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怀和现实,《莎木3》带来的效果

其实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个坚定的SEGA粉。从早年的《VR战士》《死亡之屋》再到SS上的《樱战》《索尼克》,再到后面的《如龙》《战场的女武神》···可以说我的游戏的经历一半是SEGA带来的(另一半是光荣)。作为一个SEGA粉,如果说到SEGA那就不得不说SEGA的一个“神作”和一个“神人”···神作就是最近才发售的《莎木》,而这个“神人”就是《莎木》的制作人—铃木裕。
在早期的主机行业是索尼、任天堂和SEGA,那时候微软还尚未参战。在当年的三国争霸中,SEGA和任天堂从某种角度上说是在被索尼单方面吊打。同时期的SS(土星)被索尼的PS1基本是爆锤,其销量也只是到对方一个零头而已。而同时期任天堂的N64也是被吊打的,但好在有掌机市场的保护才不至于太惨。但是对于SEGA来说,这样迟早会被对方打死,于是···SEGA决定开始推出新的主机,以此来击败索尼。终于在1998年推出了新的主机—DC(国内玩家戏称蚊香)。但是DC的出生并没有给SEGA带来好运,因为缺乏第三方游戏厂商的支持同时还无法兼容SS的游戏等诸多原因导致DC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畅销,而且更倒霉的是它所面对的对手是被誉为一代神机的“PS2”,在多方面的打击下DC的销量更加惨淡。为了改变战局不利的情况SEGA决定搞个大动作···那就是在DC上出一款能足以扭转乾坤的作品,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款人尽皆知的国民级游戏。而这款游戏,也就是本文主题—《莎木》!
虽然SEGA有心杀贼但是奈何无人敢接这个项目,因为这个项目的使命太重了,弄不好遗臭万年不说还可能会让公司万劫不复。这个时候公司高层思来想去就让SEGA的“百胜将”铃木裕去接盘,铃木裕在进入SEGA之后也不断创造出了《太空哈利》《超级赛车》(玩过《如龙0》的应该很有印象)等热门游戏,甚至还有《VR战士》这种殿堂级的游戏。而铃木裕在这种“百胜将”的名头下就非常自信的接盘了。但是公司后面也就发现不对劲了···因为这款游戏预算在不断的增长,甚至高达7000万美元,甚至上了新闻。但是在高投入的情况下SEGA并没有获得高的回报,《莎木1》的销量仅仅是30多万,而续作《莎木2》才达到十几万,两部全球销量加起来才一百多万套,这已经不是一个惨字能形容的了,而SEGA也彻底进入到了万劫不复的状态,最终社长大川功于2001年1月31日正式宣布从主机硬件市场退出,彻底不跟索尼他们玩了。很快SEGA便将积压在库房里的近200万台的DC以9900日元的超低价进行对外甩卖,从而十分具有讽刺意义地成为日本当年的畅销主机之一。而在当时有人算过,必须全球的玩家买两台DC才能让《莎木》回本。面对这样的惨状铃木裕这个“百胜将”所面对的可谓是狂风暴雨。仕途戛然而止的同时公司的高层也让列出7000万美元的开销,因为有人怀疑他挪用这笔钱去桂林游山玩水去了,在这种大环境下铃木裕黯然的退出了舞台,离开了SEGA,而《莎木》的故事也就此戛然而止。直到今年《莎木3》发售,铃木裕才开始继续这个故事。
早在《莎木3》发售之前,我就跟我的一些群友说过,“如果《莎木3》首周销量过3万,我给群友一人买一份。”···果然事实就是这么残酷,《莎木3》的首周销量连2万都不到,以目前的节奏来看基本也是暴死的状态了。虽然这种情况是在我的意料之中,但是就我个人而言却也是有点难以接受的,毕竟作为一款殿堂级的游戏,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游戏这么多年过去了却依旧如此。我不是《莎木》粉对他也不是很感冒,但是我不否认《莎木》是款好游戏,他真的是一款好游戏!同时我也认为它不像是一款游戏,反而像是铃木老头的行为艺术展示。别的先不说,但从各个方面说这款游戏都对得起SEGA的投入和当时的战略目标,因为就现在来看它开创了无数游戏的先河,比如现在随处可见的QTE,再比如现在的开放世界系统···毫不夸张地说,在当时的条件和技术力下,《莎木》几乎就是一个的仿真世界,因为它足够真实。但是要命的地方也在这里,因为它太真实了,太艺术了。用铃木裕的话来说就是“追求真实!”
你觉得街道场景太假?没关系,我们做个现实的城市给你看···
你觉得街坊邻舍NPC啥的翻来覆去只会那几个词?没关系,我们的NPC台词会不断刷新,甚至会全程语音···
你觉得主人公不吃不喝还有钱太假了?没关系,我们会给你安排打工和吃饭的···
这种不择手段的追求真实,不知道该说是铃木裕一根筋还是该说铃木裕的敬业精神,而且这种真实放在开放世界那就是一种灾难。比如我刚刚说的游戏中NPC的剧情,即使一个普通的NPC身上也有足够多的台词可以让你刷,而且还会随着游戏的推进会不断的更新并且还是全程语音,真实太敬业了。而这些NPC的台本加起来估计快和一本中篇小说一样长了,这些文字量先不说光是这个全程语音的声优费估计就能吓退一帮制作人。而且《莎木》的经费总是用在一些奇怪的地方,比如天气···制作组为了更加还原甚至不惜到处翻找当年当天的报纸来看看当天的天气情况。甚至还去当地取材进行建模的还原,但是这都不是重点。重点的是《莎木1》的容量高达三张光盘,但是当玩家三张盘打完之后发现整部战斗没几场不说更主要的是故事都没有讲完,而玩家全程基本就是对着一个男人大腚在满世界瞎跑。与其说《莎木1》是一款动作游戏,不如说这是一款生活模拟游戏而更加贴切。因为这些原因《莎木1》销量惨淡也是在情理之中,而到了《莎木2》铃木老爷子似乎发现了不太对劲的地方,于是也开始接地气了。加快了游戏的流程不说,也新加入了各种小游戏,战斗,场景等各种元素来回血···但是,因为《莎木1》的伤太深了导致《莎木2》反响还不如《莎木1》,这种投入和回报在当时俨然成了一个笑柄。而《莎木3》就现在来看还是那句话“旧瓶装旧酒”,而铃木老爷子对于玩家们的建议也是秉持着虚心的接受,然后该干嘛干嘛···因为他的宗旨就是,“老子卖的就是原汁原味的老游戏,你爱玩不玩。”所以一切回归正常,也许是众筹来的钱花起来不心疼,《莎木3》老爷子又开始了他的行为艺术了,又开始跟《莎木1》一样进行慢节奏的生活了,通篇下来又是一个故事没讲完,以这个节奏来看要想讲完整个故事估计后面还有《莎木4567》,但这辈子能不能出来就看命了,就目前这个销量来看···可能得等到下辈子了。不过这里值得一说的是,当年陪同铃木老爷子做游戏的人中有个年轻人,他继承了老爷子的这种开放世界的思路,也继承了《莎木》的这种游戏模式,没过多久他就他就将这两种思路缩小并且取其精华制作出了新的游戏,这个游戏叫《如龙》,这个年轻人叫名越稔洋。
在现在游戏环境下还能有这种保持自己游戏风格和游戏态度的制作人真的很不容易,但是因为科技的发展和时间的转移,当年的莎木玩家也逐渐老了,而曾经的年轻玩家也已经成了被快餐游戏惯坏的孩子了。在如今的快节奏的生活中像《莎木》这种游戏只会是越来越少,而厂商在以怀旧和重制等噱头下在不断消耗着玩家们的情怀和青春,使其不断的为那些粗制滥造或者敷衍了事的东西买单,虽然其中也有精品但是···无论怎么弄都是不断消耗游戏的IP和玩家们的情怀(这里我就不列举让我心痛的游戏和厂商了)。而铃木老爷子他和他的《莎木》在现在的游戏环境下被人称为“行为艺术”,但是老爷子却也是真正做到了原汁原味的怀旧,从这点上他对的起当年的那些老玩家了。至于新玩家认不认可···那就不是他的事了。但是情怀归情怀,有些时候情怀不能一直用···毕竟这个世界还是非常现实的。但是如果你像现实妥协了,而没有了情怀···那么你也只是成了一副躯壳。其实在写这篇文章前我心里一直在想该怎么写,动笔的时候也一直也还在思考该怎么继续写下去,或许最后还是回归原点才是最好的。这也是我经常和我的好友讨论的一个话题,为什么现在玩游戏的感觉和当年完全不一样了,没有了当年的那种激情和热血?虽然依旧热爱,但是却早已不复当年之勇。能查攻略的地方就查攻略,能速通的就不去墨迹···就连我有时候回到家甚至游戏机和电脑都不想开,以至于现在更新的视频还停留在10月···究竟是生活改变了我们还是年龄改变了我们?但是处在这种快餐游戏文化中,面对这种甘醇的老游戏却也非常激动,面对还有这种坚持自己理念的游戏人也感到珍惜。虽然老爷子的《莎木》在这个快节奏的生活中显得是那么的格格不入,但是他的理念和他的游戏却也是非常珍贵的。我不是一个《莎木》的粉丝,但是我作为一个SEGA粉,也作为一个古板的老玩家···对于老爷子的这种精神还是非常敬佩的,因为···我也是掏钱了的···毕竟,我也是一个游戏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