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政治经济学名词解释》37、劳动力商品

2022-04-11 10:22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政治经济学名词解释》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徐禾主编】

【如有错漏或其它问题,欢迎指正】


37、劳动力商品

  劳动力也叫劳动能力,它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马克思说:“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体力和精神力的总和,它存在于一个人的身体中,他的活的人体中。”[i]

  劳动力是任何社会中一切发育正常的人都具有的。但劳动力成为商品却是资本主义制度所特有的现象。劳动力成为商品需要以下两个条件:第一,它的所有者必须在法律上是自由的人,只有这样,他才能“自由地”支配自己,把自己的劳动力作为商品来出卖。如果象奴隶或者农奴那样没有人身自由,他就不能把自己的劳动力作为商品来出卖了。第二,劳动力的所有者必须没有任何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他除了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以外别无谋生之道。也就是说,他必须是在生产资料方面“自由”到一无所有的程度。

  这里需要指出,劳动力作为商品出卖,它的所有者必须是接照一定时间一次一次地来出卖;如果他把一生的劳动力一下子卖光,那实际就是出卖他的身体,就是卖身为奴,而不是出卖劳动力。

  和其他商品一样,劳动力商品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重属性。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如何确定呢?它同样是由生产从而再生产这种商品所必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由于劳动力只存在于活人身上,而为了维持一个人的生存,就需要有一定数量的生活资料,如食物、衣服、住房等等,因此生产劳动力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可以还原为生产维持工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其次,劳动力的所有者是会衰老、死亡的,为了使市场上能不断地供应这种商品,就必须有劳动者的第二代来补充。因此,在生产劳动力的生活资料中,还应该包括工人为养活其子女所必需的那一部分生活资料。

  最后,资本家不仅需要粗工,而且也需要一定数量的技术工人,而工人要掌握某种技术就必须经过一定的教育或者训练,这也得耗费一定的物质资料。因此,在劳动力的价值中,还要包括工人在接受教育或训练上所支出的费用。

  总之,“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来决定的。”[ii]

  所谓工人必需的生活资料,它的数量和种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由于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的不同,工人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数量和种类是有差别的。但是,如果从某一国的一定的历史时期来看,这部分生活资料的平均范围总是一定的。

  和其他商品不同,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有这样一个特点,即它是价值的源泉,在它的消费过程也就是劳动过程中,能够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资本家通过对劳动力的使用,不但能够收回他在购买这种商品时所支付的价值,而且还能够得到一定量的剩余价值。资本价值增殖的秘密就在于此。资本家所以要购买劳动力,就是因为劳动力有这种特殊的使用价值。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由于实现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消灭了人剥削人的现象,因而就从根本上消灭了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劳动力已经不再是商品。


[i]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57页。

[ii] 马克思:《工资、价格和利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第146页。

《政治经济学名词解释》37、劳动力商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