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无论多少次重温EVA剧场版,都会为之深切感怀

2022-12-09 20:18 作者:bili_452936326  | 我要投稿

无论多少次重温EVA电影版,都会为之深切感怀。 [转帖] 作者:小阿修罗 | EVA研究站

https://bbs.cnnerv.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631

版权所有:小阿修罗 原作 提交时间:00:18:06  02月27日





  无论多少次重温EVA电影版,都会为之深切感怀。


  (一)生命的和弦


  夕阳如画,晚霞映照下的礼堂。弦乐四重奏开始二十二分前。


  第四弦,调弦。


  巴赫,作品第1007,G大调无伴奏大提琴组曲1号,第一乐章:前奏曲

  (Suiten für Violoncello solo Nr.1 G-dur,BWV.1007 1.Vorspier)


  伴随着深沉的大提琴曲调,EVA-Film正式拉开帷幕。


  这是巴赫谱写的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BWV.1007-1012)的第一首,巴赫创作的曲子无不融入深邃的情感和虔诚的宗教含义。这首G大调组曲有明亮的色彩和分散和弦的反覆,加上大提琴的低沉音色有着很强的男性意味。独奏的大提琴在影片中暗示着真嗣内心的孤独、期盼和对未来的希望。


  弦乐四重奏开始十分三十秒前。


  第二弦,调弦。


  巴赫,作品第1006,E大调无伴奏小提琴变奏曲Ⅲ,第三乐章:加沃特舞曲

  (Partita Ⅲ für Violino solo E-dur,BWV.1006 3.Gavotte in Rondo)


  同样的,巴赫也谱写了六首无伴奏的小提琴组曲(BWV.1001-1006),三首奏鸣曲和三首帕蒂塔古组曲。小提琴的轻快旋律如少女般活泼,由明日香来演绎是再好不过了。从宗教的层面来理解,这六首组曲如同福音书般表现了基督的诞生、受难以及复活。1006号组曲正是以欢快的调子描述的复活之章,隐喻着EVA剧场版中明日香的觉醒。与其它组曲相比,巴赫的这首曲子意外的显得轻佻,又像一位多情女孩在独自舞蹈,期待着自己心上人儿的到来。


  第三弦、第一弦,调弦。


  弦乐四重奏开始。

  帕赫贝尔,D大调卡农

  (Kanon D-dur)


  第四弦的大提琴率先奏出两小节低音旋律,这段旋律不断重复至终,其它弦声部以相似的音型依次加入,反复奏响,相互呼应,曲调优美而绵延不绝,


  众所周知,卡农这种曲式是两个或更多的声部严格地互相模仿并呈示同一旋律的乐曲。数个声部的相同旋律依次出现,交叉进行,互相模仿,互相追逐和缠绕,而声部几乎是单调意义上的重复。能将这样单调的旋律组合起来,谱出令人赞叹的乐曲,需要相当的音乐才华。卡农虽不像浪漫派作品那样高潮起伏、惊心动魄,但在看似反复平常的进行中,却交相共鸣出多种音色效果。平凡的韵律脉动着瞬息万变的生命力,巴洛克音乐的优美与典雅,如同天使一般让人迷醉和沉静。

  在卡农乐曲中,帕赫贝尔的卡农是最著名的一首,简单不过的曲调一再反复,高低声部遵守着严格的对位法则,各自规律地不断往前发展,和谐演奏出曼妙的旋律,最后光辉地结束,听起来却丝毫没有单调之感,令人浮想联翩,回味深远。


  对于影片,或可试作如下推断:四重奏演绎的即是人生,即使是在平淡而单调的重复中,生命的和弦却奏出永恒的迷人曲调。真嗣的第四弦象征着男性本身,首先奏出主体音符,随后不断的重复虽然沉闷,但确是生命不可停止的必然。渚薰的第一弦象征朋友,曲调相对而言最为远离第四弦,自由和富于变化,带动着音乐的前进。绫波丽的第三弦象征母亲/亲人,围绕呵护着第四弦的前进。明日香的第二弦象征恋人,与第三弦一起忠诚的追随和陪伴着第四弦,奏出相同的和谐曲调,直至曲终。人生正是如此。虽然日复一日近乎规律性的重复,过着少起波澜的沉闷生活,但与他人的情感和心灵交会也能谱写出毫不单调的幸福人生。



  (二)Do you love me?


  EVA特别的有着TV版和剧场版两个结局,两部25话和26话。这两个结局之间虽然截然不同,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说EVA的TV版最后两话的主旨是迷惘、新生和希望,那么,剧场版重新制作的第25、26话的主题就是终末和残酷的真实。


  在EVA各话里,主标题和英文副标题(Eyecatch/插入标题)多有着深刻的含义,而TV版和剧场版的两部25话和26话的副标题更是隐喻着互问互答的句式,最终的阐释着故事的寓意。


  ——Do you love me?


  你,爱我吗?


  这是TV版第25话的Eyecatch。


  或许这是情人之间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人们都渴望被爱,都想要得到别人的关怀,但可惜的是人们永远不能真正得知他人的内心世界,所以就会不断的想询问对方,以消除自己的不安和迷惘。在问着“Do you love me?”背后的内心,满满盛着不安和无助的依存感。


  再引申开来,这句话也可以说成“你喜欢/在意我吗?”或“你接纳我吗?”


  人们希望被接纳和承认,会为拒绝和淡漠而痛苦。人心是脆弱的,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绝对不能让他人知晓的秘密,都有绝对不能忍受的背叛和欺骗。所以人们逃避心灵的开放和接触,因为没有接触,也就不会有分离和背叛,就不会互相伤害。虽然,也就无法避免寂寞。


  被深深分开的,是每个人筑起防壁的心灵。


  于是大家内心都询问着同样的问题:


  “Do you love me?”


  ——Love is destructive.


  爱即伤害。


  剧场版第25话的副标题。


  这是对提问的回答。


  它有着多重的含义。爱是伤害,只有因为爱,人才会推倒自己心灵的防壁,在自己最心爱的人面前,心灵的防御是最低限的。因为人内心的孤独所以渴望爱情,可是心之障壁被破坏的时候,无助的感觉也会随之而来,当爱的热情逐渐消退之后,这种不安的感觉将主宰内心,最终是使自己成为爱的受伤者。

  再者,因爱而生的种种情形:两颗心由于太近而生的摩擦,由爱而有妒,由爱而有独占欲,有爱情就有希望和失落,爱的伤痕不仅仅是给予自己,也会是给予他人的。

  最后,爱情又多半是失败的。且不说背叛和辜负,即使是维续的爱情,不是败于难成眷属的无奈,就是败于终成眷属的厌倦。爱过之后,留下的是心灵的永久伤痕。


  最爱的人伤己最深。


  转到EVA中。爱,是破坏和毁灭。人们想内心不再孤独,为了回归梦与温柔的水乡,而最终失去了物质形态,最后一刻大家分别见到的正是自己最深爱着的人。为了再见心爱的妻子,源度不惜赔上一切一意孤行。为了遂行人类补完计划,先是第二次冲击,再是对Nerv残酷的虐杀,无数无辜的人们丧失生命……

  所以,


  ——Take care of yourself.


  请君珍重。


  在TV版的最后一话,闪回的是这行文字。


  “照顾好自己。”相信每个人面对自己爱着和牵挂着的人时都会由衷地说出这句话吧。TV版的最终回或许不算是真正的结局,可是经历了由战争到平静,由迷惘到觉醒,由不安到欣喜,由物质到精神的升华,这个结局或许是最完满的。一切真相都不会浪漫,一切现实都那么残忍,若随时光流逝多少美好不再,大家能在此快乐的互道珍重,也许这样是最好。


  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着牵挂的人、深爱着的人的影像,正是这些影像充实着我们的心灵,即使是孤寂如斯,就算在寒冷雨夜,正是由于能怀想到这些影像,才使得心灵变得温暖,不再寂寞。


  因此,为了心中的影像保持活力,为了想到它是欣喜而不是担忧和悲伤,为了自己的心灵不受到伤害,


  望君珍重。


  同样,每个人又何尝不是被别人所牵挂和爱着的,也为了这些牵挂着自己的人们,“珍重好自己”,这也是EVA TV版最后的潜台词,向大家传达的最后的忠告。

  然而——


  世上最痛苦的,莫过于铭心牵挂、倾心爱恋却与之分离。


  “Do you love me?”“Love is destructive.”


  即使得到否定的回答也罢,即使注定要受到伤害也罢,心中最挂念着的人,如果不能长相陪伴,心灵的存在又有何意义?



  “Take care of yourself.”


  可是,


  没有了你,又如何能照顾好自己?


  所以,在EVA最终的最终,剧场版第26话《まごころを、君に(真心为你)》,这最后的心声浮现在荧幕上。


  ——I need you.(我需要你。)







  The End

  2003/02/26谨记



无论多少次重温EVA剧场版,都会为之深切感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