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冰墩墩为什么会大火?它给了新媒体运营者5点启示

2022-02-12 11:36 作者:胡二刀刀  | 我要投稿

从大年初四开始,中国进入冬奥时间。除了奥运赛场上的体育健儿,最吸引人的莫过于冬奥吉祥物冰墩墩了。它火到什么程度呢?聊天群里有它,朋友圈里有它,有人为了它彻夜排队,有人愿花十倍的价钱拿到手,真所谓“一墩难求”。我参考网络数据,梳理了冰墩墩的火爆史,发现与账号运营有非常相似的地方,尤其给新媒体运营者提供了5点启示。下面,我就从起好名、塑形象、定感觉、贴热点、造谈资五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起好名

冰墩墩的名字无疑是非常成功的,短短三个字,让人过目不忘。冰代表了冬奥的冰雪,墩墩则是民间胖小孩的简称,让一个可爱小胖墩的形象跃然纸上。这个名字好写、上口,易记,且没有歧义。而与之相比,冬残奥会的吉祥物雪容融则稍逊一筹,容融到底是哪两个字?哪个在前哪个在后?无论五笔还是拼音输入法,都很难将这个词组一下打出来。仅凭这一点,墩墩火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2月11日三词指数对比

同样,给一个新媒体账号起名,既要让人能望名生义,又要让人过目不忘,还要让人能口口相传,听到的人也能迅速反应出是哪几个字,这就是成功,比如张同学,意公子之类。有些人为了标新立异,起一些很拗口的名字,这无疑要比别人付出更大的传播成本。

二、塑形象

冰墩墩是一个矮胖大熊猫的样子,外面还罩了一个塑料壳,像一个航天员。它的形象就是憨憨的、萌萌的,国宝在高科技加持下成为来自未来的冰雪运动专家,寓意现代科技和冰雪运动的结合。

来自朋友的实拍

这就像新媒体账号的头像,简单大方,个性十足,直击主题,直抒胸臆,与名字完美契合。

三、定感觉

冰墩墩名字与形象合二为一,还有一点,就是它拿在手里的感觉。冰墩墩外面有一层硅胶保护罩,一方面来源于最早的创意冰糖葫芦,一方面又代表了宇航员的面罩,拿在手里感觉很结实。去壳之后则萌软可爱,让人在冬日里倍感温暖。

这就如同新媒体账号的定位,你打算吸引什么样的受众,你的内容能带给他们什么感觉?是有趣好玩的,还是有用能学到东西,亦或是消息灵通,快人一步,又或是观点独到,剑走偏锋?

四、贴热点

冰墩墩早在2019年9月17日就对外发布,为啥一直不火,直到冬奥开幕,它才火爆出圈?这当然就是贴热点。没到冬奥的正日子,人们的关注点也不在此。直到开幕式的一刻,大家才把目光聚焦到冰墩墩身上。难怪有一些网友翻箱倒柜在家找,冰墩墩早就到家了,是他们把人家当垫子了。现在再拿出来,感慨万千啊。

做新媒体账号,内容一定要贴热点,接地气,不能自说自话。有人说,哪儿那么多热点可抓?当然有了,热点就是时效,就是人们的关注点,它可以是刚刚发生的事,也可以是曾经发生的事,还可以是即将发生的事,所以就事论事,没错的。

五、造谈资

这次冰墩墩成为吸睛大网红,当然离不开流量的加持。名人也好,普通网友也罢,都在创造不同话题,持续将“冰墩墩IP“雪球滚大,再滚大。归纳一下,一个是PGC,一个是UGC。前者可以称为专业或专家贡献内容。最显著的就是刚刚亚洲杯夺冠的女足队长,希望得到一个冰墩墩。一些报道冬奥会的外媒记者,也以得到一个冰墩墩为荣。这无形中拔高了冰墩墩的身价。

后者可以称为网友贡献内容,这个就更有意思了。比如有网友一墩难求,干脆自制,有自己画的,有用桔子皮拼的,还有自己烧制的,各显神通。更有网友为了得到一个冰墩墩,不惜彻夜排队,或请人代排,花高于十倍的价钱从黄牛手中购买。这就使得冰墩墩完全成了稀罕物,让很多网友以拥有冰墩墩为荣。它已经不单单是一个冬奥吉祥物了,而成为“神通广大”的代名词。每当你晒出一张冰墩墩的照片,别人问你多少钱出的时候,是不是倍儿有面子?

来自胡二刀与朋友的聊天截图,已征得对方同意

当一个新媒体账号的内容引发争议,成为人们的谈资,成为一种现象,就说明这个账号火了,要出圈了。至于如何引发争议,成为谈资,则需要运营者结合热点,寻找最佳切入点,用不同寻常的方式加以表达,从而引发人们的共鸣。

有网友预言,冰墩墩的这波热潮可能持续不了多久,当满大街都是的时候,这热度就下去了。确实,一个事物当你求而不得的时候,会加倍珍惜;一旦唾手可得,则弃如敝履。一个账号,要想牢牢吸引住粉丝,那就得精准服务,做独特的自己,用心做好每一个内容,做永远稀缺的那一个。



冰墩墩为什么会大火?它给了新媒体运营者5点启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