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热点】数字鸿沟,你怎么看?
预测题:
社区工作人员入户帮助老年人、特殊人群使用智能手机、信息平台等新技术,帮助广大老年人克服不会用、不敢用、不能用智能技术的困难。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思路
【表明态度】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进入数字时代并催生数字经济,极大繁荣世界经济也存在的“数字鸿沟”挑战,题目中采取的方式是让数字时代的老年人也跟上时代节奏,让老年人也享受科技发展成果,解决“数字鸿沟”的贴心、暖心之举,值得推广。
【展开分析】
首先,社区工作者身份很贴心。一方面,社工人员天天与社区群众打交道,耐心细致,与群众有密切的联系,是群众的贴心人,是群众已有基本的信任基础;另一方面,社区工作者本身扎根社区开展工作,是社区工作的中坚力量,能保证援助的持续性和和群众联系的密切性。
其次,入户方式很暖心。老年群体行动不便,大规模集中十分困难,也不符合当前国家的疫情防控政策,而且对于科技产品的教授,大规模集体教学也不能保证学习效果。入户教授,一对一或者多对一,既方便老人,也能保证学习效果。
最后,老年群体很开心。老年群体也是社会的一份子,面对数字鸿沟问题时也是十分苦恼,想学学不会、不能融入年轻人、只能驻足观望,这些问题都让老年人很挫败,感觉被时代抛弃。通过社工的入户教授,掌握基础的操作,能提升老年人的参与度和幸福感。
【措施建议】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年人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老年人在一些领域更是专家和行家里手,为了更好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我认为还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
第一,多方联合,形成合力。养老院、养老机构、老年大学、社区工作者、家庭子女、社会志愿者、学生群体等,应当联合起来,形成教授合力,共同发挥作用,教会老年人使用科技产品。
第二,紧抓重点,保留传统渠道。不管是出行、就医方面,还是生活缴费方面,都要保留传统的线下渠道、人工窗口,让老年人可以体会到时代的温度。
第三,科技助力,提质增效。各开发商要紧密结合老年人需求,简化操作流程,美化操作页面,优化操作环节,推出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的老年版app,比如一码支付、一键打车、一点下单等,让老年人想用、会用、能用。

渝岸公考,专注面试,小班教学好!更多面试干货,请关注同名工纵号(渝岸公考),回复“B站”即可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