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地探访:核战爆发后 哪里才是生命的“诺亚方舟”?
冷战时期,美苏展开核军备竞赛,双方争相制造核弹头时,也在加倍建造能防御核打击的隐蔽所。

“生存的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这些能够与外界污染环境隔绝,担负生命重托的“诺亚方舟”内部都是什么样子,今天就让我们去看看吧。

全套防化服是核弹袭击后,在外部活动必备的装备。而在隐蔽所内,完备的过滤系统可以提供安全洁净的空气。

即使爆发核战争,官员们依旧有自己的独立办公室。

这位老兄在查看制作精细的核弹爆炸演示模型。

敲黑板,这里将教授大家所有核战争爆发后该具备的生存技能。

美女摆出政府官员的姿势,准备听取交通部门的汇报。

这里居然还有棋盘,想得真周到。

巨大的对讲器。

隐蔽所里的日子很难捱,你也可以读读这些古老的杂志消磨时光。

有些电话线已经被切断。

仓库,这是个重要的地方。

各种宣传挂图。

各种标牌。

隐蔽所内很狭小,每个人只能分到一个小椅子的空间。

其他位置都被防毒面具和各种物资堆满。

这里,苏联“原子弹之父”库尔恰托夫的警告会重复无数次。

挂图:出去之后,该怎么做。你真的还想出去散步吗?

谁会在这里继续工作?

防护服到处都是。

所有设备旁边都有操作说明,因为战时,很可能操作人员只是一个平民。

巨大的空气过滤装置。

巨大的屏蔽门。

这里储存了足够人们使用好几年的物资。

隐蔽所指挥部。

这里还有警察联系的电话。

核弹爆炸后,污染物分布范围计算卡。

战备值班室。

对于很多人来说,坐在这里实在难受。

辐射检测仪。

你真的打算进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