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战争历史——苏日诺门坎之战(上)

2023-07-19 16:24 作者:白色IS-2  | 我要投稿

         1939年5月4日,蒙古人民军边防部队按照惯例,前往诺门坎一线放牧,但刚移防到当地的伪满洲国傀儡军“兴安北警备军” 7团第三骑兵连初来乍到,不懂规矩,急于建功立业,竟主动向渡河的蒙古人民军射击。蒙古人民军方面大举反击,战斗逐步升级。最终面对苏联红军投入的装甲车,只有轻武器的“兴安北警备军”全线溃退。蒙古人民军趁势进占锡林陶拉盖地区。

          锡林陶拉盖地区的战斗本是一起不起眼的战斗,但日本关东军方面此刻正对哈拉哈尔曲东岸对“乙案”的影响异常关注,随即命驻海拉尔的关东军第23师团派装甲部队前往支援。5月13日夜,东八百藏中佐率第23师团搜索队及“兴安北警备军”骑兵第8团总计千余人前往诺门坎地区,不过蒙古人民军已经撤过哈拉河,因此战斗根本无从展开。           不过就在东八百藏所部撤回海拉尔之后,诺门坎地区又传来蒙古人民军“越界”的消息。为了彻底解决该地区的“边境问题”,日本陆军第23师团决定增派步兵第64联队第3大队级联队炮兵中队总计1058人,加上此前出动的东八百藏所部搜索队220名骑兵,一辆“九二式”重型装甲车,340名辎重兵,配属“兴安北警备军”骑兵464人,前往哈拉哈河曲东岸布防。这支混合部队由于最高指挥官为日本陆军步兵第64联队长山县光武大佐,而被称为“山县支队”           在日本陆军方面看来,“山县支队”步兵骑兵炮兵坦克混编,又有陆军航空兵飞行第11战队提供支援,打击敢于越界的蒙古人民军“绰绰有余”。殊不知苏联方面也向哈拉哈河地区增派了精锐的第11坦克旅所部1个机械化步兵营和一个装甲侦察中队,加上驻守当地的蒙古人民军,不仅兵力达到了2300人以上,更装备有BA-6装甲车 T-37轻坦 KHT-26喷火坦克  M-30 122mm榴弹炮等重型武器。        由于对敌情的严重误判,“山县支队”方面做出了东八百藏所部沿哈拉哈河包抄苏军蒙军侧后,山县武光自领步兵正面突击的战术安排。如此草率的分兵决定最终导致以骑兵为主的东八百藏所部于5月28日率先遭到了苏,蒙装甲部队的围歼。一场鏖战之后,东八百藏以下9名军官,97名士兵当场战死。山县武光抵达战场之后,只能趁夜色将东八百藏等人的尸体抢回。这就是日本方面所称的“第一次诺门坎事件”       此后,关东军方面于1939年6月向诺门坎地区大举增兵,6月17日,在日本陆军航空兵大举向诺门坎前线机场集结的情况下,,苏联空军出动I-15bis战斗机主动越境对日本陆军野战机场袭扰。

      写作不易 给个三连行不行

战争历史——苏日诺门坎之战(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