一个干干净净的“事情本身”)。

 

接着,这些人就说了,那我们就研究清楚认识这种工具或媒介,到底改变了事情本身多少,或者事情本身在认识的浸泡里到底有多少是媒介影响了的。然后我们排除这个影响,补救一下不就好了吗。

 

黑格尔的批判:这样是不对的。

因为,如果我们知道了工具对事情本身造成什么影响,不就意味着知道工具和事情本身之间的不同了吗,不就意味着我们已经知道事情本身了吗?那为什么不直接研究事情本身,还要多此一举去研究工具呢。

 

所以这样的说法——考察工具并先研究工具所带来的影响,再减去其影响,这样的说法,其思路是错的。

 

错在,他在完全不知道何为“事情本身”的时候,就假定了存在一个“事情本身”作为“真理”。

同时更假定了,认识站在一边,事情本身站在另一边,即假定存在这种对立。

但同时又接受“认识”作为工具有其真实性,否则也就不可能认认真真的研究这个工具。也就是说承认“认识”里面也蕴含着一部分真理性。

 

现在我们看到了这奇怪而矛盾的地方:认识既是真理的绝对对立面,又含有一点真理。那么问题来了,在这种沾沾连连的情况下,你要怎样把“认识”对“事情本身”的影响干干净净的区分开,以便于得到一个完全纯的真理呢。

 

这就是这种想法的错误之处。

 

 

这种看似谨慎的态度,让人不禁觉得与其说他害怕犯错而谨慎,不如说害怕真理而不敢承认和不敢靠近真理。

 

这是一种恐惧症,进而找了其他的理由(比如说,让我们先研究研究工具吧)来转移恐惧。恐惧面对事情本身,恐惧到达真理,恐惧那个唯一绝对。

 

而我们又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我们相信只有一个真的。即只有绝对是真的,只有真理是绝对的。这个结论。

不相信这个结论的人,会认为除了一种绝对的真理以外,还有别的性质的的真理。那他们就背叛了“绝对”的这个概念含义,就是除此之外没有其他。

 

对待工具论者和认为还有别的真理者,我们应该怎样呢。不去管他就好了。且我们知道他们是错的,就也不用管他的理由和借口了。更不用费心去为他何至于此或者他借口的谎言去找答案。原因是,它们会被历史的车轮当做随意偶然而被抛弃掉的。甚至当他们使用真理,认识这些字眼,也会被认为是一种欺骗。

。识、真理、客观等等这些概念的意义,已经被大家所熟知了,或者假装说,每个人本身就已经更具有有这些概念等等,这是一种逃避责任的计谋。避重就轻,就可以不必承担提供这种概念的意义的科学任务。

也就是说,这种说法,只形成了一种空的知识现象,当科学出现时,空的只是现象会立即消逝,所以我们压根不用管。

 

但是要注意的是,科学出现,是作为一种过程,即正在出现过程中的科学,本身也还是一种现象。还不是真正的,已经实现了的,和展开了的科学自身。

 

所以,科学作为过程出现的现象,和把不真实的知识称为科学的现象,都是现象,没什么差别,都还不是科学不是真理。(所以不必管已经出现了的现象)

 

但是科学毕竟最终会摆脱这种现象,而它要做到摆脱,就只有转过来面对着这种现象。

 

为什么必须通过面对的方式来摆脱这种现象?

因为科学不能用断言这种方式,断言是一种诉诸存在的方式,那些不真的知识所用的就是这样的方式。断言科学一文不值,如果科学也这么办,那么它们的价值也就都那样了。所以不能。

科学也不能用揣想的方式,因为揣想,是认定在踹想这种不真实的知识有真实的东西,即在不真实里有科学。假如用这样的方式,一方面,是诉诸存在的错误,仅仅是根基不稳的断言;另一方面,他还诉诸自身,并不是那个现实的已经完成了的自身,而是存在于揣想这种不真实的知识里的现象的自身。(一种坏的存在方式)。

(这里还没说为什么只能通过面对现象的方式摆脱现象)

 

既然谈到了显现为现象的知识,我们就这个概念加以陈述。

1这个陈述本身是片面的。因为它只以一个东西为对象,就是这个正在显现为现象的知识,这是很片面的。所以这个陈述本身也不是那种发展运动着的科学。这样看来,不如说这种陈述被视为一种自然意识的道路,一种向真知识发展中的自然意识的道路,黑格尔说这是灵魂的道路。一条灵魂穿过自己的本性给它预定下来的过站,也就是经历他自己的一系列形态,从而纯化自己,成为精神。灵魂在充分地或完全地经验了他自己以后,就认识到他自己的自在。

陈述显现为现象的知识,是一条自然意识否定自身 毁灭自身的道路。是怀疑和绝望的道路。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这个怀疑是对现象知识的非真理性的一种自觉的洞见。对于这种怀疑来说,只有真正没现实化的概念才是最实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会永远怀疑永远毁灭自己。这当然是绝望的。)

 

因为这种怀疑(在概念现实化之前)会一直怀疑,所以他也不是那种“决心”,即决心只认自己的行动是真实的别的一切都不予以听从的决心。

原因是,自然意识在怀疑之路上经历的一系列的形态,就是意识自身成为科学的发展形成史。

而上面这种决心,是把意识这一系列发展过程,以决心这种简单的方式、当做已经实现了的或完结了的东西呈现出来(即取消了怀疑的过程,没有经历发展而到达)。所以,这个怀疑不是那种已经完结了的决心。这是一种不真实的情况。原因是,尽管遵从自己比听从别人的权威高强些,但是听从的来源虽然不同,却不能保证使意见的内容有所改变,不一定在错误的地方出现真理。如果执着于意见或成见系统,那么意见来源于谁,别人的还是自己的,没啥差别。

也就是说,直接下定决心选一个意见来源去相信,是不对的,因为没有经过意识发展的路,而这才是一条走向科学的路。

 

相反地,应该有对显现为现象的意识的全部领域都加以怀疑,只有通过这样的怀疑主义,精神才能善于识别真理。

 

而那种意识,那种直接想识别和审查那种意识(决心),它本身还充满和纠缠着各种观念 思想  意见,所以没有能力做走向科学的道路。

 


01说人话版《精神现象学》——导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