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概述
二十一世纪的美国经济与十八世纪相比已经“面目全非”,但是接受变化和支持竞争的态度依然如故。
前言
《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报道说:“恐慌蔓延至全球各个角落,好像一座火山在纽约爆发,随之产生的巨大浪潮把灾难带往世界上每一个国家。”其后果之一是“金融中心积聚起闲置的资金”。
上述报道的日期是1908年1月17日。
鉴于最近频频传来令人沮丧的警讯,修订出版《美国经济概述》(Outline of the U.S.
Economy)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挑战。在从事这项工作时,我们努力从历史角度审视现实。除了以上报道中描述的1908年发生的事件外,美国还经历了始于1929年的“大萧条”、始于1873年的“漫长萧条”、1837年的“大恐慌”(房地产市场中的投机引发的一场美国金融危机)、以及一系列其他衰退、恐慌、泡沫、萎缩,但每一次危机后美国的经济都重新充满活力,共和体制都更加坚强。
在编写本期专刊的过程中,我们力求做到直言不讳、内容丰富,为读者提供实用的信息。我们也希望通过这组文章把深深植根于美国生活的乐观主义精神带给世界各地的读者。
--编辑
第一章 本世纪提出的挑战
美国经济正面临数十年来最严峻的经济挑战
美国“不断让人惊异…,不断更新自己”。
国务卿康多莉扎赖斯 (Condoleezza Rice)
2008年于国务院
2008年的金融崩溃使25年来美国引领的全球经济增长趋势嘎然而止,并留下长期的创痛。这次冲击对美国和世界经济造成的最终后果在本文落笔时还尘埃未定,但在危机深重之时,美国人民选出了新的国家领导人,权力和平过渡,又一次显示了民主进程的力量以及人民对美国经济的韧性充满信心。
自1980年罗纳德里根(Ronald Reagan)当选总统以来,美国一直是贸易金融全球化的旗手,对外国产品和投资开放的程度使其他主要经济体难以望其项背。美国的创业型文化也成为世界的典范。美国的政治自由和自由市场经济的协同优势显然从苏联1991年的解体得到了印证。在国内,两党在进一步放宽对经济的管制方面逐步趋向一致,催生了许多新的投资渠道,极大地促进了国际金融和商贸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