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斯的装甲


1917年服役,总产量22辆
战斗全重:30吨
乘员18人:车长、驾驶员、炮手、装填手,12名机枪手、2名机械师;
车长:7.35-8.00m
车高:3.40-3.50m
车宽: 3.10-3.20m
推进系统:2台戴姆勒直列4缸、水冷汽油机动力装置最大功率为100马力
速度:公路速度9-15公里/小时,越野4-8公里/小时
最大行程:公路60-80公里,越野30-35公里
武器:
1门57毫米诺登菲尔德火炮
6挺7.92毫米MG08/15机枪
装甲防护:前装甲30毫米普通钢板、侧装甲15毫米普通钢板、装甲6毫米普通钢板


生产时间:1934~1937年
生产数量:1493辆
战斗全重5.4吨
乘员:两人
基础武备2挺MG13/34型7.92毫米机枪

装甲强化版一号


生产时间:1935~1943年
生产数量:1856辆
战斗全重9.5吨
乘员:两人
基础武备1门20毫米机炮+1挺7.92毫米机枪

Ⅱ号坦克L型——山猫侦察车,乘员4人,配备一门KwK 38/39型20mm机关炮


生产时间:1938~1942年
生产数量:1400辆
战斗全重:9.7吨
乘员:四人
基础武备1门37毫米火炮+2挺7.92毫米机枪


生产时间:1937~1943年
生产数量:5774辆
战斗全重:23吨
乘员:五人
基础武备1门37毫米/46.5倍径KwK35/36火炮+3挺7.92毫米MG34机枪

配备50mm炮的三号坦克


生产时间:1937~1945年
生产数量:8553辆
战斗全重:25吨
乘员:五人
基础武备1门75毫米KwK37 L/24火炮+2挺7.92毫米MG34机枪
图为H型配有一门75毫米KwK40 L/48火炮


因遭遇“T-34危机”而在1941年11月末由戴姆勒—奔驰公司(DB)研制的一种新型坦克,试验车安装有莱茵金属公司设计的装备75mm L/70长管火炮的炮塔。1942年春戴姆勒—奔驰公司完成了试验车VK 30.02(DB)型,采用倾斜式装甲,炮塔安装在车体前部,并装备较大的锥形火炮护盾,自重有35吨,装甲厚度80毫米,行动距离达到195千米,由于吸收了T-34的节省工时的优点,比同期竞争对手奥格斯堡—纽伦堡(MAN)机械厂的方案节省了三分之一的时间,但由于VK 30.02(DB)设计重心靠前,并且没有办法扩大座圈加装更大威力火炮及相应炮塔,无法提升火力使其最终输给了MAN方案。


生产时间:1943~1945年
生产数量:6000辆
战斗全重:46吨
乘员:五人
基础武备1门75毫米KwK42 L/70火炮+2挺7.92毫米MG34机枪

混编的4号H型与黑豹


生产时间:1942~1944年
生产数量:1347辆
战斗全重:57吨
乘员:五人
基础武备1门88毫米KwK36 L/56火炮+2挺7.92毫米MG34机枪

可防磁性反坦克雷


生产时间:1943~1945年
生产数量:492辆
战斗全重:69.8吨
乘员:五人
基础武备1门88毫米KwK43 L/71火炮+3挺7.92毫米MG42机枪

可防磁性反坦克雷


生产时间:1944年
生产数量:2辆
战斗全重:188吨
乘员:六人
基础武备为1门128毫米KwK44 L/L55火炮+1门75毫米KwK44 L/36.5副炮+2挺7.92毫米MG42机枪

(自行反坦克炮、坦克歼击车、自行防空炮、自行火炮、实验车待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