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自制】【二改】浅谈现代生产力与农业社会化生产的发展之关系(下)

2021-03-17 22:34 作者:莱茵河自动化控制affair  | 我要投稿

吞并

 

我们知道,产品的交换,是两种等价值产物交换的过程。工农业产品的交换,亦是一样。

然而,在大分工和无分工的工农业之间,双方的付出的代价却不一样——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已证实,剩余劳动或无偿劳动是剩余价值——即资本家利润的唯一来源。积累活劳动的工资变得越来越少,而积累死劳动的利润越来越多;在这样的差距之间便形成了剥削,造成了无产阶级的贫困。

放在工农业的剥削关系中也一样:工业资本家将产品转化为商品出售,购买农业生产者的劳动力,抽取了蕴含着死劳动的利润——大分工下,工业资本家其产品所付出的相对劳动时间明显小于未分工的,小生产的农业生产者。这就是所谓的工农业剪刀差的来源。也注定了农业生产者被剥削以至于破产的结局。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立体农业

使人类摆脱粗野的自然条件,同时增强了技术分工并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具体包括

(1)无土栽培;摆脱自然土壤栽培条件

(2)立体栽培;提高土地利用率

(3)水循环系统

(4)自动化收割/栽种装置


基因工程

摆脱自然条件的同时增强了单位农作物的生产效率

 

计算机技术

自动化控制农业生产全过程,提高了技术分工


大数据

提高了自动化水平的同时也提高了农业生产的计划化程度



应该做的措施:

1、推进农业生产资料的合作化发展

具体包括:

(1)生产资料合并

(2)社会和技术分工

(3)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化

(4)生产计划化

2、尽可能消除无产阶级与农业半无产阶级的对立,并使他们共同为了反对资本扩张而努力斗争

3、将农业技术与社会化生产有机结合

2、3项具体包括:

(1)在socialism时期,培养所需的人才;将半无产农民无产阶级化,培养成职业的技术工人

(2)在capitalism时期,保卫生产资料使其不被资本染指;抵制大土地所有者的土地兼并

(3)在socialism时期,逐步投入资金和人力发展农业合作化;当出现资金不足等状况时,即生产力无法与生产关系配套时,则停下脚步,调整生产关系。

(4)在socialism时期,建立一种新的生产生活制度——公社制度;使生产、学习、研究等诸过程一体化发展

【自制】【二改】浅谈现代生产力与农业社会化生产的发展之关系(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