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华为管理手册--流程管理(第三章)(读书笔记)

2023-09-13 22:24 作者:质量管理人成长记  | 我要投稿

1.流程分层

非实体上的物理分层,是一种分析问题的业务逻辑方法。

第一层:明确流程对于业务的价值

第二层:定义业务的最佳路径

第三层:二级流程业务逻辑,以及业务控制点与关键决策点

第四层:要明确各个角色在业务当中的具体动作

第五、六层:工具与模板

考虑到业务的差异性,必须兼顾标准化与灵活性,在华为公司,三层以上的流程是公司统一的,不允许变,各地区部仅被允许在四层流程上做本地业务适配,但必须报公司批准,各代表处仅能做五层、六层方面的流程适配工作,末端可以灵活,主干必须清晰,流程的变化是严格管控的。

2.理解流程分层

第一个问题:分层还是分级?

我首先想到了老QC七工具里面的“分层法”,DFMEA里面的“框图”和“结构树”,但“分层法”是将收集来的数据按来源、性质等加以分类,将性质相同、在同条件下的数据归在一起,从而将总体分为若干层次,分别加以研究。“分层法”仅是分层,不一定有特定的层级关系,而流程分层准确来说是分层级,既要分层也要分级,和DFMEA里面的“框图”和“结构树”更像。

第二个问题:可不可以不分层级?

举个例子,我们就在通常所说的第一层级文件《管理手册》8.4章节将采购流程写得很详细很具体,按照第二层级程序文件,甚至是第三层级制度和规定的要求来写,会怎么样?

①无论是ISO9001还是IATF16949标准现在都未规定“非如此不可”的文件层次,所以,只要你能写清楚,从符合性的角度来说,标准都不会反对。

②如果是一些业务简单的小型公司,比如创业的软件公司,所谓的采购只涉及买买办公用品,电脑外设,涉及的金额也不大,我认为确实没有必要单独搞一个“采购控制程序”,完全可以在手册里面简单描述一下流程(如:申购→老板审批→采购)和要求(官方旗舰店采购)即可。退一万步来说,就算有人担心会有“失控”,这种“失控”对公司影响其实微乎其微。如果是集团公司采购,还是办公用品,但每月涉及金额高达数十万,管理的方式还可以和上述一致吗?大家思考……

③如果是一家造设备(如:摆床生物反应器)的的创业公司呢?钣金外包、购买电子料、购买塑料件、细胞培养袋要外包辐照灭菌等等,把这些活动流程和要求都写在手册里会怎样?——每个人都看得头疼。

因为是手册,最高管理者需要看,但是他不需要去看具体某个活动怎么做?比如“……采购将图纸和技术要求通过邮件发给备选供应商,要求供应商在2个工作日内回复报价,……”(如果批量产品,可能还涉及到评估供应商质量和交付能力的具体要求),对最高管理者来说,他看了一堆“无关的废话”。

因为包含比价采购流程、招标采购流程,比价采购的员工要看,但是他却并不想看到招标采购流程,更不想看到手册的其它部分内容,这与他何干?

更令人头疼的事是,由于纳入了太多流程级甚至活动级的要求,手册被频繁修改,还需要排队修改。——采购部修改提流程后,质量部要等待生效才能修改其关于首抽检,抽样片数的要求?用不了一年,我们的手册就会从最开始的“A/0”版本升级到“Z/9”版本,接下来要给什么版本号?客户、外审老师又怎么想?

④综上,流程是否分级不应该是按照某教材的标准模板来,应该按照组织实际业务来,大体上来说是业务越复杂,分级越多,业务越简单,分级越少。分多少级也无需统一规定(比如公司统一要求所有所有业务都按业务域、流程组、流程、活动来划分,这是不对的),看实际需求,②例中的采购管理可以放在手册中“讲清楚要求”,可以只有一个层次,“设计开发”就不行,具体层次看实际情况。


华为管理手册--流程管理(第三章)(读书笔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