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中最湿最热最虚的日子到了,2味药,清热除湿补虚,一步到位

三伏天一到,一年当中最湿、最热、最虚的日子也就到了,今天贾医生来教你用2味药,清热、利湿、补虚一步到位,学会不走弯路!

为什么说三伏天是一年当中最湿、最热、最虚的日子呢?
入伏以后,温度骤然升高,再加上夏季雨水丰沛,就形成了天然的湿热环境。湿邪黏腻,热邪耗气,它俩一搅和,如油裹面,非常难对付。不仅会耗损阳气,而且致病广泛。

所以很多人一到这个时候,就容易浑身乏力,老是睡不够,一天到晚昏昏沉沉,头上、脸上还容易出油,容易长痘,还容易口苦口臭,嘴里黏腻,腹胀,吃不下饭,大便不成形等等,这些其实都是湿热邪气在作祟。

想要除湿热,一个是要健脾利湿,因为脾主运化,相当于我们身体自带的“抽水机”,可以把湿气运化掉;另一个呢是要清热,但是因为盛夏阳气浮于体表,脏腑比较虚寒,所以不宜用苦寒药,而是要以行气利湿的方式去清除郁热;最后就是要补虚,只有把正气补足,脏腑才能正常工作,有足够的能量驱逐湿热邪气。

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第一味药呢,就是五指毛桃。常年生活在湿热环境中的广东人,可能对这味药都不陌生。五指毛桃味甘,性平,不寒不热,有健脾补肺,行气利湿之效。它既能补脾肺之气,又不会上火,并且祛湿不伤身,湿气除干净了,自然就不会再产生郁热了。所以五指毛桃对于体内湿热严重,并且素来体虚的人来说就非常合适了。

第二味药呢就是茯苓。茯苓能增强五指毛桃祛湿的功效,并且呢还能健脾益气,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脾胃强健了,就能源源不断的化生气血去充养五脏,人自然也能精神百倍。
好了,以上就是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内容了,涉及到用药呢,建议大家务必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我是贾医生,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